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测评(A)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南洋”一词始于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并且企业多雇佣当地员工。据此完成1~3题。
1.中国企业“下南洋”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科技水平
B.降低生产成本
C.缩短运输时间
D.扩大生产规模
2.企业雇佣当地员工参与管理可以( )
A.提高工作效率
B.节约原料成本
C.提高管理水平
D.减少沟通障碍
3.“下南洋”有“推—拉”合力的驱动,下列属于拉力的是( )
A.中国经济发达
B.中国人口压力大
C.“南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D.两地经济、文化交流
以往中国企业面向全球时,考虑更多的是将产品销售出去。而现在,国际某咨询机构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30%的在德中资企业已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规模较大的研发中心已超过20家。据此完成4~6题。
4.以往中国企业面向全球销售产品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
A.质量优质 B.样式新颖
C.售后服务好 D.产品价格低
5.中资企业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是由于德国具有( )
A.通畅的信息通信网络
B.雄厚的资金支持
C.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
D.广阔的销售市场
6.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资企业( )
A.产品升级换代
B.增加就业岗位
C.扩大生产规模
D.降低生产成本
2022年2月,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算力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能源资源丰富
C.科学技术发达
D.基础设施完善
8.“东数西算”工程对使用算力企业的影响是( )
A.降低电力成本
B.提高网络效率
C.提升算力服务品质
D.降低算力成本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示意图,完成9~11题。
9.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0.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经扩建打造的郑州油库,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11.修建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通过用好、用活国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大礼包”,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省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一批特色鲜明的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孔雀西南飞”,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正日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产业转移“洼地”和投资新热土。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产业中,云南不适宜发展( )
A.生物医药产业
B.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旅游文化产业
13.云南省在吸收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条件有( )
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 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 ③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 ④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云南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B.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
C.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D.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
读我国某区域“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16.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潼关站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平均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2018年,由中国投资建设的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下图是南塔河1号水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该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读图,完成19~21题。
19.修建南塔河1号水电站,筹备阶段耗时很长。下列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
A.戈壁荒漠广布,难以勘探
B.植被繁茂,难以开发
C.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
D.人口稠密,搬迁难度大
20.该水电站的大坝高400多米,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涌潮侵袭
B.防阳光暴晒
C.防强烈地震
D.防洪度汛
21.湄公河干流水能资源虽丰富,但是老挝一般不宜修建大型水电站,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
A.电力需求量不大
B.邻国的干预
C.地形地质状况复杂
D.水量和落差较小
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至其沸点温度(-61.5℃)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下图为亚马尔半岛位置图,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合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至少有400万吨液化天然气运往中国市场。读图,完成22~23题。
22.与西亚液化天然气项目相比,该工程项目的优势有( )
①气温较低 ②市场广阔 ③运输安全 ④原料充足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3.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有( )
①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开拓销售市场 ②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③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④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签署的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项目——雅万高铁(下图),全长150千米,设有8个站点,采用先进的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据此完成24~25题。
24.在①②两条线路方案中,②线路距离较近,但雅万高铁实际选择了①线路,主要原因是( )
A.①线路地势较平缓,连接更多城市
B.②线路沿线人口密集,交通发达
C.①线路沿途森林密布,河流众多
D.②线路地形崎岖,气温高,湿度大
25.比较我国高铁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雅万高铁在技术上面临的突出问题可能是( )
A.高铁抗震
B.生态环境保护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喀斯特地貌带施工
二、综合题(共50分)
26.(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应转移或淘汰。下图为某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分析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及其原因。
(2)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带来的影响。
2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落,除自身原因外,还与东北腹地部分河流无出海口、黑龙江流域水运与海港不连接、腹地工农业产品对外运输成本高、冬季河流结冰期过长、水运条件差、辽河水源匮乏等原因有直接关系。目前西辽河已基本断流,地下水超采,漏斗区范围扩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东北地区北部水资源相对丰富,河流航运条件优越,但无水路与渤海相通,价格低廉的水运优势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修筑松花江—辽河“北水南调”工程,既能为南部输水,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又能沟通渤海与黑龙江的水运。下图为松辽运河输水工程规划线路示意图。
(1)说明规划中的松辽运河水源区的水资源条件。
(2)分析松辽运河受水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3)简述松辽运河调水线路实施的有利自然条件。
(4)指出松辽运河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初,猫跳河流域90%的水能已被梯级开发,带动了周边地区能源、化工、机械、冶金、轻纺等工业的发展,并建成了农、牧、渔等生产基地,也对该流域内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利用矛盾日益加剧。
(1)分析梯级开发前,猫跳河河水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2)说明近年来猫跳河流域藻类大量出现的原因。
(3)分析猫跳河流域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猫跳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协调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请提出合理建议。
2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自2014年以来,大批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2004年以前,缅甸的服装行业较为发达,但由于西方国家实施制裁,导致缅甸服装行业长期不景气,这种情况直到2014年才有所改变。2012年缅甸颁布《缅甸联邦共和国外国投资法》,鼓励外资服装业发展,建立了相关技能培训中心。缅甸人口有约65%处于劳动年龄,其中有一半为服装制造业所青睐的女性人口。缅甸人重视家庭,学习适应能力强,适合成为服装制造工人。缅甸自2013年起享受欧盟普惠制待遇,截至2020年7月,缅甸仍享受欧盟普惠制待遇,对日本等国出口也享受免税。中资企业的落地生根带动了缅甸服装出口规模的连年增长,促进了缅甸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缅甸纺织业以服装加工为主,没有大型的纺织厂和印染厂,纱线和面料主要依靠进口。据悉,目前缅甸电力70%来自水电。
