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8 12: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主张以“仁政”治理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自由朗读,并通过朗读体会《孟子》的语言特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任务一: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夫 郭 粟 寡 戚 畔 封疆

guō

gu

pàn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jiāng
读出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①天时:
②地利:
③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任务二:疏通文意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①[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 ②[环]围。
译文: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外城。
外城一般住平民百姓,内城住达官显贵,瓮城连接内外城的通道,一般可以很好地抵御进城后的敌人。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①夫:
②然而:
语首语气词,不译。
表示转折,可是。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①[池]护城河。②[兵革]泛指武器武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③[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①坚利: ②米粟:
坚固精良。
粮食(供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①[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②[至]极点。③[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④[畔]同“叛”,背叛。
①者: ②顺:
……的人(君主)
归顺。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些)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胜利。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①以: ②君子:
③有:
凭借。
(施行仁政的)君主。
要么,或者。
1.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
2.词类活用
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同“叛”,背叛。
名词作状语,包围起来。
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文言知识归纳
3.古今异义
七里之郭   古义: 今义:姓氏
池非不深也 古义: 今义:池塘
委而去之   古义: 今义:委任
委而去之 古义: 今义:到……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 今义:地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古义: 今义:判断动词,是
亲戚畔之  古义:
今义: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外城
护城河
放弃
离开
限制

内外亲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指内城
代词,代指城池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指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代词,代指施行仁政的君主
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然而不胜者
委而去之

连词,表修饰,不译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修饰,不译
词组“然而”,可是
连词,表顺承,不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以天下之所顺

介词,表条件,依靠
介词,表条件,依靠
介词,表条件,依靠
介词,表条件,凭借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特殊句式
判断句
任务三: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观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地利
不如
不胜

举例论证
攻城
守方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二段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 怎样论述?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2.为了证明自己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
守城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粮多
守方
地利
攻方
委而去之


人和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怎样论述?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不如
举例论证
3.“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战争因素,哪个最重要呢?
人和
为什么要强调“人和”呢?
“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人和”是克敌制胜的最主要条件。
资料助读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长期的兼并、掠夺战争,使人民颠沛流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战争
域民(不以…)
固国(不以…)
威天下(不以…)
治国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施行“仁政”
(反面论证)
(对比论证)
排比
类比论证
道理论证
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4.第四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怎样论述?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5.这一章是论述战争的吗?
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
主旨归纳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得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任务四:课堂小结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 战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进攻 “不胜”-----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 “去之”-----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文论证思路:
战争需要人和
施行仁政才能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发,明确欲得“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你还知道哪些“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的事例呢?
周文王
商纣王
笃仁,敬老,慈少
人民拥护
贤士归心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而盈巨桥之粟
民罔不欲丧
拓展延伸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攻方失利
天时不如地利
守方失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仁政”
举例
道理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战争
治国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