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苗 七上数学复习教案 第 1 页
七上数学复习计划
周次 日 期 内 容
20 1.7—1.13 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
21 1.14—1.20 第3章《实数》 第4章《代数式》
22 1.21—1.27 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6章《数据与图表》
23 1.28—2.3 第7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总复习》
第1章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要点复习:
(1) 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2) 相反数:实数与实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 倒数:1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的商,叫做这个实数的倒数,零没有倒数。
(4) 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
(5)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6)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7) 无尽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8)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要大。
(9) 把一个数写成带有一位小数的数与10的整数次幂的积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
(10) 把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复习题:
1. 4 与4 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分析:① 从数本身看来, 4 与4 只是符号不同;
② 从数轴上的位置来看,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但方向不同。
师:向这样的一对数比较特殊,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定义: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如: 2.5 的相反数是 100的相反数是
0.75的相反数是 0 的相反数是
2. 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特点:
3.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
②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
④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
⑤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
课后反思: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要点复习:
(1) (2)
(3) (4)
(5) (6)
讲例题:
例1.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 )
(A)都是正数 (B)只有一个正数
(C)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例2.计算:
例3.计算:
例4.计算:
例5 计算:
练习题:
1.计算:
2. 计算:
(1)34;(2)-34;(3)(-3)4;(4) ;(5) ;(6)
3. 计算:
课后反思:
第3章 实 数
复习要点:
1、 实数的分类:
2、 实数的有关概念:
(11)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12) 无尽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13)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 实数与数轴:
(1) 在数轴上,一个实数的绝对值表示这个实数所在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2)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要大。
讲例题:
例1(由学生板演):① 原式=
② 原式=
例2.计算:① (精确到0.001)
② (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生:先练习,再同桌交流计算结果。
师:写出解题的规范化:
① 按键顺序: 8 - 9 =
0.748343301
②
例3.计算: (精确到0.01)
解:原式=
=
==18.94427197
练习题:
1. 计算:① (精确到0.01)
②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③ (精确到0.01)
2.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3.计算:__ ; __ ; __
利用计算器计算:___ (精确到0.01) ___ (保留3个有效数字)
___ (精确到万分位) ___ (精确到0.01)
___ (保留2个有效数字)
课后反思:
第4章 代数式
复习要点:
1、 乘法公式:
(1) 平方差公式:
(2) 完全平方公式:
(3) 完全平方公式:
(4) 多项式乘法公式:
(5) 立方和公式:
(6) 立方差公式:
2、 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就是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记作:。
3、 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 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数正的平方根和零的平方根,统称为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记作:,且。
5、 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就是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记作:。
讲例题:
题型一 数学与生产实际
例1 窗户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上部是半圆形,下部是边长相同的四个小正方形,已知下部正方形的边长为acm,计算:
(1)窗的面积;(不考虑窗框的宽度) (2)窗框的总长。
题型二 数学与生活
例2 某企业去年的年产值为a亿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0%。如果明年还能按这个速度增长,请你预测一下,该企业明年的年产值能达到多少亿元?
如果去年的年产值是2亿元,那么预计明年的年产值是多少亿元?
(1)去年年产值是----------------------亿元;
(2)今年年产值是----------------------亿元;
(3)如果明年还能按这个速度增长,那么明年的产值是-----------------。
解:由题意可得:今年的年产值为----------------------亿元,
于是明年的年产值为 亿元,若去年的年产值为2亿元,则明年的年产值为--------(亿元).
答:该企业明年的年产值将能达到1.21a亿元。由去年的年产值是2亿元,可以预测明年的年产值是2.42亿元。
题型三 拓展创新
例3 研究下列算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1×3+1=4=22 , 2×4+1=9=32 , 3×5+1=16=42 , 4×6+1=25=52 ,…
将你找出的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练习题:
练习1: 列代数式表示某种数量
(1)有两个连续整数,若n表示较小的整数,则另一个整数是___
(2)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 m ,n ;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面积是______.
(3)有一个个位数是5的两位数表示为10a+5 ,则a表示____.
(4)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原价为a元,在1999年涨价20%后,2001年又降价60%,这种药品降价后的价格为---------------。
(5)如图三角形的周长L=_________ 面积S=_______
(6)如图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L=________ 面积S=________
(7)如图边长a为的正方形的周长L=_____ 面积S=_____
(8)如图长为a,宽为b的矩形的周长L=______ 面积S=______
练习2: 代数式求值
1.当x=3 时,求代数式2x2-x-1的值。
2.设x+y=5,xy=-3,求(2x-3y-2xy)-(x-4y+xy)的值。
3.已知:当x=-2时,代数式ax3+bx-7的值是5,那么当x=2时,求代数式ax3+bx-7的值。
练习3: 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运算
先化简,再求值。
1/2X-2(x- 1/3y2)+(-3/2x+1/3y2),其中x=-2,y=2/3。
注意:1.在涉及代数式的求值问题中,总是要先化简,再求值,从而运算量降低。
2.代入求值时,要适当添加括号。
3.求值时,要注意式中的同一字母必须用同一数值去代替,式中原有的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不能改变。
课后反思: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
要点复习: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3.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的情况:
(1)当a≠0时,ax=b有唯一的解
(2)当a=0,b≠0时,ax=b无解
(3)当a=0,b=0时,ax=b有无穷多个解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必须认真做到“设、列、解、验、答”五个步骤:
“设”――审清题意,明确等量关系,恰当地设立未知数来表示某个未知量。
“列”——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解方程。检验方程的解,并判断方程的解是否应用题的实际意义。
“验”——双重检验,检验根的正确性,检验解的合理性
“答”——写出应用题的答案。
2.应用题中常见的基本关系式:
(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练习题:
1.有两个工程队,第一队有46人,第二队有28人,从第一队调x人到第二队使两队人数相等,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两队合作x天可以完成,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汽车厂今年生产汽车16000辆,去年生产x辆,今年比去年生产的汽车增加1倍还多1000辆,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车间接到x件零件加工任务,计划每天加工120件,可以如期完成,而实际加工每天多做40件,结果提前6天完成,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5千克浓度为85%的农药配成浓度为2%的药水杀虫,应该加水x千克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车工在一天内共加工零件180个,其中甲车工加工x件,乙车工完成的件数是甲车工的,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割一块小麦,第一组需要5小时收割完,第二组需要7小时收割完。第一组收割1小时后再增加第二组一起收割,两组共同收割完用了x小时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正方形边长为x米,将它的一边减少1.2米,另一边减少1.5米,所得到的矩形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减少14.4平方米,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应用题
1.甲、乙两站相距24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5千米。货车从甲站开往乙站1小时后,客车从乙站开往甲站,货车开出后x小时两车相遇.
