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知识点及中考真题
一、文学常识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郑人,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著有《列子》一书。
《列子》,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著名的故事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文体常识: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意味。特点:①篇幅一般比较短小,结构简单,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②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③故事具有虚构性;④常运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手法。
二、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2.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3.河曲智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4.指通豫南 (指同“直”,一直)
5.无陇断焉 (陇同“垄”,高地)
三、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
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无陇断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同“无”,没有)
国恒亡(动词,灭亡) 亡羊补牢(动词,丢失)
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的连词)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
许 杂然相许(动词,赞同)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助词,表示约数)
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副词,可译为“连……都……”)
曾益其所不能(动词,同“增”,增加)
苦 何苦而不平(动词,愁) 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诚 帝感其诚(名词,诚心)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副词,真正,确实)
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跳往助之(代词,代指愚公)
四、词类活用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2.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山)
3.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着)
4.聚室而谋曰(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5.何苦而不平(苦:形容词作动词,愁)
五、古今异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古义:方圆,指面积。今义:常指方向或形状)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常用义为“曾经”)
3.何苦而不平(古义:哪怕,怎怕。今义:不值得,犯不着)
4.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被……所苦。今义:惩罚)
5.寒暑易节(古义:更替。今义:容易)
6.达于汉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六、特殊句式
1.省略句:(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主语愚公。)
(2)帝感其诚。(省略介词“于”——帝感于其诚。)
(3)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省略介词“于”)
2.倒装句:(1)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应为“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
(3)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提前。)
(4)告之于帝。(状语“于帝”前提。)
(5)何苦而不平?(谓宾倒装,“何苦”倒装。)
3.被动句:帝感其诚(语意被动)
七、问题归纳
1. 文章写“智叟”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用智叟的目光短浅、害怕困难反衬愚公的抱负远大,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大智若愚。
2.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①“方七百里,高万仞”山本身高大无比。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遥远。③“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人老又少。④“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⑤河曲智叟劝阻,讥笑。
3. 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试结合其语言分析。
持反对的态度。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简直就是讥笑愚公无能了。
4. 愚公是怎样驳斥智叟的?
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愚公在“长息”之后,先是斥,接着是驳,用顶真的修辞格,显得气势宏大。
5. 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于愚公形象的塑造起着怎样的作用?试分析。
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于愚公形象的塑造起着衬托作用。更加突出了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6. 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这“诚”指的是移山的决心(毕力平险)和实际行动。这种决心和实际行动正是我们学习所需要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决心,而且把决心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相信人定胜天的信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7.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愚公之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支持、质疑)
智叟:“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嘲笑、讥讽)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恐惧、害怕)
天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敬佩、感动)
8.愚公妻子的话和智叟的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
不同一:出发点不同。愚公的妻子支持移山,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反对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
不同二:语气不同。愚公妻子的语气是委婉的,是对丈夫的关切、担忧;而智叟的语气是嘲笑、讽刺愚公自不量力。
9.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要点: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②做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对不同意见要以理服人。⑤有志者事竟成。(意思对即可)
10.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11.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寓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赞成:因为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
不赞成: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
12.从课文第三段愚公的回答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13.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
14.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
15.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有位名人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的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它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16.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
不。一是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与封建迷信有本质区别。二是因为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这衬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丰富,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赞扬。
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和“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B.聚室而谋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呼尔而与之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仞(rèn) 冀州(jì) 豫南(yù) 山北之塞(sè)
B.魁父(kuí) 垣曲(yuán) 叩石(kòu) 孀妻弱子(shuāng)
C.穷匮(kuì) 始龀(chǐ) 箕畚(běn) 一厝朔东(cuò)
D.陇断(lǒng) 智叟(sǒu) 荷担(hè) 出入之迂(yū)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推动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与普及,我们今晚还将特别举行“网易科学之夜”。(将“举行”改为“举办”)
B.河北邯郸市涉县后池村因为义务上山修路,依靠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在“后池村”后面加上“居民”)
C.在持续的高温笼罩中,使空调用电需求持续增大,北京、天津、山东等多地电网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删去“多地”)
D.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在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删去“分布”)
5.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肩负、杠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两种装土石的工具
