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2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2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09 01: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渔家傲
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李清照
20XX年1月1日
天接云涛连晓雾
新课导入
李清照被称作最会写闲愁的女词人,这是一种婉约的美。但任何作家都不只一种写作风格,高唱“大江东去”的苏轼,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李清照亦有刚柔相济的美,今天,就让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品读她婉约词宗中别具一格的一首词《渔家傲》
学习目标
了解这则特写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易安集》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
《漱玉集》
《浯溪中兴碑诗》
《夏日绝句》
《临江仙·梅》
《多丽·小楼寒》
创作背景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李清照性格爽直,不愿受生活的束缚,所以有时她会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向另一个世界,去那里寻求自己的理想。
词:
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诗体,又叫诗余、长短句等,宋代极盛。其形式特点是“调有定格,自有定数,韵有定声”大多分段,一片或一阕。
按篇幅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按内容风格分为:婉约词、豪放词。
婉约词 典雅柔婉,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
豪放词 雄浑高亢,则面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
追求理想
理想
诗人渴望怎么样的理想生活
现实
诗中变现出的现实生活是怎么样的?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初读感知
理解诗意
1.有感情的朗诵诗词。
朗诵指导:注意读准字音,读对节奏,把握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zhuǎn
jiē
màn
理解诗意
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译文:
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理解诗意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语:说话。
殷勤:情意恳切。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译文:
(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灵魂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
理解诗意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谩:同“漫”,空、徒然。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译文: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呐,又慨叹天色已晚。我学写诗空有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
理解诗意
举:高飞。
住:停住,止住。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万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如飞蓬般轻快的小船吹到仙山上去吧!
用典
出处是《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用典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读
这首词中就充分表示李清照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是很少见的。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
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解读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精读品味
1.赏析“接”“连”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案】本题运用古诗词炼字技巧法。“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2. “路长”“日暮”两个词写出了什么?
【答案】写出了词人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和辛苦求索、遭逢坎坷的境遇。
精读品味
3.词的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这三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借用典故,表达了词人想追求理想生活,寻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意境瑰奇壮阔,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研读探究
【难点探究】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词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的?
【答案】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首词就是这样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浪漫主义胸怀的。
板书设计
下阕
写词人的理想和抱负辛苦求索渴望实现理想
渔家傲
上阕
写词人梦中所见所闻辽阔壮美瑰丽奇伟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总结归纳
语言豪迈,气势磅礴,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此词语工词妙,天、云涛、晓雾有机地连在一起,气势磅礴,格调雄奇,大有豪放气派。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奔向缥缈的神山,寻求幸福,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作品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和《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李清照的作品
李清照的作品
《夏日绝句》和《题八咏楼》、《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而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