列表分析
速度 时间 路程 相等关系
货车
客车
2.要配制浓度为10%的硫酸溶液980千克,需要用x千克浓度为98%的硫酸溶液
列表分析
浓度 溶液 溶质 相等关系
配制硫酸
原硫酸
三、填空题
1.两数之和是a,其中一个数是x,那么这两个数之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是一个两位数,b是一个一位数,若把b放在a的右边,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
3.梯形下底是a,上底是下底的,高比下底小7,那么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刘庄、王湾两村合修一个小型水库,按受益面积3:5分担建筑费用a万元,那么刘庄应承担____________万元,王湾应承担_________________万元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所用的原料硝酸钾、硫磺、木炭的重量比是15:2:3,要配制这种火药160千克,问三种原料应各取多少克?
2.A、B两城相距200千米,客车在A城,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吉普车在B城,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两车同时相向而行,问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3.某学校同学参加绿化植树活动,松树、柏树和柳树共栽了900棵,其中柏树是松树的2倍,柳树是柏树的3倍,问松树、柏树和柳树各栽了多少棵?
课后反思:
第6章 数据与图表
复习要点:
1、 常用统计图有:折线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圆形统计图.
2、 几个基本概念:
(1) 我们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 其中每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
(3)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 样本中的个体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
(6) 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7) 通常我们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
3、 平均数的计算:
(1) 利用定义计算:如果有n个数x1,x2,x3,…,xn,那么=(x1+x2+x3+…+xn),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2) 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x1f1+x2f2+x3f3+…+xkfk)其中n=f1+f2+f3+…+fk
(3) 利用基准数A进行计算:=A+
复习题:
1.知道北京2008奥运会的三大主题吗?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科技奥运”, 其中“绿色奥运”是第26届奥运会悉尼能够夺得举办权的一个重要口号,而且他们实践了这一点,这说明奥运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绿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空气质量达到优或良的天数必须占62%以上
2.用什么来衡量城市空气质量的优劣呢?城市空气质量通常用污染指数W 衡量。若W小于或等于50,空气质量为优;若W大于50且小于或等于100,空气质量为良;若W大于100且小于或等于150,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3.近年北京的环境在综合治理下不断进步。现有一张北京2004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根据这张表格能否判断北京市目前的空气质量是否达到“绿色奥运”的标准?
北京市2004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
制表日期:2004年6月20号
污染指数(W) 40 70 90 110 120 140
天数(t) 3 5 10 1 4 7
4.先让大家欣赏一个扇形统计图。(展示)同学们暑假肯定看了奥运会,能知道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吗?射击 4 12.5%
球类 8 25%
水上项目 8 25%
力量型项目 9 28.125%
田径 2 6.25%
体操 1 3.125%
从这个统计图中同学们能知道中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吗?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
练习题:SMJ上的题。
课后反思:
第7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要点复习:
1、 线段、射线与直线:
(1) 线段与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2)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在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 角的有关概念:
(4) 角可以分为:锐角(小于90度的角);直角(90度的角);纯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平角(180度的角);周角(360度的角)
(5) 两个角的和是90度,叫做两个角互余;两个角的和是180度叫做两个角互补。
(6) 同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
3、 相交线的性质:
(1) 对顶角相等。
(2) 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4、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复习题:
1.试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图中的每个角:
(1) (2)
2、从角的运动定义出发,得到平角、周角的定义。
平角 周角
图7-23
(注:没有特别说明,本书只讨论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
3.观察图7-24中的量角器,并讨论下列问题:
(1)量角器上的平角被分成多少个1°的角?
(2)先估计图7-25中,∠A和∠B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在测量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在测量角时,有时以度为单位还不够,我们需要用比1°更小的单位,称之为分和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一份是1分,记做1',把1分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就是1秒,记做1",
即1°=60' 1'=()° 1周角=360° 1'=60" 1"=()' 1平角=180°
4、用度、分、秒表示:48.32° 用度表示:30°9'36" 计算:180°-(45°17'+52°57')
课后反思:
A
B
B
O
(B)
A
O
A
C
B
平角
钝角
直角
锐角
实数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无尽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正整数和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