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
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
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
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a.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b.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c.某香港企业投资的服装厂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
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a.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b.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c.某香港企业投资的服装厂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
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 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a.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b.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c.某香港企业投资的服装厂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一、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它地区的现象。A.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B.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知识结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市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以东亚为例各国制造业雇员工资
单位:美元/小时中美贸易顺差最大的10类商品,第一类就是家具、玩具。中国向美国出口了将近80亿美元,而从美国进口还不到1亿美元。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贸易顺差,其原因在于中美双方的产业结构的差别。举例说明,假定生产一个玩具熊,不熟练工人平均要用3个小时。熟练工人只要1个小时。由于生产玩具熊的技术并不复杂,所以美国、中国还有另外一个发展中国家M国都可以生产。中国和美国工人都是熟练工人,而M国工人不熟练。假定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5元,而M国的平均工资只有3元。于是,中国生产一只玩具熊的劳动力成本是5元,虽然M国的工资水平低,但是工人缺乏训练,生产效率较低,生产一只玩具熊要用9元。在生产玩具熊上美国人完全没有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但是美国最低工资为7美元,相当人民币46元。也就是说,美国生产一只玩具熊的劳动力成本要46元人民币,比中国高了近十倍。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企业在空间
不断转移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1、劳动力因素 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不同,成本差异大 1.工业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4.否。政策要求返回内部交易成本的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内部交易成本生产组织、职工培训出口加工区成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善投资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东 亚)与其它企业与地方服务业(政府)投入资金低返回20世纪80年代企业为办一个批文往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章。返回思考 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3.市场因素 左图: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
→从纵向比较,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右图: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
→从横向比较,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日、韩、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
我国拥有的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国内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产业转移产 品销 售限 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的不同 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上海大众年生产能力60万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上海大众汽车的大众品牌产品包括桑塔纳、桑塔纳Vista志俊、PASSAT领驭、POLO劲情、POLO劲取、CROSS POLO、途安和LAVIDA朗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上海通用汽车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销量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一。目前已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萨博四大品牌。目前,上海通用汽车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
3大生产基地,共4个
整车生产厂、2个动
力总成厂,年总产能
可达60万辆整车、10
万台自动变速箱和
57.5万台发动机,其
规模与实力在国内汽
车企业中位居前茅。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
年成立,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与日
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
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
份,合作年限30年。广本生产能力
合计达到年产36万辆,现有员工总
数为6600多人。目前生产的主要产
品有雅阁系列轿车、奥德赛多功能
系列轿车、飞度系列轿车和思迪系
列轿车共四大系列车型。2007年2月10日,广本累计生产的第100万
辆轿车下线,
广本第100
万个汽车用
户诞生。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广汽集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合作期限30年,注册资本16.92亿元。公司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广州南沙区,起步产能20万辆/年。思考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来避开关税壁垒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3.市场因素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 “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日本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3.至80年代, 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空间很小。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 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的需求。所以,日本企业在产业的国内从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干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6.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来源:学“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知识结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市场----以东亚为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的产业转移,推动东亚地区保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原因:(二).典例:发达国家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中来。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返回二.影响: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发辉自己的优势条件,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产业的发展阶段),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产业品的生产环节)。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二.影响:一日 二韩港台 三大陆 四朝蒙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个生产环节, 为什么?3.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怎样做?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 1.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工业化→城市化
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随之转移(调整就业的空间分布)二.影响:活动 1.阅读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
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
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2.尽管重化工业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却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成为发达工业的象征。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由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的阶段。
(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珠三角和浙江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则有发展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知识结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市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以东亚为例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际联系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原因分析对区域发展影响分析原因分析对区域发展影响分析加强合作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