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免疫调节》章节小测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免疫调节》章节小测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05 19: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免疫调节》章节小测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辅助性T细胞与巨噬细胞在识别过程中,多种跨膜分子在接触部位会形成一种特殊膜结构,称为免疫突触。研究表明,只有形成免疫突触的辅助性T细胞才能活化并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
B.免疫突触部位的神经递质能够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
C.形成免疫突触的辅助性T细胞能够裂解靶细胞消灭抗原
D.每个成熟辅助性T细胞只带有识别一种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2.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的
D.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3.绿脓杆菌感染是烧伤患者伤口化脓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但用药前要对病人进行过敏测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烧伤后的伤口容易感染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有关
B.该免疫应答过程中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C.某些人会发生青霉素过敏是因为患有免疫缺陷病
D.若患者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可以免去过敏测试直接注射
4.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IV破坏B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
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C.与HIV感染者拥抱、握手不会使人感染HIV,日常生活中应对艾滋病病人多一份关爱
D.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可能会感染HIV
6.常见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病重程度与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题干描述的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B.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
C.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
D.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原理是降低乙酰胆碱浓度
7.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失调病
C.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比健康人更不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
8.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原不都是蛋白质
B.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
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能引起过敏反应
D.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并且刺激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9.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C.⑧是细胞毒性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10.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11.下图表示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免疫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相同器官中成熟
B.与浆细胞相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图中的甲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死亡并不能直接消灭清除其中的抗原
12.下列有关免疫及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巨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②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均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
③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细胞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
④预防肺结核的疫苗含有能与结核杆菌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⑤淋巴细胞也叫免疫细胞,分布在淋巴液和淋巴结中
⑥机体一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13.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为辅助性T细胞,需要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
B.细胞乙是浆细胞,它不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
D.细胞甲和细胞乙的起源相同,但二者细胞中的DNA不同
1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称为过敏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①② B.②④ C.② D.①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5.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并产生局部急性炎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局部急性炎症属于自身免疫病
B.局部急性炎症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
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将病菌分解
D.局部急性炎症有利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
16.如图表示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⑥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图中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1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James P.Allison以及日本的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免疫抗癌方面作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B.HIV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艾滋病病人更易患癌症
C.正常机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D.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提高免疫力,远离癌症
18.柯萨奇病毒会使婴幼儿患手足口病,部分患儿感染柯萨奇病毒康复后对手足口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柯萨奇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导致B细胞的活动增强
C.康复患儿的体液中存在可特异性识别柯萨奇病毒的记忆细胞
D.再次侵入机体细胞的柯萨奇病毒会直接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19.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该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蛇毒素是抗原,促进该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使该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B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该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20.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中甲、乙、丙、丁、戊、己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高尔基体更发达
C.过程④的完成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HIV侵入人体后,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过程都会发生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