(1)从劳动力角度分析缅甸发展服装制造业的优势。
(2)分析除劳动力因素外,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的主要原因。
(3)简述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建厂对缅甸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指出缅甸目前纺织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测评(A)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南洋”一词始于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并且企业多雇佣当地员工。据此完成1~3题。
1.中国企业“下南洋”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科技水平
B.降低生产成本
C.缩短运输时间
D.扩大生产规模
2.企业雇佣当地员工参与管理可以( )
A.提高工作效率
B.节约原料成本
C.提高管理水平
D.减少沟通障碍
3.“下南洋”有“推—拉”合力的驱动,下列属于拉力的是( )
A.中国经济发达
B.中国人口压力大
C.“南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D.两地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1.B 2.D 3.C
解析:第1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企业的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只能就近向劳动力成本低的东南亚地区转移,故选B项。第2题,员工为当地人,雇佣当地人参与管理有语言沟通的优势,能更好地减少沟通障碍;工作效率的提高主要和员工的工作待遇以及机械化水平相关;管理水平主要由企业家自身管理能力决定,和是否雇佣当地人没有直接关系;节约原料成本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第3题,据材料可知,产业转移的方向是从中国向东南亚,所以“拉力”主要是来自“南洋”的区位优势,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政策支持、劳动力廉价等,故选C项。
以往中国企业面向全球时,考虑更多的是将产品销售出去。而现在,国际某咨询机构发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30%的在德中资企业已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规模较大的研发中心已超过20家。据此完成4~6题。
4.以往中国企业面向全球销售产品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
A.质量优质 B.样式新颖
C.售后服务好 D.产品价格低
5.中资企业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是由于德国具有( )
A.通畅的信息通信网络
B.雄厚的资金支持
C.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
D.广阔的销售市场
6.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资企业( )
A.产品升级换代
B.增加就业岗位
C.扩大生产规模
D.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4.D 5.C 6.A
解析:第4题,中国劳动力丰富廉价,故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往往价格低廉,这是以往中国企业面向全球销售产品具有的突出优势,故选D项。第5题,德国是发达国家,科技先进,有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中资企业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有助于实现中资企业的升级转型,故选C项。第6题,研发产品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故选A项。研发中心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会增加就业;扩大生产规模不是设立研发中心的直接目的;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会增加成本。
2022年2月,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算力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能源资源丰富
C.科学技术发达
D.基础设施完善
8.“东数西算”工程对使用算力企业的影响是( )
A.降低电力成本
B.提高网络效率
C.提升算力服务品质
D.降低算力成本
答案:7.B 8.D
解析:第7题,高耗能是大数据中心的显著特点,一座大数据中心由数万台服务器组成,一般都是由电力提供动力,并且大量的服务器运转时温度升高需要散热、降温,也是由空调来完成冷却功能,因此,西部地区相对丰富的能源资源是承接东部地区算力的优势条件,B项正确。第8题,对于提供算力的企业来说,“东数西算”工程能够加快实现云网协同,提高网络效率,也能提升算力服务的品质,降低网络、电力等成本;对于使用算力的企业来说,该工程将降低使用算力企业的云用数据成本和算力成本,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D项正确。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示意图,完成9~11题。
9.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0.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经扩建打造的郑州油库,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11.修建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B 10.C 11.B
解析:第9题,该管道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0题,扩建油库,归根结底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第11题,该管道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供需矛盾的状况,相对安全、高效,可以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通过用好、用活国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大礼包”,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省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一批特色鲜明的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孔雀西南飞”,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正日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产业转移“洼地”和投资新热土。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产业中,云南不适宜发展( )
A.生物医药产业
B.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旅游文化产业
13.云南省在吸收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条件有( )
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 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 ③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 ④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云南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B.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
C.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D.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2.C 13.C 14.A
解析:第12题,云南地处我国亚热带,水热条件好,生物资源和药材丰富,适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高原地理环境独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区位条件突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样,适合发展旅游文化产业,A、B、D三项排除。云南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省级行政区,以加工业为主,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项正确。故选C项。第13题,由材料可知,云南省有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①正确;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③正确;有色金属矿丰富,开发价值高,④正确;地形崎岖,交通较差,②错误。故选C项。第14题,产业转移有利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A项正确;有利于增加收入,加快产业升级时间,B项错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不会美化环境,C项错误;会加重交通堵塞,D项错误。故选A项。
读我国某区域“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16.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答案:15.B 16.D
解析:第15题,跨流域调水的原因在于调入区水资源短缺,调出区水资源相对富余。图中①河为辽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且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短缺。第16题,读图可知,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调水难度小,利于工程建设。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潼关站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平均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答案:17.B 18.C
解析:第17题,河流含沙量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潼关站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平均输沙量急剧减少主要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另外,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也会导致潼关站平均输沙量急剧减少。输沙量急剧减少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与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平均输沙量急剧减少。第18题,读图可知,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兴修了水库,水库可以拦蓄泥沙。
