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8课
咬文嚼字作者:朱光潜2“咬文嚼字” :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汉语大词典》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石,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作者简介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解放以后,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政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文体介绍方苞刘大櫆姚鼐文章特点: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地灵人杰安徽桐城桐城派散文家 围绕着“咬文嚼字”,朱光潜先生讲述了几个问题?共用了几个例子? 整体感知一、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正反对比)
(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二、文字的联想意义值得玩索(正反对比)
(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所讲问题“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水浒》中石秀、扬雄的骂人。
《红楼梦》中的茗烟骂金荣。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的修改。
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所举例子第一部分(1—5段)
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6—7段)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第三部分(第8段)
结语: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结构层次分析思路:从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效果(1-5)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6-7)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8)郭沫若改字
(句式改变)
王若虚改句
(字数增减)
贾岛推敲
(意境改变)善用联想意
反对“套板”效应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探讨研究“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石秀骂梁中书:
“你这与奴才做奴才!” 《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
“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郭沫若: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这” “你是” “你有” 关键看哪一个更能表达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因为文学就是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的。 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文字是不是越简洁越好呢?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 关键在于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
所要说的而且和全诗调和的。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本诗所叙之事是访友。“僧敲月下门”的这个“门”,应是李凝幽居之门,而不是僧自家之门。从诗句“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句, 可知“敲”正印证友之不在。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情感。 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
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推敲文字,骨子里就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你能从读过的诗文中举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吗? 延伸拓展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山谷:“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水浒》中石秀、扬雄的骂人。
《红楼梦》中的茗烟骂金荣。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的修改。
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所举例子“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字有“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 文字联想意
义的使用,
有善用和
误用两种。善用:可以使意蕴丰富,
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误用:“套板反应”,
一派套语滥调,
全无新奇的意味。咬文嚼字要求:途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求思想感情与语言的
精炼与吻合。以谨严的精神,刻苦
自励,留心玩索,推
陈出新。句式不同意味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思想感情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套板效应咬文嚼字艺术的完美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随处留心思索刻 苦自 励推 陈 出 新时求精炼吻合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1、以漫谈的方式,娓娓道来。
2、举例子,做阐释,深人浅出,通俗易懂。
3、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精辟,很有说服力。
4、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写作特色课件17张PPT。第8课
咬文嚼字作者:朱光潜2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东坡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 “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咬 文 嚼 字朱 光 潜朱光潜(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 《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呢? 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明确:指过分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找出作者的观点,并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
4.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3.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五段)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1.……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提问:作者说:“……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这样”指的是怎样?文中用什么例子来加以引出、说明的?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郭
老
改
字咬文嚼字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明确: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调整句式提问:咬文嚼字有没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有,作者用什么例子加以论证的? 明确: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李广射虎 (静态)(动态)咬文嚼字贾岛吟诗增减字数品味遣词想一想:炼字的困难之处在什么地方? 炼字该如何“炼”? 明确:“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苏轼写诗正面反面咬文嚼字套板反应点铁成金
生发联想“套语”“滥调”
滑于流弊“惟陈言之务去”提问:作者认为咬文嚼字应该秉持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或者说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明确: 刻苦自励艺
术
的
完
美谨严思想情感与语言的精练
与互相吻合推陈出新郭老改字引咬文嚼字(静态)李广射虎贾岛吟诗(动态)(正面)苏轼写诗套板反应(反面)结艺 术 美初步进一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清·沈德潜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拓展训练:炼字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 思考: “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 “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