21.(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常见的传染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中,EV71和CV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图1 EV71病毒示意图
(1)EV71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1~VP4四种蛋白组成,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最不适宜作为疫苗的是    ,请解释原因               。
(2)EV71疫苗需要注射两次,前后间隔1个月,这样做的目的是  。
(3)接种该疫苗后,病毒蛋白作为   刺激机体产生   性免疫反应。一旦EV71侵入机体,    会迅速增殖、分化为    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    宿主细胞。
(4)EV71疫苗仅对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对另一种引起手足口病的CVA16却无能为力。科研工作者拟研究EV71+CVA16的双价疫苗的免疫效果,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
组别 实验处理 检测
1 缓冲液+EV71疫苗10 μg/只 在第1、14天各免疫1次,第24天取小鼠血清 EV71抗体量
2 缓冲液+CVA16疫苗10 μg/只 CVA16抗体量
3 缓冲液+EV71、CVA16疫苗各10 μg/只 EV71抗体量、CVA16抗体量
4 缓冲液 EV71抗体量、CVA16抗体量
图2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2分)。
(5)为进一步探究双价疫苗诱导母鼠免疫以及对乳鼠的保护效果进行如下实验,过程如图3,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问题                                                          
(2分)。
图3
22.(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的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回答下列有关病毒的问题:
(1)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乙肝病毒在肝内繁殖复制。如图为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后,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
穿孔素—颗粒酶系统的胞毒作用
①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2分)功能。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中的细胞毒细胞指的是      
细胞,靶细胞主要指的是      细胞。
②穿孔素和颗粒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使靶细胞形成管道,细胞外的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靶细胞因    (2分)(填理化性质)改变而崩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的    (填“凋亡”或“坏死”)。
(2)登革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有起病急,骤发热等症状。如图为登革热病毒的致病机理。
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说明登革热病毒表面存在不同的     。当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物质甲分泌量少,影响                    
(2分)。
23.(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    免疫,物质Ⅱ为    。
(2)细胞B、C、D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    ,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     。(填字母)
(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具有    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DC细胞外还有图甲中细胞    (2分)(填字母)等。
(4)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     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
24.(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预防由HPV引起的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在人类研发癌症疫苗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疫苗通常是用           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后的HPV疫苗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当相同的HPV再次进入机体时,主要是记忆细胞参与免疫调节,是因为该细胞膜上具有    (2分)。
(2)某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了如下接种实验。
第1步:接种前,根据              (2分)的特性进行检测,确定人体是否感染HPV。根据检出HPV的情况,分为未检出HPV的A1、A2两组,检出HPV的B1、B2两组。
第2步:将A1、B1分别接种安慰剂(没有药物作用的针剂);A2、B2分别接种    (2分)。
第3步: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统计结果如表:
A1 A2 B1 B2
总人数 8 000 8 000 1 181 1 179
癌前病变人数 83 5 118 117
A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B1组,由此可推测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是     (2分)。
A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A2组,说明接种该疫苗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HPV具有抵抗力。
某同学认为感染HPV后,再注射该种疫苗,依然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实验结果说出理由:       (2分)。
25.(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图2表示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
图1
图2
(1)图1中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是    (填数字)(2分),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过程是    (填数字)。
(2)图2中再次注射抗原a时,抗体a的含量明显多于初次注射抗原a时的,这与图1中的细胞    (填字母)有关,请据此解释被狗咬伤后多次注射狂犬疫苗的原因是          (2分)。
(3)被狗严重咬伤后,应立即注射的物质是图1中的   (填字母),然后再注射狂犬疫苗,所注射的狂犬疫苗相当于图1中的物质    
(填字母)。
(4)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其浓度急剧升高,但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的HIV,从T细胞数量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随着HIV浓度的急剧升高,                     (2分),从而消灭大多数的HIV。
参考答案:
1-5DDAAA
6-10DBDDB
11-14DABC
15.D
16.C
17.A
18.ABC
19.AB
20.BCD
21.
(1)VP4 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 
(2)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3)抗原 特异 记忆B细胞浆 侵染 
(4)EV71+CVA16的双价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单价疫苗(2分) 
(5)缺少对照组,应增加单价疫苗和只注射等量缓冲液、其他步骤相同的对照组;因变量检测不足,还应补充检测母鼠(和乳鼠)体内的抗体含量(2分)
22.
(1)①免疫防御(2分) 细胞毒性T 肝脏或肝(或被侵染的肝) ②渗透压(2分) 凋亡 
(2)抗原 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分)
23.
(1)体液 抗体 
(2)D B、C 
(3)(特异性)识别 信息交流 A、C(2分) 
(4)(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
24.
(1)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特异性受体(2分) 
(2)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结合(2分) HPV疫苗(2分) 感染HPV(2分) 不同意,实验结果显示B1组癌前病变的比例与B2组无明显差异,故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2分)
25.
(1)①②③④(2分) ⑤ 
(2)d 每多注射一次疫苗,就可以增加更多的细胞d,使机体在接触狂犬病毒时能够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2分) 
(3)Y X 
(4)机体内的T细胞数量也增多,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