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高中地理精品课程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世界上第70亿人口:丹妮卡.卡马乔(菲律宾),出生于2011.10.31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a.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类型及特点b、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C、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高高高高低低低低低增长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逐步过渡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③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号的转变。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其原因主要有:(1)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生产力水平----工业化生产力水平----城市化(2)城市化水平低(3)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制度不同1.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A课堂训练:2.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
A.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B.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C.由“传统型”向“原始型”转变过程
D.由“现代型”向“传统型”转变过程
3.下列国家组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是
A.中国、日本、古巴 B.德国、匈牙利、法国
C.英国、美国、巴西 D.印度、中国、巴西BA课件19张PPT。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999年10月12日0时2分,一名男婴在波黑降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左)专程来到医院看望母子二人。2005年1月6日0时2分,中国的第13亿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右)向宝宝颁发了中国的第13亿公民证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材料一
人口自然增长是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20世纪以来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阅读课本P3活动题,思考1、2题。1、 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799(人)
243799×1.7%=4145 (人)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1)读图名(2)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长短表示的含义 (3)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1、到2000年止,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如何排序?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2、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如何排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大洋洲。3、人口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那几个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材料二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人口多且增长很快的国家又会采取什么人口政策呢?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高 高 高 高 低低低低低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完成活动题1和2。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国家政策、自然环境1、2、发展中国家受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无法提供充足的社会福利保障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等因素限制,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未进入现代型。课件15张PPT。第1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哪些要素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时间特点:
总趋势: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点不同。
读图1.2思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各是什么?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不断增长采猎文明思考: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如何变化?9.61016202530405060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从国家看:从大洲看:非洲、拉美、亚洲人口增长快,大洋洲、北美、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数量比较稳定,有些国家数量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3、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差异人口问题、影响、措施:发达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导致劳动力减少、国防兵员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大等问题。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中国家:存在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导致就业困难,环境、资源、教育等社会问题。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读图1.5思考:
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或各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否。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力、资源的利用状况等因素相协调、适应。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划分指标: _______、 _______、________。类型的转变先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靠出生率下降完成。类型的转变过程:
由______型向_____型继而向______型逐步过渡。 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自然环境P7活动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全世界:
中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欠发达,无法提供充足的社会福利保障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等因素限制。思考: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现代型传统型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现代型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构建知识树: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000‰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口数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