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唐诗五首 黄鹤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读诵吟咏的过程中,自认而然的识记诗歌内容。
2.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结合声韵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3.体会把握诗中出现的意象典故,明确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文化精神。
教学重难点
结合声韵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体会把握诗中出现的意象典故,明确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文化精神
【教学方法】
反复吟诵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故事导入,埋下伏笔:
故事: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历代有很多诗人都曾到这里游览,留下了不少诗篇。据说李白也曾来到黄鹤楼观赏景色,一时诗兴大发,正准备拿笔题诗,谁知一抬头看到了崔颢的《黄鹤楼》。李白再三吟诵,大为折服,于是李白不题诗了,只在下面留下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听了故事,知道是谁让他佩服不已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崔颢的这首《黄鹤楼》,看看这是一首怎样的诗竟能令李白折服。(学生读题。指导读对写好“鹤、颢”字)谁来说说你对黄鹤楼的了解?学生畅谈,课件出示黄鹤楼的资料及图片。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二、初诵诗文,明确平仄。
1.根据吟诵符号谱,初诵诗文,感受失律、拗救。
感受思考:本诗的平仄关系,是否有让你感到不解的地方?
教师补充讲解:作为一首七言律诗,本诗前半部分多有“失律”之处,因而有人称其为“古风式律诗”。但细究可见,诗人巧妙运用了“拗救”之法,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奇特而精妙的韵律之美。首联出句四仄三平,对句则三仄四平。颔联出句六仄一平,对句则两仄五平。颔联出句收句三连仄,对句则以三连平收句相对,这样一来,单独看各句是失律的,但综合看,各联平仄基本上还是平衡的。后半部分两联格式正确,尤其是颈联对仗工整。对前半部分的奇险怪拗起到很好的补救制衡作用。总之,所谓格律,只是为了吟诵起来好听,如果诗人能让诗吟诵起来好听,适合表达诗意,则可以突破格律。
2.了解作者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他才思敏捷,二十岁即中进士。但因秉性耿直,一生宦海沉浮,郁郁不得志。崔颢早年的诗作多抒写闺阁情怨,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后来漫游边塞,经过边塞生活的洗礼,诗歌的气势变得雄浑苍凉,意境高远,风骨凛然。
3.根据吟诵声调谱,再诵全诗,尝试吟咏。
4.背景介绍: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没有确切的记载,当属于崔颢的后期作品。崔颢一生仕途坎坷,在求取功名一再失利的情况下,他游览武昌,登上了黄鹤楼,即景生情,创作了这首《黄鹤楼》。
5.补充回顾登楼(城)与登山(高)意象的情感表达,初步猜测诗歌主题。
1)登楼(城):忧愁、怀才不遇等。
意象源自《古诗十九首》和西汉辞赋家王褒所作的《楚辞·九怀》,到三国王粲的《登楼赋》得以确立。
2)登高(山):言志、抒发豪情等。
意象源自《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初猜主题——羁旅情愁。
三、逐联细吟,分析声韵,理解体会:
1.细品首联、颔联。
教师语: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吟诵拼音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学生伸出手来,一边比划声调一边吟咏首联和颔联。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议论。
2)明确“昔人、黄鹤、白云”的含义以及意象:
①昔人:指传说中骑仙鹤飞去的仙人。补充神话传说。
(课件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②黄鹤:意喻自由。诗中仙人驾鹤而去,意味着寻觅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③白云:意寓时间流逝。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教师语:这首诗中的白云空悠悠,是说白云飘荡,但人世未空,千年之中多少文人骚客驻足感叹,而今他们也已成了“昔人”,独空余自己一人在此感伤。
3)再吟首联颔联,思考:首联的“人”“乘”拖长,你觉得昔人是离开了很久还是刚刚离开?“余”“楼”拖长,带来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而颔联首句吟诵起来又短又快,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第二句的高低长短又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人”“乘”拖长,有过了很久的感觉;“余”“楼”拖长,有空荡荡的感觉。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吟诵起来又短又快,有强调之意;“云”和“悠悠”拖长,有白云一直在飘荡的感觉;“千载”读高,强调时间很长。
4)师生对吟。师吟第一、三句,生吟第二、四句,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再语: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教师指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
(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吟这四句诗。)
2.吟咏品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吟诵声调谱,明确此联写景。
2)理解颈联中出现的词语和意象。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结合声韵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教师可以随机补充以下的理解:
[1]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字拖长,眼前的原野极其广阔。
[2]历历:分明的样子。“历历”二字读高,强调出了在阳光之下,任何景色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3]汉阳:地名,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阳”字拖长,身处的地区是广袤无垠的,开阔无比的。
[4]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萋萋”拖长,草木丛生,繁茂昌盛的样子浮现眼前。