2018年,由中国投资建设的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下图是南塔河1号水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该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读图,完成19~21题。
19.修建南塔河1号水电站,筹备阶段耗时很长。下列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
A.戈壁荒漠广布,难以勘探
B.植被繁茂,难以开发
C.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
D.人口稠密,搬迁难度大
20.该水电站的大坝高400多米,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涌潮侵袭
B.防阳光暴晒
C.防强烈地震
D.防洪度汛
21.湄公河干流水能资源虽丰富,但是老挝一般不宜修建大型水电站,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
A.电力需求量不大
B.邻国的干预
C.地形地质状况复杂
D.水量和落差较小
答案:19.C 20.D 21.B
解析:第19题,该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缺乏戈壁荒漠形成条件,A项错误;这里虽然植被茂密,但修建水电站无需进行大范围的植被砍伐,B项错误;该地地处老挝北部,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运力有限,C项正确,D项错误。第20题,老挝为内陆国,无涌潮侵袭,A项错误;阳光暴晒所产生的风化作用对大坝危害较小,B项错误;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但建筑物高,防震能力差,C项错误;该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雨季降水量大,坝体高大能起到防洪度汛的作用,D项正确。第21题,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其中在老挝境内较长,对其过度开发将会影响下游国家的生产、生活用水,因此老挝一般不宜修建大型水电站的制约因素是邻国的干预。
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至其沸点温度(-61.5℃)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下图为亚马尔半岛位置图,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合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至少有400万吨液化天然气运往中国市场。读图,完成22~23题。
22.与西亚液化天然气项目相比,该工程项目的优势有( )
①气温较低 ②市场广阔 ③运输安全 ④原料充足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3.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有( )
①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开拓销售市场 ②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③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④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22.A 23.C
解析:第22题,据材料可知,液化天然气需要较低的温度,与西亚相比,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纬度高,气温低,加工需要消耗的能源少,①正确;在夏季,亚马尔半岛的液化天然气可经北极航线运到我国,运输更加安全,③正确。故选A项。第23题,将大量天然气运到我国,可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开拓销售市场,①正确;可带动就业,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但不会改变俄罗斯能源消费结构,②错误;天然气的使用并不能消除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但可以缓解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项。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签署的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项目——雅万高铁(下图),全长150千米,设有8个站点,采用先进的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据此完成24~25题。
24.在①②两条线路方案中,②线路距离较近,但雅万高铁实际选择了①线路,主要原因是( )
A.①线路地势较平缓,连接更多城市
B.②线路沿线人口密集,交通发达
C.①线路沿途森林密布,河流众多
D.②线路地形崎岖,气温高,湿度大
25.比较我国高铁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雅万高铁在技术上面临的突出问题可能是( )
A.高铁抗震
B.生态环境保护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喀斯特地貌带施工
答案:24.A 25.A
解析:第24题,由图中的地形、城市分布、河流分析,雅万高铁选择①线路的主要原因是①线路沿河谷修建,地势较平缓,连接城市较多,可以提高铁路的服务功能,故A项正确。第25题,雅万高铁处于火山地震带,地震频繁,所以在技术上面临的突出问题可能是高铁抗震,故A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
26.(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应转移或淘汰。下图为某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分析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及其原因。
(2)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1)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主要原因:这些工业属于先进制造业,技术要求高,且直接面向市场。
(2)有利影响: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不利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解析:第(1)题,读图并根据材料“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可知,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有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这些产业是技术要求高且直接面向市场的先进制造业。北京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适合发展先进制造业。第(2)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北京向河北转移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可以增加河北的就业机会;加快河北城镇化进程;同时促进河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河北经济发展。同时,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入可能会给河北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2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落,除自身原因外,还与东北腹地部分河流无出海口、黑龙江流域水运与海港不连接、腹地工农业产品对外运输成本高、冬季河流结冰期过长、水运条件差、辽河水源匮乏等原因有直接关系。目前西辽河已基本断流,地下水超采,漏斗区范围扩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东北地区北部水资源相对丰富,河流航运条件优越,但无水路与渤海相通,价格低廉的水运优势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修筑松花江—辽河“北水南调”工程,既能为南部输水,缓解水资源不足问题,又能沟通渤海与黑龙江的水运。下图为松辽运河输水工程规划线路示意图。
(1)说明规划中的松辽运河水源区的水资源条件。
(2)分析松辽运河受水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3)简述松辽运河调水线路实施的有利自然条件。
(4)指出松辽运河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答案:(1)水系发达,流程长,湖泊多,储水量大;多冻土层,水源下渗量小;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径流量大。
(2)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支流少,河流水量小。
(3)运河规划线路取水点地势较高,部分河段河水可自流;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地势不高,且总线路较短,开挖渠道工程量小;沉积土层,施工难度小。
(4)工程线路的规划;工程使用期限和泥沙淤积情况;工程调水总量;工程对辽河、松花江、嫩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松辽运河水源区的水资源条件从区域的河流分布、水体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图中显示,水源区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松花江等河流的流程长,水源区的湖泊、沼泽较多,储水量大;由于水源区纬度高,地下多冻土层,水源下渗量小;水源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但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径流量大。第(2)题,松辽运河受水区缺水的原因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有关。受水区位于区域南部,这里是老工业基地,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但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南部区域仅有辽河,且该河段的支流少,河流水量小,尤其是冬春季节水量更小。第(3)题,调水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建设的工程量及工程难度,也要考虑调水的水体高度。根据材料可知,辽河流向整体是由北向南,说明辽河流域整体地势北高南低,故运河规划的辽河流域部分河段可自流。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知,规划线路取水点地势较高,因此调水部分河段河水可自流;结合区域等高线数值可知,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地势不高,且总线路较短,开挖渠道工程量小;调水线路所经地区基本都是沉积土层,施工难度小。第(4)题,松辽运河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工程本身跨越不同省级行政区且需要穿山越岭,因此需做好工程线路的规划;工程耗资大,涉及人口多,调水渠道会因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淤积现象,因此建设要充分论证工程使用期限和泥沙淤积情况;工程是为连通区域南北水运并解决南部缺水而建,因此要考虑工程调水总量;工程跨越了不同的河流、流域,建设会对环境有影响,因此要充分考虑工程对辽河、松花江、嫩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初,猫跳河流域90%的水能已被梯级开发,带动了周边地区能源、化工、机械、冶金、轻纺等工业的发展,并建成了农、牧、渔等生产基地,也对该流域内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利用矛盾日益加剧。
