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复习与检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复习与检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09 17:45: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复习与检测试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在中,若,则( )
A. B. C. D.
2. 在中,,,,则的值是( )
A. B. C. D.
如图,一名滑雪运动员沿着倾斜角为的斜坡,从A滑行到B.已知,
则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 )m.
A. B. C. D.
4.在中,,,垂足为D,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则的值为( )
A. B. C. D.
6.如图,点,,,在上,是的一条弦,则( )
A. B. C. D.
如图大坝的横断面,斜坡AB的坡比i=1:2,背水坡CD的坡比i=1:1,
若坡面CD的长度为米,则斜坡AB的长度为( )
A. B. C. D.24
如图,已知直线,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
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sinα=( )
A. B. C. D.
如图,长4m的楼梯AB的倾斜角∠ABD为60°,为了改善楼梯的安全性能,
准备重新建造楼梯,使其倾斜角∠ACD为45°,则调整后的楼梯AC的长为( )
A.2m B.2m C.(2﹣2)m D.(2﹣2)m
如图,学校环保社成员想测得斜坡CD旁一棵树AB的高度,
他们先在点C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60°,然后在坡顶D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30°,
已知斜坡CD的长度为20m,且坡度为,则树AB的高度是 ( )
A. B.30m C. D.40m
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如图所示,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米,
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为________
12.在△ABC中,若|sinA-|+(1-tanB)2=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
如图,在中,,,垂足为点D,
若,,那么_______
如图,一学生要测量校园内一棵水杉树的高度,他站在距离水杉树10m的B处,
测得树顶的仰角为∠CAD=30°,已知测角仪的架高AB=2m,那么这棵水杉树高是________
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
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
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DE=40cm,EF=2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 m,CD=8 m,
则树高AB= m.
15 ,如图,已知直线,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
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sinα=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共40分)
16.计算:
(1)
(2)
17 .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图1为单车实物图,图2为单车示意图,与地面平行,
点A、B、D共线,点D、F、G共线,坐垫C可沿射线方向调节.
已知,,,车轮半径为,,
小明体验后觉得当坐垫C离地面高度为时骑着比较舒适,此时的长约为多少cm
(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
18.如图,在中,,,垂足为D,,.
(1)求的长;
(2)求的余切值.
某海域有一台风中心P,在以P为圆心,半径r为海里的圆形海域内有台风,
一海监船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自西向东航行执行任务,它在A处测得点P位于北偏东的方向上,
当海监船行驶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观测点P位于B处北偏东方向上.
(1)求A、P之间的距离;
(2)若海监船由B处继续向东航行是否有进入台风区的危险?
如果进入台风区,那么海监船需要在台风区行驶多少小时?
脱贫攻坚工作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图①是政府给贫困户新建的房屋,
如图②是房屋的侧面示意图,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房屋的高所在的直线.
为了测量房屋的高度,在地面上点测得屋顶的仰角为,
此时地面上点、屋檐上点、屋顶上点三点恰好共线,继续向房屋方向走8m到达点时,
又测得屋檐点的仰角为,房屋的顶层横梁,,交于点
(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参考数据:,,,,,)
求屋顶到横梁的距离;
求房屋的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复习与检测试卷解析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在中,若,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正弦,余弦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故选A.
2.在中,,,,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再根据余弦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如图所示:
,,,

故选:D.
如图,一名滑雪运动员沿着倾斜角为的斜坡,从A滑行到B.已知,
则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 )m.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得: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米;
故选A.
4.在中,,,垂足为D,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直接逐个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
∵在中,,,
∴,故A正确,符合题意,
,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经理求出,再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解:如图:

∴,
故选:A.
6.如图,点,,,在上,是的一条弦,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连接CD,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OBD=∠OCD,根据点D(0,3),C(4,0),得OD=3,OC=4,
由勾股定理得出CD=5,再在直角三角形OCD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连接CD,
∵D(0,3),C(4,0),
∴OD=3,OC=4,
∵∠COD=90°,
∴,
∵∠OBD=∠OCD,
∴sin∠OBD=sin∠OCD=,
故选:D.