[5]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意喻怀才不遇。相传东汉末年江夏太守黄祖的长子曾在此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山东狂才祢衡作了《鹦鹉赋》,故以此得名。后来祢衡被黄祖杀害,埋葬在此。祢衡遇害之后,鹦鹉洲就成为权势者警告、羞辱和杀害文人的文化符号。
3)再指名学生吟咏好这两句。
3.吟诵理解尾联作者所抒之情。
1)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吟诵声调谱:“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生边比划声调,边吟咏。
生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
教师随机补充理解意象:
[1]日暮:意喻思归。日暮时分,万物多有归依,这种日暮情结最早见于《诗经 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日暮”读高,强调时间,突出思归心绪。
[2]乡关:故乡,“日暮乡关”喻指人生的归宿。“关”拖长,有家乡遥远的感觉。
[3]烟波:烟雾苍茫的水面,烟波苍茫喻示一种迷茫之情,诗人正处于心头既想归家,然而功名未就又不得归家的进退两难的困惑。“波”拖长,有烟雾弥漫之感。
[4]江:即长江,意寓流逝的生命。
教师语: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生再齐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教师语: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才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生再齐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PPT上出示: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再次出示崔颢的资料。
崔颢(约公元704——754年)唐朝汴梁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深入感悟,理解主题,立德树人。
1.归纳总结:
首联——神秘传说——叙事——吊古
颔联——岁月易逝——议论——感悟天道
颈联——登楼所见——写景——伤今
尾联——浓浓悲愁——抒情——思乡怀归
2.明确主题:吊古伤今、感悟天道、思乡怀归。
仕途不顺的诗人登临黄鹤楼,愁绪为仙人驾鹤杳然已去的典故所触动,眺望历史时空,缅怀昔人,俯仰古今,有感于人去楼空,历史无痕,而光阴易老,今人转瞬即为昔人,由此产生了世事茫茫的空幻感,同时联想起历代楚地文人的悲剧人生,由古及今,感慨仕路艰难、自己功业未就,继而抒发了日暮之年未有建树、人生归宿渺茫的慷慨悲凉。
3.文化精神:
古代诗人往往会在俯仰天地古今之时,在浩渺悠远的意境之中,观照出人类的渺小柔弱,生发出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怅叹,表现出对生命的执着和焦虑,对人生归宿的渴望和忧愁。崔颢的“日暮乡关”不是单纯的乡愁,而是寄寓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宦游的儒士都会有时不我待和有家难归的矛盾心态,这份乡愁之中包含着儒家的入世思想。
4.立德树人:
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有时似乎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漫长,可实际上,它却稍纵即逝。千百年里,江河永远奔流入海、滔滔不息,白云永远这样悠悠飘荡,月亮永远照临着羁旅游子和怀人思妇……可是身处其间的人却很快就消失了,甚至于一点痕迹都没能留下。和永恒的时间比起来,人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崔颢之愁不单单是乡愁,也是人生苦短的悲叹。正因为他有忧国忧民之心,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所以才会对时光的逝去格外敏感,害怕时不我待。同学们,我们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才能不负这一生呢?
五、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1.出示吟诵文字谱,全班再齐吟一遍。
2.回扣导入故事,引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教师语:上课之初,老师曾说起,课件出示: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下面我们就一起再来诵读一下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吟咏,根据“长是延展,高是强调”结合声韵理解本诗。
教师可根据时间穿插到各个小组帮助理解。
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中“凤凰”二字拖音延展。“台上”二字高音强调。“凤凰游”三个字拖音延展,尤其是“游”字乃韵字,更要拖长音,有种凤凰盘旋在台上飞翔久久不愿离去的感觉。“凤去”二字高音强调,强调了凤凰鸟的离开。“台空”中“空”字拖音延展,有种台子上空空荡荡,一眼看到边的感觉。“江自流”中的“流”也是韵字,需要长长的拖音,有种长江之水连绵不断,一直在流淌的感觉。
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巧用典故,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都已经被花草掩埋;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现在也不过是一堆古老的小土丘了。表明了时代变迁的物是人非。“吴宫”拖音延展,有种时代久远之感。“幽”字拖音延展,有种幽深荒凉之感。“花草”和“径”高音强调,强调出花草把原本的宫殿小径已经深深的遮掩,不见了踪迹。“晋代”二字高音强调,强调出时间。“衣冠”二字拖音延展,音调降低。“成古”二字再次音高提升,“丘”乃韵字,需要长长的拖音,表明这份变化是经历了长时间的风霜,也能感受到山丘的大而舒缓。
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中“山”字拖音,感觉三座山峰绵延高耸。“半落”二字高音强调,尤其是“落”乃入声字,吟诵的时候短而促,出口及回收,有种三山从天而降的动感。“青天”二字拖音延展,有种青天高而遥远之感。“二水”两个字高音强调,强调出江水被“白鹭洲”从中间分开,变成了两条河流。“中分”的“分”字拖音延展,有种水流被慢慢的分开的感觉。“洲”字拖音,感觉到沙洲平缓地展开。
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浮云”二字拖音延展,这里一语双关,感觉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人数众多。“不见”二字高音强调,强调出了朝廷和皇帝被小人蒙蔽,无法耳聪目明。最后“愁”字拖音,感觉到忧愁深深的铺展开来。
六、布置作业:
1.反复吟咏本诗,正确默写本诗。
2.尝试反复吟咏《登金陵凤凰台》,直至实记。
七、板书设计:
黄鹤楼
起→用典叙事
承→议论感慨
转→景物描写
合→抒发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