(1)分析梯级开发前,猫跳河河水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2)说明近年来猫跳河流域藻类大量出现的原因。
(3)分析猫跳河流域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猫跳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协调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请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该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暴雨集中且强度大,导致河水暴涨;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且山区河谷狭窄,泄洪能力差,导致河水暴涨;冬季降水减少,且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储水量少,导致河水暴落。
(2)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富含氯、磷等营养物质,有利于藻类繁殖;梯级开发后,河流流速减缓,有利于藻类生存和繁殖。
(3)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提高了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流域的开发与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由高能耗的重化工业转化为污染小、低能耗的其他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采取节水措施,控制水源污染;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流域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谷狭窄,泄洪能力差,导致河水夏季暴涨,冬季河水暴落,水位季节变化大。第(2)题,猫跳河梯级开发后,区域经济得到发展,人口增加,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富含氯、磷等营养物质,有利于藻类繁殖。梯级开发后,河流流速减缓,水体更新减慢,有利于藻类生存和繁殖。第(3)题,猫跳河流域的开发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电能丰富。带动了周边地区能源、化工、机械、冶金、轻纺等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流域的开发与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建成了农、牧、渔等生产基地,也对该流域内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第(4)题,协调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主要从产业结构、产业链、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由高能耗的重化工业转化为污染小、低能耗的其他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发展科技,采取节水措施,控制水源污染。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流域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2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自2014年以来,大批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2004年以前,缅甸的服装行业较为发达,但由于西方国家实施制裁,导致缅甸服装行业长期不景气,这种情况直到2014年才有所改变。2012年缅甸颁布《缅甸联邦共和国外国投资法》,鼓励外资服装业发展,建立了相关技能培训中心。缅甸人口有约65%处于劳动年龄,其中有一半为服装制造业所青睐的女性人口。缅甸人重视家庭,学习适应能力强,适合成为服装制造工人。缅甸自2013年起享受欧盟普惠制待遇,截至2020年7月,缅甸仍享受欧盟普惠制待遇,对日本等国出口也享受免税。中资企业的落地生根带动了缅甸服装出口规模的连年增长,促进了缅甸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缅甸纺织业以服装加工为主,没有大型的纺织厂和印染厂,纱线和面料主要依靠进口。据悉,目前缅甸电力70%来自水电。
(1)从劳动力角度分析缅甸发展服装制造业的优势。
(2)分析除劳动力因素外,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的主要原因。
(3)简述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建厂对缅甸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指出缅甸目前纺织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案:(1)缅甸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适合从事服装制造业的女性人口多;政府通过建立相关技能培训中心,提高人口的劳动能力;缅甸人重视家庭,学习适应能力强,适合成为服装制造工人。
(2)“一带一路”倡议为中缅服装工业合作带来重要发展机遇;缅甸政府颁布法令,鼓励外资服装业发展;缅甸以前服装业较为发达,具有一定的服装业制造基础;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时,缅甸享受欧盟的普惠制待遇,对日本等国出口也享受免税,市场广阔。
(3)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建厂为缅甸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工人经济收入;提升缅甸服装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和工艺水平,促进缅甸服装制造业升级改造;提高当地劳动力技能和素质;为缅甸提供和创造大量税收和出口外汇;推动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4)服装产业链不完整;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本地化管理人才缺乏;枯水期电力不足。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缅甸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缅甸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适合从事服装制造业的女性人口多;政府通过建立相关技能培训中心,提高了人口的劳动技能;缅甸人重视家庭,学习适应能力强,适合成为服装制造工人。第(2)题,据材料内容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缅服装工业合作带来重要发展机遇;缅甸政府颁布法令,鼓励外资服装业发展;缅甸以前服装业较为发达,具有一定的服装业制造基础;缅甸享受欧盟的普惠制待遇,对日本等国出口也享受免税,市场广阔。第(3)题,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资服装企业赴缅甸投资建厂为缅甸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工人的经济收入;带来服装制造的相关工艺和技术,提升了缅甸服装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和工艺水平,从而促进了缅甸服装制造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了当地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服装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从而为缅甸提供和创造了大量税收和出口外汇;服装企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第(4)题,据材料可知,缅甸纺织业以服装加工为主,没有大型的纺织厂和印染厂,纱线和面料主要依靠进口,所以缅甸服装产业链不完整;缅甸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缅甸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枯水期电力不足等,这些都制约了缅甸纺织业的发展。第三章测评(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90年代,该类型企业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并且由早期合资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独资为主的方式。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基础好
B.廉价劳动力
C.国家政策
D.海运便利
2.对比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城市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 )
A.市场经济制度完善
B.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
C.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大
D.地方政策更优惠
3.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的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目的是( )
A.知识产权的保护
B.经济利益最大化
C.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D.提高资本利用率
1995年,中国M集团汽车玻璃企业开始进入美国汽车玻璃市场,后逐渐成为一些著名汽车企业的稳定客户。2014年3月,M集团收购并改造了美国俄亥俄州莫瑞恩市的废弃工厂,该废弃工厂从中国的子公司运输玻璃原片,根据不同客户、不同车型的要求加工成汽车玻璃。2018年底,位于德国海尔布隆的M集团欧洲子公司新厂也竣工投产,为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汽车厂提供玻璃服务。据此完成4~6题。
4.1995年,中国M集团开始进入美国市场的形式最可能是( )
A.销售批发零件
B.进行品牌推广
C.设立研发中心
D.建立仓储中心
5.莫瑞恩市废弃工厂利用玻璃原片加工成不同类型汽车玻璃。该废弃工厂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劳动力素质
B.提高单一产品数量
C.满足多样化需求
D.减少原料使用种类
6.M集团位于德国海尔布隆的子公司的主要功能是( )
A.生产制造
B.市场营销
C.研发设计
D.售后服务
发光二极管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本、美国工厂手中,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我国台湾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台湾的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据此完成7~9题。
7.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 )
A.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
B.产品的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
C.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
D.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
