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工程》全册综合小测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2.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B.原生质体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源杂种植株
D.杂种植株表现出的性状是双亲基因全部得以表达的结果
3.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关于蛋白质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于需要对蛋白质直接改造,因此操作更难
B.由于蛋白质不能遗传,因此蛋白质工程的产物不能大量生产
C.蛋白质工程也需要设计出相应的基因
D.蛋白质工程在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4.现在转基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进入市场,旨在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水产产业,不过这种转基因三文鱼目前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马饲养。关于转基因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PCR扩增
B.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问题
C.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
D.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的很多难题,是不应被限制和管控的,该技术应该提倡发展和应用
5.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采用PCR扩增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内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6.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通过使蛋白质变性而起防腐作用。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甲醛的细菌,以处理废弃的福尔马林。下图是筛选和纯化甲醛分解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其中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筛选甲醛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要添加甲醛作为唯一的碳源
B.③→④接种的目的是通过单个菌落分离出甲醛分解菌
C.步骤⑤中,各个培养瓶中的甲醛溶液要有一定的浓度梯度
D.测定并选出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后,筛选对应的菌株
7.微生物发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类型,可根据发酵条件将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有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B.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细菌,可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制取味精
C.当缺少糖源和氧气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
8.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
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C.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D.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时可以不需要考虑目的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
9.如图表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的三条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途径甲中,过程Ⅰ应将干扰素基因和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重组
B.途径乙中,过程Ⅱ一般所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C.途径丙中,过程Ⅱ可用Ca2+处理大肠杆菌
D.三条途径中,过程Ⅲ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相同
10.在葡萄酒的发酵生产过程中,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定期抽样检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和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细菌进行计数常采用平板划线法
B.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C.发酵的起始阶段中细菌种群密度大于酵母菌
D.细菌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培养液pH升高
1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培养基时,应在灭菌之后调节pH
B.一般在培养皿盖上标注接种人姓名等信息
C.接种后放入培养箱中的培养皿应倒置
D.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中必需同时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12.某生物中发现一种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具有较强抗菌性和溶血性的多肽P1,科研人员预期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药物,下一步要做的是( )
A.合成编码多肽P1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设计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结构
D.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
13.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下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B.过程③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
C.在过程④时,榨出的蓝莓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
D.过程⑤中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14.如图表示转基因动植物的培育过程,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A、B的方法相同
B.在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限制酶、DNA聚合酶等
C.受体细胞A、B一定是受精卵
D.②过程中基因的表达遵循中心法则
15.下列有关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果酒发酵瓶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B.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和氮源
C.两种发酵过程中pH都会逐渐下降,温度略有升高
D.果醋发酵阶段酵母菌已经失去了发酵能力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
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据报道,研究人员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的某一活性肽基因片段导入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培育转基因胡萝卜,用于生产可直接口服的口蹄疫疫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活性肽基因片段导入胡萝卜愈伤组织之前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可利用胡萝卜体细胞诱导脱分化获得
C.转基因是否成功可对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植株进行活性肽含量测定
D.在愈伤组织培养中若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17.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图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
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
18.下列关于细胞工程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可作为体细胞诱变育种的材料
B.植物花粉粒细胞容易获取,可作为培养单倍体植株的理想材料