C.寒暑易节 易:更替 D.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运用这种句式的目的是表现愚公( )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二、句子默写
7.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 ,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
。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 , 。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 。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 , 。
三、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愚公移山’之我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激情。(不少于60字)
(2)下面是同学收集的两则材料,请你给“愚公精神”下个定义。
材料一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摘自歌曲《愚公移山》)
材料二 17年前,唐卓琼的小儿子掉下悬崖而死。从那时起,他决心修一条“接”儿子回家的路。12年来,为了修路,86岁的母亲死在山上,老伴与他形同陌路,跟他一同修路的大儿子的妻子也选择离婚.........“鸡公岭上通大道,和尚岩脚变坦途。”人们说,修路不止的他,完全是现代版的愚公。
(摘自《重庆晚报》)
(3)下面是同学们在学习《愚公移山》中“你说我说”环节的不同观点,请你也说说你的不同观点。
观点一: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愚公的做法不可思议。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这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不值得提倡。
观点二:愚公其实根本不应该去移那大山,而应该直接把家搬到山前面去。这样要比移大山省事多了,也用不着花祖祖辈辈那么多代人的时间去移一座大山。相信和愚公同样住在山后的人都会选择搬家,而不是选择去移山。
9.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文化论坛。活动中,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就古代经典的一番讲话展开了热议。请阅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去中国化”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新闻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活动二)谜语擂台。团委组织猜谜语擂台赛,你看到了下面的四个谜面,请选择其中的两个,猜出谜底。
①石字出头,不是右字。(打一字) 谜底________
②古宅子(打一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谜底________
③图(打一成语) 谜底________
④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打一网站名称) 谜底________
(3)(活动三)精品点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画线文字,简要说说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
在央视《星光大道》的一期节目中,面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嘉宾梁宏达点评说:“我想做一下比较,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喝下以后浑身发热;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刚入口时挺绵的,但是后劲儿挺大。如果说3号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号就是‘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四、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2019广安中考)
【甲】《愚公移山》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0.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 径 通 之 设 栏 护 之 又 何 忧 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惧其不已也 其真无马邪 B.汝心之固 公善之
C.以残年余力 静以修身 D.而山不加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13.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愚公移山》第二段
【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 )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3)方磨铁杵 ( ) (4)媪自言姓武( )
15.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6.【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7.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 。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一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人物: ,事例: 。
18.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愚公移山》第二三段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 许:赞同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匮:穷尽
C.公犹夷不能决 决:决断或决定 D.惩山北之塞 惩:惩罚
20.下列句子中,加点“何”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何忧焉?
A.何苦而不平? B.如太行、王屋何?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1.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中“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乙】文中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是鲁公最终没有建成园子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小女儿被东西绊倒。
C.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甲】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D.鲁公行事缺乏主见,最终一事无成;愚公行事目标清晰,迎难而上,所以最终获得帮助移山成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园 成 必 添 仆 妇 下 房 不 足 甚 可 虑 也。
(四)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愚公移山》一二段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①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④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选自《二翁登泰山》)
(注释)①向:从前。②冀、雍:古代两个州的名称。③曩:以往,过去。④绝:横渡。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是山余亦未登(4)自日出至薄暮
25.下列各句中的“而”字,与“面山而居”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聚室而谋 B.同邑而居 C.惟叟一人而已 D.而至泰阴
26.给乙文划线处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2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2)差矣,汝之言!
28.根据文段内容回答。
【甲】文中写到邻居家的小孩来帮忙挖山,其作用是什么?
【乙】文中提到愚公移山的事,其作用是什么?
(五)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列小题。
2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B.且焉/置土石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其妻献疑曰/其真无马邪
C.跳往助之/友人惭,下车引之 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31.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见愚公移山任务艰巨。
B.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笑着劝阻,表明二人对愚公移山均不赞同。
C.文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愚公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不惧艰险的品质。
D.结尾写神仙背走大山,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3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甚矣,汝之不惠!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2020郴州中考)
【甲】《愚公移山》第三段
【乙】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①,加涂其上②,必将挠③.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④。”高阳应曰:“缘⑤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选自《吕氏春秋 别类》)
[注释]①生:湿。②加涂其上:加上粉刷的东西。③挠:弯曲。④败:坍塌。⑤缘:根据。
3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何苦而不平 ( ) ②室之始成也善( )
34.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B.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C.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D.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3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
36.对于甲乙两文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B.甲文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不要受外界影响,应坚持不懈。
C.乙文告诉我们要依据实际经验从长远整体的角度去做事。
D.乙文告诉我们考虑问题不应太过于全面,否则太浪费时间。
(七)(2022青海中考)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问题。
37.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B.年且九十 先驱曰:天子且至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8.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0.文章最后一段以神话故事结尾,有什么作用?
