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三篇文章皆选自《孟子》, 是以议论为主的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常能表现出清晰的逻辑与思想的魅力,极具说服力。孟子的语言多用排比,在极为分明的层次中,表现出非凡的气势,形成传颂千古的名句。说理则善用类比等手法,将抽象的观点论述得深入浅出。此外,本课最值得挖掘的,便是字里行间所充盈的浩然正气,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涵养大有裨益。
二、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难易程度适中,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了不少的文言文,积累了不少的文言词语,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理解文章大意不是难事,需要进一步加深的就是对个别重点文言词语的精确理解与把握,同时结合学习过的议论文相关知识,使学生能精准的把握文章,但议论文的知识不易接触过深。
三、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汇。
2.思维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审美创造: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句式的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
4.文化自信:理解孟子的思想,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句式的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的思想,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五、教学时数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单元以“我也有圣贤之心”为情境,品味作品中的高尚品格。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战国时期,你会化身为孟子的弟子,和孟子一起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任务一、跟着孟子读文章】
老师也穿越回了战国时期,成为了孟子,又成为了你们的老师,接下来老师将为同学们范读一下文章。
师范读,指名学生朗读。
【任务二、教孟子说白话】
孟子只会说古文,同学们穿越过去,和孟子说话时还是有一些不通的地方,需要大家教会孟子说白话,以这篇文章为示例,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各小组派代表翻译课文,看哪个小组教的更准确。
课件出示:
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huán):围。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是:这。 委:放弃。
故: 所以。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固:使巩固。 威:震慑。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畔:同“叛”,背叛。
译文: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与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草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军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条件还不如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更重要)。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单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会有很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会很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的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一战就一定能胜利。
【任务三、与孟子谈战争】
1.和孟子对话后,孟子认为影响战争的三个因素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又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可见在孟子看来,在战争中各种客观条件都比不上“人和”。
2.孟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又是怎样说服你的?
孟子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首先以攻城为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而另一方则“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这是结果,说明攻方失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接着以守城为例,“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3.既然已经论证完中心论点,孟子又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用意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文章的结论,“道”就是施“仁政”。接着进一步正反论证,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
【任务四、我也要施“仁政”】
多年后你在孟子的教导下学有所成,你所治理的一方百姓已经达到了“人和”,你是不是就可以发动战争了?
孟子提出的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是反对武力兼并,让人君重视百姓,看见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从而减少战争,施行“仁政”,实现社会稳定,所以不能发动战争。
【布置作业】
1.基础作业:整理课文字词。
2.提升作业: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加以分析。
3.拓展作业:在没有战争的今天,本篇课文的主张是否适用?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功方失利 守方失利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