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
1.能够结合现实中的区域划分案例,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比较全面地评析其划分的依据和利弊,对其划分的变动进行系统性解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能够结合现实中区域重新划分的案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人类的产业活动对区域变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存在动态性的特征,并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地关系问题提供合理的对策。(人地协调观)
3.能够独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料,规划不同的区域划分体系,对某一现实区域的发展变化进行合理评析,对解决现实区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一、区域特征
区域: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
Eg.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北地区、山西省
内涵:
①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边界。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气候区、干湿区
②其内部某些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并与其它区域有所区别。
概念: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
世 界
中国
双峰
湖南
一、区域特征
特征:
①整体性:指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
②差异性:是指区域之间的差异。
③开放性:即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各种联系。
④动态性:区域的类型和范围是可以变动的。
一、区域特征
①整体性:指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一、区域的特征:整体性
描述我国西北干旱区区域整体性特征。
气候干旱
河流少,以内流河为主
植被覆盖率低,荒漠广布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我国三大自然区中西北干旱区区各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具有干旱特征的整体自然环境。
一、区域的特征:整体性
意义: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②差异性:是指区域之间的差异。
意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一、区域的特征:差异性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黄色中国
金色中国
银色中国
绿色中国
南方地区的山水景观
华北平原景观
青藏高原上的雪山
西北地区的沙漠与绿洲
一、区域的特征:差异性
400mm等降水量线
3000m等高线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青 藏 高 寒 区
东
部
季
风
区
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
一、区域的特征:差异性
(1)说一说,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大自然区差异性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拔较低,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其中东部大部分在500米以下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主要是山脉和盆地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部分地区终年积雪。
人类活动
总体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人类活动
总体比较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
气候干燥, 降水量在100~400毫米,气温日较、年较差大。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5~9月,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三大自然区差异性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人类活动
总体比较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木丛,森林少,动植物稀少,土壤贫瘠。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种类少。
森林为主,过渡为草原,人工树种、品种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较强。
三大自然区差异性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人类活动
总体比较
内流河为主。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内流河为主。河流少,流量小,冬季易断流。
外流河为主。河流多,流量大,流程长。
三大自然区差异性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影响微弱,原始状态保存完整。低温、空气稀薄、地形崎岖、土层粗瘠、风大、水少对人类限制大。
人类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有水——绿洲;无水——荒漠草原;利用不合理——荒漠化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人类活动
总体比较
三大自然区差异性比较
(1)说一说,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是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三方面差异很大,导致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差异很大。
位置:西北深居内陆;东部距海较近。
地形:青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北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气候: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东部为季风气候,水热较好;青藏为高山高原气候,高寒。
水文:西北河湖稀少,多内流区;东部河流湖泊较多,多外流区;青藏多沼泽湿地,河湖众多,多为大江大河源地。
一、区域的特征:差异性
2. 在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基础上,每个自然大区又划分为若干个自然地区。想一想,其划分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
如东部季风区又可以划分为华南湿润热带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这四个分区既有温度的差异(从热带到亚热带再到暖温带、温带),又有水分的差异(从湿润区到湿润半湿润区)。
一、区域的特征:差异性
③开放性: 即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各种联系。
杭州市对口支援
意义: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发展。
一、区域特征:开放性
④动态性:区域的类型和范围是可以变动的。
意义:区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改造某些区域。
一、区域特征:动态性
动态性:首先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如雄安新区范围的变化。其次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是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中国干湿区的划分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中国行政区划
400mm
800mm
200mm
200mm
一、区域特征:动态性
中国干湿区的划分
一
地理差异显著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1、中国干湿区的划分是否有界限?
2、中国干湿区划分的界限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
3、中国干湿区划分的原因?
有
模糊的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一、区域特征:动态性
例如: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属于热带的范围是在不断变化的。
一、区域特征:动态性
特性
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
举 例
实践意义
整体性
差异性
开放性
?
动态性
表现为A、B内部各自的地理要素构成一个整体
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干旱区的整体性
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各个区域既存在优势条件,也存在限制条件,因此,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新疆长绒棉基地与陕西苹果基地间的差异性
表现为A、B内部分别具有相对一致性,但A、B之间有差异性
小结
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能提供彼此所需
经济全球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受人类认知或发展的需要而变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演变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
A的范围或类型是可以变动的
中国三大自然区(依据:地形和气候)
黄土高原区
【思考题】判断下列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示意图
二、区域的类型
二、区域的类型
区域的类型
2
二、区域的类型
【思考题】判断下列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我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
中国四大地区示意
(2)在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基础上,每个自然大区又划分为若干个自然地区。想一想,其划分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按水热组合状况划分,体现了地带性规律在区划中的应用,同时又充分考虑地貌和下垫面等的非地带性因素。
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如东部季风区又可以划分为华南湿润热带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这四个分区既有温度的差异(从热带到亚热带再到暖温带、温带),又有水分的差异(从湿润区到湿润半湿润区)。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
划分指标:单一的指标、多重的指标
按空间尺度: 大尺度区域,如大洲
中尺度区域,如省
小尺度区域,如村
按区域性质: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
类型
按特征: 自然特征:高原区、雨林区、季风区等;
人文特征:人口密集区、经济发达区、稻作农业区等。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
北美洲气候区
中国三大自然区(依据:地形和气候)
概念:是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自然区域
综合自然区(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
部门自然地理分区(如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等)
中国东部季风区
黄土高原区
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在层次上属于自然大区;
大兴安岭针叶林区、华北平原落叶阔叶林区、海南季风区等,则是典型的自然区。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自然区域
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
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干燥且漫长,暖季短促较凉爽;降水较少且集中于7月;秋季多早霜和冻害发生;
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
土壤以棕壤为主。
黄金、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沿江自然景观资源独特秀美。