8.福建在承接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一般是( )
A.衬底制备
B.外延片制造
C.发光二极管芯片生产
D.应用产品生产
9.有关福建与台湾在发光二极管产业的分工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促进福建在发光二极管产业上游占据主导地位 ②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 ③降低台湾发光二极管产业的生产成本 ④台湾发光二极管应用产品的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水利部积极协调京津冀三省市从2018年开始深入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截至2021年底,华北地区累计实施生态补水85.4亿立方米,补水河湖周边10千米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位同比平均回升0.18米,深层地下水位同比平均回升1.36米,有效增加了地下水储量。2022年10月7日,随着屈家店枢纽开闸,永定河生态补水顺利牵手永定新河入海,永定河865千米河道实现全线通水,这是永定河自1996年以来首次实现连山通海的全线通水。据此完成10~12题。
10.地下水超采可能会导致( )
A.土壤盐渍化加剧
B.降水增加
C.地下水盐度降低
D.地面下沉
11.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水源可能来自(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再生水 ③人工降雨 ④海水淡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好处,不包括( )
A.提升河湖的水质和蓄水量
B.增加河流的通航里程
C.提升补水区域人们的生活质量
D.增加河湖生物多样性
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的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据此完成13~15题。
13.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
①公路、铁路、水运便利 ②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③区域供给不平衡 ④季节性需求波动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
A.云、贵、川、渝等省级行政区没有优质煤炭
B.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
C.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
D.亚欧通道的带动
15.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下列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
B.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
C.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
D.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
读Z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图中Z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河是我国汛期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
B.Z河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
C.位于我国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
D.流域水系主要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
17.下列关于图中N工程的电力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电
B.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
C.以火电为主,以水电为辅
D.火电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后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读红水河流域图,完成18~19题。
18.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地形 ④植被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9.红水河和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降水 气温
B.地形 气温
C.地形 降水
D.资源 地形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核心效益,2003年起工程开始按“蓄清排洪”的原则调度运行。三峡工程在极大地缓解其下游防洪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江、湖的交互作用。读图,完成20~21题。
图1 正常年份三峡水库蓄、放水调度方案
图2 长江中下游局部示意图
20.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对大坝下游至城陵矶段干流冲淤带来的变化是( )
A.水库来沙量增多,河流淤积严重
B.水库来水量增多,河流淤积严重
C.河流水动力增强,河流淤积严重
D.河流水动力增强,造成河床沉积物粗化
21.2003年以来,鄱阳湖出现了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状况,与三峡工程关联度最高的原因是( )
A.枯水季节三峡水库蓄水降低了大坝下游的长江水位,加大了江、湖水面落差
B.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导致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减少,气候变干
C.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大坝下游长江汛期水位,加大了江、湖水面落差
D.鄱阳湖流域水利设施(水库)增加,水库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中巴铁路为连接我国和巴基斯坦的铁路,起点在中国新疆喀什,终点则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下图为中巴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中巴铁路两端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A.降水稀少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暖
D.土壤肥沃
23.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中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使得印度经济持续发展,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24~25题。
24.印度要承接国外棉纺织企业的进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国内市场狭小
B.原料成本高
C.基础设施落后
D.技术水平较低
25.印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有( )
①国内资金雄厚,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②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 ③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8月2日,F集团决定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美国汽车工业中心之一,濒临密歇根湖,位于芝加哥以北)投资的100亿美元额度提高到300亿美元,用于建设液晶面板工厂。液晶面板属于高端制造业,生产过程已高度自动化,大尺寸液晶面板运输费用偏高。
在中国的F集团各公司,总计招纳了70万名工人从事各品牌产品的组装业务。目前液晶面板生产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及中国,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集群。下图为基诺沙市位置示意图。
(1)简述F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
(2)美国共有7个州参与了F集团投资项目的竞争,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市最终胜出。分析基诺沙市吸引F集团液晶面板生产项目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与中国相比,F集团投资美国的不利条件。
(4)说明F集团赴美投资高端制造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2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莱索托是被南非环抱的一个小国,约75%的国土是山地,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人迹罕至,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约有5939万(2021年)人口,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4毫米,水资源极为短缺。豪登省是南非面积最小但人口最稠密的省,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水资源需求量很大,首府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由莱索托和南非共同兴建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将从奥兰治河上游引水到法尔河,以满足豪登省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工程于1990年开工,分期兴建6座大坝、2座水电站、200千米的大型穿山隧道,全部工程建成后,莱索托每年从南非获得约3000万美元的售水收入。
(1)分析莱索托降水较多的原因。
(2)简析该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背景。
(3)推测该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
(4)简述该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
28.(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乌江全长1050千米,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千米,落差1787.46米,年均流量1650米3/秒,汛期为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80%。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乌江流域示意图。
(1)分析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简述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
(3)六盘水地区经济欠发达,当地有人认为水电投资大,需进行人口迁移,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 请说明理由。