如图大坝的横断面,斜坡AB的坡比i=1:2,背水坡CD的坡比i=1:1,
若坡面CD的长度为米,则斜坡AB的长度为( )
A. B. C. D.24
【答案】C
【分析】过B作BE⊥AD于E,过C作CF⊥AD于F,则四边形BEFC是矩形,得BE=CF,
由坡比得BE=CF=DF=CD=6(米),AE=2BE=12(米),再由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过B作BE⊥AD于E,过C作CF⊥AD于F,如图所示:
则四边形BEFC是矩形,∴BE=CF.
∵背水坡CD的坡比i=1:1,CD=米,∴CF=DF=CD=6(米),∴BE=CF=6米,
又∵斜坡AB的坡比i=1:2= ,∴AE=2BE=12(米),
∴AB=(米),
故选:C.
如图,已知直线,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
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sinα=( )
A. B. C. D.
【答案】B
【分析】过D作EF⊥,交于E,交于F,可得DE=1,DF=2.再证明,
可得DE=CF=1,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再由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过D作EF⊥,交于E,交于F,
∵,
∴EF与都垂直,
∴DE=1,DF=2.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α=∠CDF,
∴DE=CF=1,
∴在中,
故选B.
如图,长4m的楼梯AB的倾斜角∠ABD为60°,为了改善楼梯的安全性能,
准备重新建造楼梯,使其倾斜角∠ACD为45°,则调整后的楼梯AC的长为( )
A.2m B.2m C.(2﹣2)m D.(2﹣2)m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在Rt△ABD中,∠D=90°,
∵sin∠ABD=,
∴AD=4sin60°=2(m),
在Rt△ACD中,∠D=90°,
∵sin∠ACD=,
∴AC=(m).
故选B.
如图,学校环保社成员想测得斜坡CD旁一棵树AB的高度,
他们先在点C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60°,然后在坡顶D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30°,
已知斜坡CD的长度为20m,且坡度为,则树AB的高度是 ( )
A. B.30m C. D.40m
【答案】B
【分析】根据坡度的定义先求解出DE和EC,然后结合题意可知四边形为矩形,
从而结合仰角的定义分别在,中,表示出AB,从而建立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斜坡CD的长度为20m,且坡度为,
∴设,则,
在中,,
即:,
解得:,
∴,,
由题意知,,,四边形为矩形,
∴,
设,则,
在中,,
在中,,
∵,
∴,
解得:,
∴,
即:树AB的高度是30m,
故选:B.
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如图所示,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米,
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为________
【答案】米
【分析】作BE⊥AC,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解:作BE⊥AC,垂足为E,
∵BE平行于地面,
∴∠ABE=∠α,
∵BE=5米,
∴AB==.
故【答案】米
12.在△ABC中,若|sinA-|+(1-tanB)2=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
【答案】75°
【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sinA及tanB的值,
再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及∠B的值,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sinA |+(1 tanB)2=0,
∴sinA=,tanB=1,
∴∠A=60°,∠B=45°,
∴∠C=180°-∠A-∠B=180°-60°-45°=75°.
故【答案】75°
如图,在中,,,垂足为点D,
若,,那么_______
【答案】
【分析】勾股定理求出,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即可.
【详解】解:∵,,,,
∴,,
∴,
∴;
故【答案】
如图,一学生要测量校园内一棵水杉树的高度,他站在距离水杉树10m的B处,
测得树顶的仰角为∠CAD=30°,已知测角仪的架高AB=2m,那么这棵水杉树高是________
【答案】 m
【详解】试题分析:过D作DE⊥AB于E,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正切函数计算.
如图,过点D作DE⊥AB,垂足为E.