41.国家领导人曾深情礼赞“三牛精神”: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愚公具有的“三牛”精神。(任选其中一牛分析即可)
(八)(2022泰安中考)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如上石何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汝心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D. 惧其不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43. 下列对各句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B.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判断句)
C. 帝感其诚。(被动句) D.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句)
4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愚公“聚室而谋”说明他对移山底气不足,在大家“杂然相许”后才信心大增。
B. 智叟作为旁观者,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既傲慢又武断。
C. 选文第①段极言山之高大,是为下文写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衬托愚公决心之大。
D. 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45.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愚公”中的“公”是敬称;“智叟”中的“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这一安排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B. 选文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愈加突显,愚公由一般人眼中的“愚蠢”形象到最后的“大智若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文中的“孀妻弱子”除了与“智叟”形成对比外,还突出了愚公移山鲜有人助,势单力薄,增加了愚公移山的悲剧色彩。
D. 选文告诉我们: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22四川遂宁中考)
【甲】《愚公移山》一至三段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悔前所为;而聪明⑤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⑥,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戏谑。③旬朔:十天一月。④惩艾:惩戒。⑤聪明:听力和视力。⑥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46.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
一 见 辄 能 诵 暗 疏 之 亦 不 甚 失
47.勾连旧知,找出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面山而居 而常废于善忘 B.然负此自放 至于负者歌于途
C.予少时读书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故虽有勤劳之苦
4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49.请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对乙文中的人物进行劝勉。
(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21呼和浩特中考)
【甲】《愚公移山》二三段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①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
注解:①饯:饯行,就是用酒食送行。②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③抚节:节,是一种乐器。抚节,就是弹奏乐器,可译作“弹琴”。④悲歌:高歌。悲,表示声音高亢,不是悲伤的意思。
5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2)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3)自谓尽之
5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潭西南而望 B.饯于郊衢 达于汉阴
C.惩山北之塞 未穷青之技 D.以残年余力 属予作文以记之
5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如土石何
(2)薛谭乃谢求反。
53.《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请联系现实,简要写出你的体会。
54.请你对薛谭作全面而简要的评价。
(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19黄冈中考)
【甲】《愚公移山》二三段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
5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荷担者三夫________ (2)赵兵果败,括死军覆_____________
(3)母置之,吾计已决矣_______ (4)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________
5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C.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D.始龀,跳往助之 王终遣之
57.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今 括 一 旦 为 将 东 向 而 朝 军 吏 吏 无 敢 仰 视 之 者
58.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59.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________________;她讨得“无随”的承诺,说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19张家界中考)
【甲】《愚公移山》一至三段
【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6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惩山北之塞 惩: (2)越明年 越:
6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2.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乙文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说明富者也是坚决反对贫者去南海的。
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结合,说理为主。
C.甲文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乙文写西蜀距离南海遥远,都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
D.愚公和贫僧勇于挑战,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气魄。
63.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中想去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请仔细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20菏泽中考)
【甲】《愚公移山》第三段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选自司马迁《项羽本纪》,有改动)
【注】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项梁;项羽叔父。
6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汝之不惠 ②何苦而不平
③惧其不已也 ④不足学
6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山不加增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辍耕之垄上
C.以残年余力 何以战 D.其如土石何 屠自后断其股
66.下列各项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忌不自信。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南冥者,天池也。
6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68.简析愚公成功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并谈谈启示。
(十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22广西·百色中考)
【甲】《愚公移山》
【乙】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注释】①辩斗:辩论,争论。②盘:圆的盘子。③决:裁决,判断。
6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如太行、王屋何 闻水声,如鸣珮环 B.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及其日中如探汤 及其家穿井 D.孰为汝多知乎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70.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是编者加的,“恐公”的“公”为敬称,相当于“老人家”。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甲】文“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乙】文“孟”,古代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D.【甲】文的“甚矣,汝之不惠”为倒装句;【乙】文的“孔子不能决也”为被动句。
7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两个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乙】文两小儿辩日,一个从视觉出发,另一个从触觉出发,表现他们善于独立思考。
C.【甲】【乙】两文内容都与自然有关,前者侧重表现改造自然的坚强毅力;后者侧重对自然现象质疑。
D.【甲】【乙】两文都是寓言,语言精辟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给人深刻启示。
7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参考答案
C2.C3.A4.C5.B6.C
7.(1)寓言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河曲智叟亡以应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的一篇优秀寓言。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受到愚公精神的鼓舞。读了这则寓言,你有怎样的感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篇寓言的精神内涵,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2)示例: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3)示例:愚公让子孙后代来移山,实际上是毁了子孙的前程,因小失大,谈不上“智”。
9.(1)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营养丰富的文化食粮,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有所缺失。 (2)①岩; ②老舍; ③势如破竹; ④新浪 (3)示例:在说话或写作中要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使语言富有内涵和美感。
10.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11.D
12.①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②(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很值得考虑。
13愚公坚定信念,移山成功;鲁公畏手畏脚,修园失败。我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就会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围绕“目标”“毅力”“不怕困难”等关键词语回答)
14. 苦于 通“返”,往返 正在 说
15.(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孙康 映雪照读;车胤 囊萤读书;孔子 韦编三绝等。
18.示例: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19.D 20.C 21.B
22.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通到汉水南岸,可以吗?