(1)说出漠河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2)议一议, 漠河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了哪些自然地理条件? 试举例说明。
漠河当地利用其独特地理条件,设计了“中国最北一家”、“神州北极”等景点。
利用其气候资源,在冬季发展冰雪旅游项目,在夏季发展避暑旅游项目
利用独具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发展异域风情旅游项目等等。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①自然区域
P7页活动
定义: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影响因素: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
三级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②行政区域
(1)在地图上找出若羌县的位置,说出其所属地级行政区名称。
答案:新疆巴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结合若羌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答案:若羌县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河流稀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较为落后,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稀少。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②行政区域
P8页活动
1、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若羌县,土地面积 20.23 万平方千米,相当于2个浙江省的面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县。2019年若羌县总人口6.8万,人口密度约为0.34人/千米 ?。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我国1983年设立海南省,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2012年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想一想,这几次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设立海南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
设立重庆直辖市是从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峡库区移民等方面进行的调整。
设立地级三沙市是从开发南海资源、管理南海事务、维护领海主权等方面进行的调整。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②行政区域
P8页活动
(1)定义:经济区域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
(2)影响因素\划分依据: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状况、专门化与综合发展水平等。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③经济区域
工业区
Industrial area
交通枢纽
Transportation hub
农业区
Agricultural region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③经济区域
(3) 分类: 综合经济区:中原经济区
部门经济区: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
(4) 经济区域的特征
经济区域
核心
基础
主导
脉络
中心城市
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特 征
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并在宏观格局中担负着某些专门职能。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③经济区域
1.自由贸易区通常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个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在开放型经济建设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共有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海南、陕西、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18个自贸试验区。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③经济区域
P9页活动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国家设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该经济区以西安——咸阳为中心,以宝鸡为副中心,以天水、渭南、铜川、杨陵、陇南等为次核心,依托陇海铁路、乌(鲁木齐)徐(州)高速铁路和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构建西北地区城市和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规划作为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优先发展高科技、先进制造、旅游、物流、金融、文化等产业。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③经济区域
(1)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要意义?
(1)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面积广阔,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铁路公路串联,交通条件优越;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城市实力较强,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好,文化源远流长。
(2)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要意义?
有利于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加速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③经济区域
(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将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你的建议。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将获得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机遇。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经济区域
定义: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特点:①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创造
②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③主要文化现象如语言、文字等,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加拿大法裔文化区
阅读加拿大法裔文化区
这里的人们说的是法语,写的是法文,报刊书籍、路牌等使用的都是法文。住房是法式的,房顶呈钟形弯曲,屋顶上有阁楼,并有天窗,底层是一半高出地面的地下室,其上建房屋的主层,前有门廊。
此外,石头建造的法国式堡垒与磨碎谷物的风车等,都是该文化区的重要特征。冬季嘉年华会是当地居民的盛大节日,他们修筑“雪之城堡”,举行“冰河竞舟”,彰显出鲜明的法兰西文化特色。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是华人在其他国家的城市聚居的地区。
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唐人街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1、文化区:从地区的文化差异而来的,同一个文化区具有在文化上均一的共性。一般来讲,每一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以文化源地或文化区中心最为明显,向四周过渡带逐渐减弱,边缘地带各种文化现象相互混杂、重叠,缺乏明确的界限。因此,文化区的分界线就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同学者常常划分出不同的世界文化区。
(1)试从居住形式、语言、文化景观等方面,说出某一文化区的基本文化特征。
东亚文化区的基本要素为汉字、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东亚文化区的思想基础和核心是中国哲学。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参考答案】北美区,居住形式以现代性的高楼大厦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文化景观有教堂等。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各异。长期以来,某一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鲜明地方风味特色、被社会公认的菜肴流派,称作菜系。其中,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相应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区。
(1)你最喜欢吃哪种菜系的菜?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你家乡的菜肴属于哪一菜系?向远方的客人介绍它的特色和代表菜。
(3)我国八大菜系反映了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选择一个你熟悉的菜系,探究其特色与当地地域文化的关系。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江苏菜,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简称苏菜。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
江苏菜
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菜的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特 点
苏菜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玲珑细巧
清雅多姿
清淡
强调本味
突出主料
注意
刀工和火工
味和醇,
玲珑细巧
扬州菜清淡适口
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
淡
咸
甜
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
讲求咸鲜纯正
高档原料
质优味寡
必用高汤提鲜
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
雅
世人称之为
"食在中国,
雅在苏州"。
苏菜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咸鲜为主
突出本味
葱
以"爆"见长注重火功
突出烹调方式
爆、扒、 拔丝
爆,分为油爆
盐爆、酱爆、芫爆
葱爆、汤爆、水爆
大葱为山东特产
炒、熘、爆、扒
等方法都要用葱
咸
鲜
原
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
讲求咸鲜纯正
高档原料
质优味寡
必用高汤提鲜
海鲜类量多质优
异腥味较轻
讲究原汁原味
爆
世人称之为
"食在中国,
火在山东"。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鲁菜
川菜
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
椒
博采
众家之长
“食在中国,
味在四川”
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
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
辣
鲜
香
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
善于吸收
善于创新
享誉中外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锅肉
麻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划分——④文化区
读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图所表达的区域特点是
A.图中各区域的划分依据不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降水量是划分干湿地区的唯一指标
D.区域的面积、范围和界线都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多是农耕区,这反映地域差异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
√
三、课堂小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