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4-29 19:41:14

文档简介

?N愋彄徆e_孴^@\豐S剉q_蚑0矉?(u9.ppt(共21张PPT)
1990年菏泽交通地图
2014年菏泽交通地图
2014年与1990年相比,菏泽交通方式和布局发生怎样的变化?
对菏泽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学习目标:
1.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聚落:
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2、聚落空间形态:
聚落的外部形态。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流等)扩展
材料一:明清时,京杭大运河是联系南北的主要通道,
河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济宁恰恰位于大运河中轴线上的咽喉之地。成为江北最大的码头和物资集散中心。然而,在清末民初,运河的淤塞,运河的交通地位下降,
济宁成为落后地区。随着津浦铁路的畅通,公路交通发展,济宁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3、明清时济宁城的聚落空间分布主要沿 分布;
现在济宁城聚落空间分布主要沿 分布
大运河
公路和铁路
材料一:明清时,京杭大运河是联系南北的主要通道,
河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济宁恰恰位于大运河中轴线上的咽喉之地。成为江北最大的码头和物资集散中心。然而,在清末民初,运河的淤塞,运河的交通地位下降,
济宁成为落后地区。随着津浦铁路的畅通,公路交通发展,济宁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⑴试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城市兴衰的影响?
新的交通方式兴起,使城市发展速度加快;
交通方式衰落,会使城市发展减缓或衰落
明清时期济宁城区分布简图



大 运 河



京 杭 运 河
G327
津 浦 铁 路
S338
S335
G105
⑵试总结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的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发展的轴线
思考:现代交通运输网会 城市带的形成
促进
1、
2、
⑴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并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要轴线。
⑵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⑵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运输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聚落
空间形态
发展速度
沿交通干线扩展
基本不变
加快
缓慢
交通线衰落
交通线发展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商业网概念
收 购
储存、调运
销 售
商业活动的前提
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
商业活动的终结
众多的从事商业经营和运输的点和线的衔接,在购、销、存、调各环节的运动中相互联系与制约,也相互交错连接,形成商业网。
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
商业网点概念:
商业网点就是商业中心
广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商业中心;狭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
是商业网点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地形区 交通运输布局状况 商业网点密度 商业网点布局的共同点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______,运输方式_____ 小
平原 交通_____,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
稀少
单一
便利

都分布在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的地区
2010年与1980年相比,交通布局发生怎样的变化?商业网点的布局发生怎样的变化?
交通线路更稠密,形成交通网,布局更合理(高速公路通车,国道拓宽、市区道路改造和环城公路建成)
商业街的数量增多,在市区外围出现批发市场
⑴商业街布局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体现了商业布局的什么原则?
市区的几何中心
市场最优原则
⑵批发市场布局在什么位置?体现了商业布局的什么原则?
市区外环路的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
交通最优原则
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商业网点A的布局符合
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优势是:
⑴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
2、图中商业中心B的布局符合
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通  
交通便利
地租较低
市场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最大限度接近消费者
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这里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沿交通干线扩展
基本不变或萎缩
对密度影响
对位置影响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山区密度小
平原密度大
形成城市发展轴
形成城市带
市场最优
城市几何中心
(提示:从工业、旅游业、生态环境、农业等方面)
菏泽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分布有哪些影响?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