2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培养出新的矮化、抗病砧木(砧木是嫁接时承受接穗的植株体,通常发育健壮,根系发达,适应当地环境,具有一定抗性),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形成自己的特点和品牌。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2019年3月19日,首批满载意大利西西里岛特色水果——柑橘的货船抵达上海口岸。下图为西西里岛示意图。
材料二 卡塔尼亚气候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2 12 13 15 19 22 25 26 24 20 16 14
/mm 72 67 60 44 26 12 5 13 42 98 94 80
/天 10 10 9 6 3 2 1 2 4 8 9 11
(1)描述西西里岛的地理位置特点。
(2)简要说明埃特纳火山的形成过程。
(3)分析该地柑橘品质优良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该岛扩大柑橘种植面积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测评(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90年代,该类型企业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并且由早期合资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独资为主的方式。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基础好
B.廉价劳动力
C.国家政策
D.海运便利
2.对比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城市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 )
A.市场经济制度完善
B.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
C.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大
D.地方政策更优惠
3.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的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目的是( )
A.知识产权的保护
B.经济利益最大化
C.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D.提高资本利用率
答案:1.C 2.B 3.B
解析:第1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国的先进技术,故C项正确。工业基础好、廉价劳动力、海运便利是区位条件,但不是主导因素。故A、B、D三项错误。第2题,对比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完善;由于内陆地区欠发达,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量不大;题目中无信息显示地方政策更优惠。故B项正确。第3题,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销售市场,来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故B项正确。
1995年,中国M集团汽车玻璃企业开始进入美国汽车玻璃市场,后逐渐成为一些著名汽车企业的稳定客户。2014年3月,M集团收购并改造了美国俄亥俄州莫瑞恩市的废弃工厂,该废弃工厂从中国的子公司运输玻璃原片,根据不同客户、不同车型的要求加工成汽车玻璃。2018年底,位于德国海尔布隆的M集团欧洲子公司新厂也竣工投产,为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汽车厂提供玻璃服务。据此完成4~6题。
4.1995年,中国M集团开始进入美国市场的形式最可能是( )
A.销售批发零件
B.进行品牌推广
C.设立研发中心
D.建立仓储中心
5.莫瑞恩市废弃工厂利用玻璃原片加工成不同类型汽车玻璃。该废弃工厂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劳动力素质
B.提高单一产品数量
C.满足多样化需求
D.减少原料使用种类
6.M集团位于德国海尔布隆的子公司的主要功能是( )
A.生产制造
B.市场营销
C.研发设计
D.售后服务
答案:4.B 5.C 6.A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1995年中国M集团开始进入美国市场,进入市场的形式最可能是进行品牌推广,品牌得到推广,才能占有美国市场,B项正确。第5题,“该废弃工厂从中国的子公司运输玻璃原片,根据不同客户、不同车型的要求加工成汽车玻璃”,说明该废弃工厂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多样化需求,而不是提高单一产品数量,C项正确,B项错误。加工成不同类型汽车玻璃技术难度不大,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劳动力素质,A项错误。从中国的子公司运输玻璃原片生产多样化产品,原料使用种类没变,D项错误。第6题,“2018年底,位于德国海尔布隆的M集团欧洲子公司新厂也竣工投产,为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汽车厂提供玻璃服务”,此厂生产方式应该和莫瑞恩市废弃工厂类似,将玻璃原片根据不同客户、不同车型的要求加工成汽车玻璃,主要的功能是生产制造,A项正确;市场营销、研发设计没有必要新建工厂,B、C两项错误;售后服务应该在每个国家均设立服务点,D项错误。
发光二极管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本、美国工厂手中,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我国台湾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台湾的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据此完成7~9题。
7.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 )
A.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
B.产品的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
C.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
D.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
8.福建在承接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一般是( )
A.衬底制备
B.外延片制造
C.发光二极管芯片生产
D.应用产品生产
9.有关福建与台湾在发光二极管产业的分工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促进福建在发光二极管产业上游占据主导地位 ②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 ③降低台湾发光二极管产业的生产成本 ④台湾发光二极管应用产品的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7.C 8.D 9.B
解析:第7题,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是因为该产业上下游工厂间有紧密的工业联系,C项正确。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本、美国工厂手中,与以高科技投入为核心的经营策略无关,A项错误。产品的生产过程污染少,B项错误。终端成品具有标准化的产品规格不是产业链整体转移的原因,D项错误。第8题,福建在承接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是应用产品生产,D项正确。衬底制备、外延片制造属于上游环节,技术要求较高,发光二极管芯片生产属于中游环节,属于关键部件生产,产业转移较晚,A、B、C三项错误。第9题,福建与台湾在发光二极管产业的分工合作,能够促进福建在发光二极管产业下游占据主导地位,①错误。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②正确。福建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降低台湾发光二极管产业的生产成本,③正确。台湾发光二极管应用产品的需求量不会减少,④错误。故选B项。
为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水利部积极协调京津冀三省市从2018年开始深入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截至2021年底,华北地区累计实施生态补水85.4亿立方米,补水河湖周边10千米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位同比平均回升0.18米,深层地下水位同比平均回升1.36米,有效增加了地下水储量。2022年10月7日,随着屈家店枢纽开闸,永定河生态补水顺利牵手永定新河入海,永定河865千米河道实现全线通水,这是永定河自1996年以来首次实现连山通海的全线通水。据此完成10~12题。
10.地下水超采可能会导致( )
A.土壤盐渍化加剧
B.降水增加
C.地下水盐度降低
D.地面下沉
11.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水源可能来自(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再生水 ③人工降雨 ④海水淡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好处,不包括( )
A.提升河湖的水质和蓄水量
B.增加河流的通航里程
C.提升补水区域人们的生活质量
D.增加河湖生物多样性
答案:10.D 11.A 12.B
解析:第10题,地下水超采,会使地下水位下降,不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加剧,A项错误;地下水超采,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B项错误;地下水超采对地下水盐度影响不大,C项错误;地下水超采,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下沉,D项正确。第11题,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水源可能来自跨流域调水,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华北地区水资源量有所增加,①正确;华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再生水量大,可以作为生态补水的水源,②正确;人工降雨和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不适合作为生态补水水源,③④错误。第12题,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好处,包括提升河湖的水质和蓄水量,提升补水区域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河湖生物多样性。
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的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据此完成13~15题。
13.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
①公路、铁路、水运便利 ②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③区域供给不平衡 ④季节性需求波动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
A.云、贵、川、渝等省级行政区没有优质煤炭
B.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
C.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
D.亚欧通道的带动
15.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下列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