在Rt△ADE中,DE=BC=10,∠ADE=30°,
tan∠ADE=,
∴AE=DE tan∠AD=10×=(m).
∴AB=AE+BE=AE+CD=2+.
故【答案】 m
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
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
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DE=40cm,EF=2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 m,CD=8 m,
则树高AB= m.
【答案】5.5
【详解】在△DEF和△DBC中,,
∴△DEF∽△DBC,
∴,
40cm=0.4m,20cm=0.2m,
即,
解得BC=4,
∵AC=1.5m,
∴AB=AC+BC=1.5+4=5.5m
故答案为:5.5m
15 ,如图,已知直线,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
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sinα=_______
【答案】
【分析】过D作EF⊥,交于E,交于F,可得DE=1,DF=2.
再证明,可得DE=CF=1,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再由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过D作EF⊥,交于E,交于F,
∵,
∴EF与都垂直,
∴DE=1,DF=2.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α=∠CDF,
∴DE=CF=1,
∴在中,
故【答案】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共40分)
16.计算:
(1)
(2)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根据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1)解:

(2)解:

17 .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图1为单车实物图,图2为单车示意图,与地面平行,
点A、B、D共线,点D、F、G共线,坐垫C可沿射线方向调节.
已知,,,车轮半径为,,
小明体验后觉得当坐垫C离地面高度为时骑着比较舒适,此时的长约为多少cm
(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
分析:过点C作CN⊥AB,交AB于M,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解答即可.
解:过点C作CN⊥AB,交AB于M,交地面于N
由题意可知MN=30cm,当CN=90cm时,CM=60cm,
∵Rt△BCM中,∠ABE=70°,sin∠ABE=sin70°=≈0.9,
∴BC≈67cm,
∴CEBC BE=67 40=27cm.
答:此时的长约为
18.如图,在中,,,垂足为D,,.
(1)求的长;
(2)求的余切值.
【答案】(1)
(2)
【分析】(1)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利用等面积法可得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由(1)得:,从而得到,
再由余切值等于邻边与对边的比,即可求解.
【详解】(1)解:∵在Rt中,∠ACB=90°,AC=4,BC=3,
∴,
∵是边上的高,
∴即,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2)解:由(1)得:,
∴,
∴.
某海域有一台风中心P,在以P为圆心,半径r为海里的圆形海域内有台风,
一海监船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自西向东航行执行任务,它在A处测得点P位于北偏东的方向上,
当海监船行驶小时后到达B处,此时观测点P位于B处北偏东方向上.
(1)求A、P之间的距离;
(2)若海监船由B处继续向东航行是否有进入台风区的危险?
如果进入台风区,那么海监船需要在台风区行驶多少小时?
解:(1)过点P作,交的延长线于点C,
由题意得海里,,
设,则,
在中,,
∵,
∴,
解得,即,
∴海里;
(2)∵,
∴海监船由B处继续向东航行有进入台风区的危险;
由题意得,
∴当海监船行驶到点B时,开始进入台风区,
∴在台风区航行了海里,
小时,
∴进入台风区,海监船需要在台风区行驶1小时.
脱贫攻坚工作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图①是政府给贫困户新建的房屋,
如图②是房屋的侧面示意图,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房屋的高所在的直线.
为了测量房屋的高度,在地面上点测得屋顶的仰角为,
此时地面上点、屋檐上点、屋顶上点三点恰好共线,继续向房屋方向走8m到达点时,
又测得屋檐点的仰角为,房屋的顶层横梁,,交于点
(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参考数据:,,,,,)
(1)求屋顶到横梁的距离;
(2)求房屋的高.
解:(1)∵,
∴,
∵该房屋的侧面示意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
答:屋顶到横梁的距离为.
(2)过点E作于点H,
设,
∵,
∴在中,,
∵,
∴在中,,
∵,
∴,
∵,,
∴解得:,
∴,
答:房屋的高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