C.自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分裂能力强且不会排斥,可作为烧伤患者皮肤移植母细胞
D.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易恢复全能性,可优先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
19.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的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要的酶是DNA聚合酶,过程②需要DNA连接酶等
B.过程①②获得的目的基因具有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位点
C.过程③是基因工程的核心,目的基因需插入Ti质粒的T-DNA上
D.过程④常用农杆菌转化法,过程⑤包括烟草细胞的再分化和愈伤组织的脱分化
20.有机磷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害虫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时会造成瓜果蔬菜等食品农药残留超标,不少种类对人、畜的毒性很强。某班同学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取样,并在添加有机磷农药的培养基上培养以获取相应的微生物
B.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以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C.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
D.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加入的常用凝固剂是琼脂;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则应在灭菌之后调节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白僵菌可感染农业害虫,因而可用来防治农业害虫。由于白僵菌对草丁膦(一种除草剂)敏感,且杀死害虫的能力较弱,科研人员将Bar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和毒蛋白基因导入白僵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流程如图所示:
(1)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取的毒蛋白基因,通过PCR技术可以在体外大量扩增。该扩增过程需要提供 种引物,所需添加的酶是 。
(2)图中形成重组质粒1时需要的限制酶是 ;形成重组质粒2除了需要限制酶XbaⅠ外,还需要 酶(1分)。
(3)用 (1分)处理白僵菌,使之成为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然后将重组质粒2导入其中,一段时间后用含有
的平板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含有Bar基因的重组白僵菌。
(4)为了判断重组白僵菌的杀虫效果,科研人员接下来应该 。
22.(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可利用其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设计如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病毒的结构,图中①过程常用 酶处理,完成②过程需要的酶是 。
(2)检测④过程是否获得成功的方法是 ,⑥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1分)。
(3)细胞Y的特点是 。
(4)为克服鼠源性单抗的异源性反应,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改造鼠源性单抗获得了嵌合抗体。分析下图,你认为最符合临床要求的嵌合抗体是A~D中的 。嵌合抗体的研制属于 (1分)这一科技范畴。
23.(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三维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动物细胞与具有三维结构的支架材料共同培养,使细胞能够在三维立体空间生长、增殖和迁移的技术。其培养模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维培养胚胎干细胞时,首先应保证细胞处于
(1分)的环境,在培养液中加入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等物质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的基因 (1分),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通入一定浓度的CO2,主要目的是 。
(2)常用 将乳腺癌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其在培养瓶中进行悬液培养时会出现 现象。
(3)乳腺癌细胞在三维培养基中能够形成腺泡结构,呈现类似于动物体内组织细胞的生长情况,有利于构建体内乳腺癌组织模型。与普通细胞悬液培养相比,利用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干细胞和癌细胞的明显优点是 。
24.(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下图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白藜芦醇的过程。请分析作答:
外植体愈伤组织芽和根完整植株
(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 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成完整植株,利用的原理是 (2分)。
(2)其中①称为 ,①和②过程需要的培养基的激素含量 (填“相同”或“不同”),请简述②过程中关键激素的浓度、比例影响植物细胞发育的方向(3分)。
(3)利用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技术提取白藜芦醇需要将外植体培养至 ,原因是此阶段的细胞分裂能力强。但白藜芦醇的产量一般较低,可以用 处理愈伤组织,再筛选产量提高的细胞进一步培养。将产生白藜芦醇相关的 转入水稻、小麦、大豆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25.(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我国特有的传统调味品山西老陈醋是以高粱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其发酵过程分酒化和醋化两个阶段。研究人员从醋化阶段的发酵液中进行了优良醋酸菌种的分离鉴定。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老陈醋发酵初期,在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实现酒化,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发酵后期在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产生醋酸。与酒化阶段相比,醋化阶段应适当 发酵温度。
(2)研究人员配制含CaCO3的固体培养基,进行 和倒平板操作后,用 法将发酵液中的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周围出现 (2分)的菌落挑出,单独培养和进行生理生化性质检测。
(3)研究人员检测了醋化过程中的醋酸菌数量变化,发现发酵第3天醋酸菌数量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醋酸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2分)。
参考答案:
1-5DDCBB
6-10CCBDB
11-15CCCDB
16.D
17.BD
18.ABC
19.ABD
20.ABC
21.(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两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2)NcoⅠ、BamHⅠ DNA连接(1分)
(3)C(1分) 草丁膦
(4)将重组白僵菌喷涂在植物叶片上,再用此叶片饲喂害虫,记录单位时间内害虫死亡的数量
22.(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蛋白 逆转录酶
(2)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显微注射技术(1分)
(3)能无限增殖且能合成并分泌与S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4)D 蛋白质工程(1分)
23.(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无菌、无毒(1分) 选择性表达(1分) 维持培养液的pH
(2)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
(3)能够更好地模拟体内环境,培养得到更加类似于体内生长的细胞和组织
24.(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离体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分)
(2)脱分化 不同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高,诱导根的形成;比例低,诱导芽的形成(3分)
(3)愈伤组织 射线(或其他诱变方法) 基因
25.(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无氧 酵母菌 有氧 提高
(2)高压蒸汽灭菌 稀释涂布平板 透明圈(溶钙圈)(2分)
(3)发酵液中酒精含量下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