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9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9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25 19: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9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影响。
2.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所谓新者无它,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汪叔潜 《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探究一: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书本内容找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 材料一: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①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政治黑暗。材料二1911~1919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②经济上:一战期间,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材料三护国军将领合影(中为蔡锷,右为李烈钧) ③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和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材料四: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
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①政治:㈠新文化运动原因②经济:③思想:④袁世凯掀起 逆流尊孔复古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和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兴起标志:1915年《 》的创办青年杂志1915 上海1916年《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指导思想(口号):民主与科学★(2012河北会考题)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致力于
A.创建同盟会
B.大力批判儒家道德
C.宣扬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①政治:㈠新文化运动原因②经济:③思想:④袁世凯掀起 逆流尊孔复古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和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兴起标志:1915年《 》的创办青年杂志指导思想(口号):民主与科学代表人物: 等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陈独秀、 胡适、鲁迅、李大钊 ①政治:㈠新文化运动原因②经济:③思想:④袁世凯掀起 逆流尊孔复古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和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兴起标志:1915年《 》的创办青年杂志指导思想(口号):民主与科学代表人物: 等陈独秀、 胡适、鲁迅、李大钊内容 ①提倡 和 ;反对 与迷信②提倡 ,反对 。③提倡 ,反对 。 新道德新文学民主科学专制旧道德旧文学民主就是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观察事物,树立科学精神。抨击旧道德的斗士
代表作品:
《狂人日记》
《孔乙己》
《呐喊》
《彷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靠不住的 ” (漫画)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将为束制民弊之宪法,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将为野心家利用之宪法,非为平民百姓日常享用之宪法也。” (课文P42)
李大钊撰写《孔子与宪法》一文的目的是什么?反对尊孔复古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胡适
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2013天津会考题)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①政治:㈠新文化运动原因②经济:③思想:④袁世凯掀起 逆流尊孔复古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和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兴起标志:1915年《 》的创办青年杂志指导思想(口号):民主与科学代表人物: 等陈独秀、 胡适、鲁迅、李大钊内容 ①提倡 和 ;反对 与迷信②提倡 ,反对 。③提倡 ,反对 。 新道德新文学民主科学专制旧道德旧文学影响 《新青年》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已达1.6万份,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 材料一:五四时期的报刊●阅读下列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材料三:1818年李大钊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由李大钊主编的“马克思研究号”,刊出了一系列介绍马克思生平及其学说的文章。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材料四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材料五 ①政治:㈠新文化运动原因②经济:③思想:④袁世凯掀起 逆流尊孔复古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和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兴起标志:1915年《 》的创办青年杂志指导思想(口号):民主与科学代表人物: 等陈独秀、 胡适、鲁迅、李大钊内容 ①提倡 和 ;反对 与迷信②提倡 ,反对 。③提倡 ,反对 。 新道德新文学民主科学专制旧道德旧文学影响 ①冲击了 统治地位,解放了……②为 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③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对五四运动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封建思想马克思主义(2012湖南省会考题)(16分)材料一: 政治上强调“设法用人”。“设法”即制定法律、制度。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业主享有专利,发展金融、邮政事业,准许私人创办银行。文化教育上主张开办学馆,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外交上,反对闭关态度,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国人不得触犯太平天国的国法,不得干涉天国内政。
——《资政新篇》
(1)材料一的强国主张是什么?(4分)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或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新青年》(2)材料二反映当时中国兴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的主张是什么?(4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变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3)材料三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什么运动?(2分)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实际上指什么?(2分)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4分)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 ① 的影响(国际因素) ② 运动的影响 (国内因素) ③ 运动的促进 (国内因素)代表人物: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李达俄国十月革命五四新文化★(2013天津会考题)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指的是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地介绍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 ① 的影响(国际因素) ② 运动的影响 (国内因素) ③ 运动的促进 (国内因素)代表人物: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李达俄国十月革命五四新文化传播方式 ①发表 ,介绍马克思主义 ②成立 ,研究马克思主义 ③创建 ,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出版刊物,主要有《 劳动者 》
《 劳动届 》《 劳动音》文章社团党的早期组织意义: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为中共的成
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俄罗斯研究会(湖南)代表作品: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李大钊“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 周恩来在天津组织觉悟社,
并出版《觉悟》杂志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列主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近代中国的奋斗历程课堂练习 1.(2008四川考题)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3.(2008广东考题)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4.(2009年广东考题)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5.(2011年浙江考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
片面性6.(2011年海南考题)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7.(2011年上海考题)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8.(2012年上海考题)“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9.(2013年江苏考题)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0.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
材料二: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
材料三: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鲁迅)
?(1)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专制之护符”原因: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着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吃人的礼教”原因: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工厂”,对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犯上作乱”:反抗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影响:使整个民族缺乏民主创新意识,养成逆来顺受的奴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屈辱面前自我麻醉等。材料二: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材料四: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迂腐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3)材料四中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什么以反孔教为突破口,开展新文化运动?观点:保共和,反孔教。
原因:孔教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而且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