B.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
C.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
D.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
答案:13.C 14.C 15.B
解析:第13题,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其原因可能是区域供给不平衡,有些地区供应不足,③正确。河西走廊冬季因燃煤供暖对煤炭的需求量大增,其他季节相对少,④正确。公路、铁路运输便利,没有水运条件,①错误。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是将能源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②错误。故C项正确。第14题,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市场需求大,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C项正确。贵州省有优质煤炭,A项错误。水能发电量大,能满足需求,B项错误。亚欧通道的带动不是直接原因,D项错误。第15题,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新疆可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B项正确。减少运输损耗不能改变资源相对不足的状态,A项错误。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不能增强煤炭储量,C项错误。节省优质煤炭资源,不能增加资源总量,也不能保证向西南地区稳定输出,D项错误。
读Z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图中Z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河是我国汛期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
B.Z河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
C.位于我国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
D.流域水系主要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
17.下列关于图中N工程的电力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电
B.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
C.以火电为主,以水电为辅
D.火电
答案:16.D 17.B
解析:第16题,图中Z河为珠江,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未流经青藏高原,注入南海。第17题,图中N工程为“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该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降水丰沛,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同时贵州、云南一带煤炭资源较丰富,因而输出的电力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后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读红水河流域图,完成18~19题。
18.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
①降水 ②气温 ③地形 ④植被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9.红水河和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降水 气温
B.地形 气温
C.地形 降水
D.资源 地形
答案:18.C 19.B
解析:第18题,水能资源与其流域的地形(起伏大)和降水(降水多)有密切的关系。第19题,红水河流域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发展航运;黑龙江流域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封航时间长,航运价值低。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核心效益,2003年起工程开始按“蓄清排洪”的原则调度运行。三峡工程在极大地缓解其下游防洪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江、湖的交互作用。读图,完成20~21题。
图1 正常年份三峡水库蓄、放水调度方案
图2 长江中下游局部示意图
20.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对大坝下游至城陵矶段干流冲淤带来的变化是( )
A.水库来沙量增多,河流淤积严重
B.水库来水量增多,河流淤积严重
C.河流水动力增强,河流淤积严重
D.河流水动力增强,造成河床沉积物粗化
21.2003年以来,鄱阳湖出现了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状况,与三峡工程关联度最高的原因是( )
A.枯水季节三峡水库蓄水降低了大坝下游的长江水位,加大了江、湖水面落差
B.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导致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减少,气候变干
C.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大坝下游长江汛期水位,加大了江、湖水面落差
D.鄱阳湖流域水利设施(水库)增加,水库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答案:20.D 21.A
解析:第20题,上游水库蓄水会使泥沙在库区沉积,从而减轻下游泥沙淤积;同时水库放水会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使下游河床中较小的泥沙被搬运带走,从而造成河床沉积物粗化;修建水库会抬高库区水位,从而使库区与下游水位落差增大,下游的河流水动力会增强。故D项正确。第21题,鄱阳湖与长江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枯水期湖泊水补给长江水;枯水期三峡水库蓄水使大坝下游河段水位更低,导致鄱阳湖更多的水外泄补给长江,使鄱阳湖水位更低。
中巴铁路为连接我国和巴基斯坦的铁路,起点在中国新疆喀什,终点则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下图为中巴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中巴铁路两端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A.降水稀少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暖
D.土壤肥沃
23.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22.A 23.D
解析:第22题,中巴铁路中国起点喀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降水少;瓜达尔为热带沙漠气候,故两地降水均稀少。第23题,瓜达尔港位于沿海地区,深圳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均具有地理位置优越的特点,同时都是在国家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故共同区位因素为国家政策支持和地理位置优越。两地矿产资源不丰富,建设之初经济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
近年来,中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使得印度经济持续发展,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24~25题。
24.印度要承接国外棉纺织企业的进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国内市场狭小
B.原料成本高
C.基础设施落后
D.技术水平较低
25.印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有( )
①国内资金雄厚,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②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 ③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24.C 25.B
解析:第24题,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国内市场广阔,A项错误;棉纺织企业属原料导向型工业,印度是产棉大国,原料丰富,成本低,B项错误;印度经济欠发达,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印度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棉纺织企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D项错误。第25题,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国内资金不足,①错误。印度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②正确。印度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③正确。印度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④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8月2日,F集团决定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美国汽车工业中心之一,濒临密歇根湖,位于芝加哥以北)投资的100亿美元额度提高到300亿美元,用于建设液晶面板工厂。液晶面板属于高端制造业,生产过程已高度自动化,大尺寸液晶面板运输费用偏高。
在中国的F集团各公司,总计招纳了70万名工人从事各品牌产品的组装业务。目前液晶面板生产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及中国,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集群。下图为基诺沙市位置示意图。
(1)简述F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
(2)美国共有7个州参与了F集团投资项目的竞争,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市最终胜出。分析基诺沙市吸引F集团液晶面板生产项目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与中国相比,F集团投资美国的不利条件。
(4)说明F集团赴美投资高端制造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答案:(1)离各品牌企业总部较近,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享受美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及时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
(2)基诺沙市是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工人素质较高;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水陆交通便利。
(3)美国工人工资高,用工成本较高;这届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是否延续到下届政府、优惠政策是否持久并不确定。