23.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24.(1)苦于(发愁)(2)交换(更替、更换)(3)这(4)靠近、接近(同薄暮冥冥之薄)
25.B
26.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27.(1)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办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2)错了,你的话!(你的话错了!)
28.甲文:反映出愚公的移山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同时,以孩子的人之小反衬托山之大,突显出挖山(移山)的不容易。 乙文:与愚公作比较,说明自己年轻有优势,更要学习愚公敢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29.【答案】A【解析】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B.“且焉置土石”的正确停顿是:且/焉置土石。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正确停顿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正确停顿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选A。
30.【答案】C【解析】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固:形容词,顽固/动词,巩固;B.其:代词,他,他的/语气词,加强反诘语气;C.之:代词,他/代词,他;D.苦:动词,愁/使动用法,使……受苦;故选C。
31.【答案】B【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
32.【答案】(1)你也太不聪明了。(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甚(很,非常)、汝(你)、惠(聪明)”几个词是重点词语,注意句式倒装。(2)句中的“易(交换)、反(同‘返’)”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33.【答案】①愁 ②好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苦,本义,愁;善,一词多义,好。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3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句句意为:用没干的木料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根据句意即可断句为: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故选D。
35.【答案】①你思想(头脑)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或顽固得没法开窍)。②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汝,你。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彻,通达,这里指改变。(2)好,喜好。通,通晓。理,道理。
3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两文寓意的理解。D.乙文通过高阳应坚持用生木造屋失败的故事,告诉我们考虑问题做事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应全面考虑,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故选D。
译文:乙: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后来房屋果然坍塌了。高阳应该只喜欢从小处观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
37.B 38.D
39.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40.说明了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对他的行为给予了肯定。
41.结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内容,可见愚公并非是为了一己之利才移山的,愚公具有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
42.D 43.B 44.A 45. C
46.一 见 辄 能 诵 / 暗 疏 之 / 亦 不 甚 失
47.C
48.(1)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士,用箕畚把石头泥土运到渤海的边上。(3分,“遂”“箕畚”各1分,语意正确、语句通顺1分。)
(2)所以虽然有很强的记忆力,却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3分,“故”“废”各1分,语意正确、语句通顺1分。)
49.学生能结合愚公移山精神内涵(咬定目标、知难而进、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等)和乙段内容(天资聪颖但不勤奋,年纪大了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进行劝勉,言之有理即可。(只答出内涵,未结合文段内容,最高得2分
50.(1)阻止 (2)无、没有;只、仅 (3)穷尽、学完了
51.A
52.(1)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请求返回(继续学习)。
53.示例:坚持不懈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神舟”“天宫”“天舟”等历次飞行任务,为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近30年的时间里,走出一条科技自强之路,坚持不懈的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54.薛谭开始学习技艺时浅尝辄止,骄傲自满,应当批评;后来,他知错能改,继续学习,值得表扬。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高昂的歌声振动了林木,美妙的嗓音响彻了云霄。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至死也不敢再对师傅秦青说要回去。
55.(1)肩负、扛(挑) (2)覆灭 (3)放弃,放下不管 (4)称职
56.D
57.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
58.(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
(2)他父亲当时做(是)大将,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谋士)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此句可意译,翻译出大意即可)
59.考虑问题周到,观察细致入微(答出一点即可) 见识深远、处事周密(答出一点即可)
60.(1)苦于;(2)到了。
61.(1)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62.A;
63.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64.①同“慧”,聪明;②愁;③停止;④值得。
65.C 66.D
67.①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②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结束。
68.愚公能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项羽他学什么都不能一心一意,不能坚持到底,缺乏恒心和毅力。示例: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只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69.C
70.D
71.A
72.(1)译文:敲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叩”敲、打,1分;“箕畚”用箕畚,1分;句意1分。)(2)译文: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距离人近,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远。(“以”认为,1分;“去”距离,1分;句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