(4)高端制造业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在降低,我国制造业凭借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结束;我国应当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低端制造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才是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
解析:第(1)题,F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离各品牌企业总部较近,目的是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美国是主要消费市场,有利于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避开贸易壁垒,享受美国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及时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第(2)题,基诺沙市吸引F集团液晶面板生产项目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交通方式等方面分析。第(3)题,与中国相比,F集团投资美国的不利条件主要从工资、政策等方面分析。第(4)题,在中国的F集团各公司,总计招纳了70万名工人从事各品牌产品的组装业务。F集团赴美投资高端制造业,生产过程已高度自动化,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少。说明高端制造业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在降低,我国制造业凭借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结束。我国应当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低端制造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才是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
2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莱索托是被南非环抱的一个小国,约75%的国土是山地,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人迹罕至,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约有5939万(2021年)人口,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4毫米,水资源极为短缺。豪登省是南非面积最小但人口最稠密的省,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水资源需求量很大,首府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由莱索托和南非共同兴建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将从奥兰治河上游引水到法尔河,以满足豪登省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工程于1990年开工,分期兴建6座大坝、2座水电站、200千米的大型穿山隧道,全部工程建成后,莱索托每年从南非获得约3000万美元的售水收入。
(1)分析莱索托降水较多的原因。
(2)简析该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背景。
(3)推测该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
(4)简述该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东距印度洋较近,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显著;沿岸暖流具有增湿作用;海拔较高,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后,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2)莱索托境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但国内水资源需求较少,有富余水资源;莱索托缺乏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豪登省人口集中、城市众多,生活需水量大;豪登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却严重缺乏,制约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
(3)沿线地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沿线地区人迹罕至,本地劳动力短缺;沿线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工程机械、人员、物资等的运输。
(4)完善国内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第(1)题,该地距离印度洋较近,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显著;海拔高,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而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第(2)题,由“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经济基础薄弱”可知,莱索托水资源丰富但需求少,而南非水资源紧张。第(3)题,图中调水沿线位于河流上游,该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利于施工。第(4)题,由材料“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以及“获得约3000万美元的售水收入”,可分析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
28.(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乌江全长1050千米,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千米,落差1787.46米,年均流量1650米3/秒,汛期为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80%。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材料二 下图为乌江流域示意图。
(1)分析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简述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
(3)六盘水地区经济欠发达,当地有人认为水电投资大,需进行人口迁移,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 请说明理由。
答案:(1)降水丰富,支流多,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利于建坝,工程量相对较小;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2)发电、灌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3)赞成。理由:开发煤炭资源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电力、化工、建材、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弥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的不足。
或不赞成。理由:煤炭开发造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第(1)题,梯级开发即修建大坝,防洪发电,结合工程要求主要从径流量、地形地势等方面考虑,结合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第(2)题,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主要包括发电、灌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第(3)题,赞成的理由从煤炭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等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不赞成的理由主要从煤炭开发对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
2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培养出新的矮化、抗病砧木(砧木是嫁接时承受接穗的植株体,通常发育健壮,根系发达,适应当地环境,具有一定抗性),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形成自己的特点和品牌。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2019年3月19日,首批满载意大利西西里岛特色水果——柑橘的货船抵达上海口岸。下图为西西里岛示意图。
材料二 卡塔尼亚气候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2 12 13 15 19 22 25 26 24 20 16 14
/mm 72 67 60 44 26 12 5 13 42 98 94 80
/天 10 10 9 6 3 2 1 2 4 8 9 11
(1)描述西西里岛的地理位置特点。
(2)简要说明埃特纳火山的形成过程。
(3)分析该地柑橘品质优良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该岛扩大柑橘种植面积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主体位于37°N~38°N、13°E~15°E,属于中纬度、北温带;位于地中海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地中海的交通要道。
(2)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多裂隙;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裂隙喷出,形成火山。
(3)(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有利于柑橘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柑橘糖分的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柑橘过冬;火山灰覆盖形成肥沃的土壤,土壤富含矿物质;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发达,品种优良。
(4)赞同。理由:品质优良,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或不赞同。理由:冬季降水多,地形崎岖,坡度大,扩大种植面积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夏季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品种单一,导致病虫害增多;大量柑橘上市,导致柑橘价格下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降低。
解析:第(1)题,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交通位置等方面描述西西里岛的地理位置特点。第(2)题,结合西西里岛所在的板块位置分析火山形成过程。第(3)题,主要分析气候条件(光热)、土壤条件和科研条件对柑橘生长和品种改良的影响等。第(4)题,若赞同,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可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