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渡荆门送别》为例,品味“水”意象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文件指定)已学过《渡荆门送别》,对诗歌能背诵默写,并且其内容和情感都已理解,但对于诗中“水”这一意象的内涵探究不够深入,更没有探究过古诗中“水”意象的丰富内涵。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何通过意象读懂诗歌的方法;
2. 让学生初步了解“水”意象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水”意象在不同诗歌中的不同内涵。
一、导入新课
因境即兴生成。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或学生的表现而灵活导入。
二、诗歌探究
1. 先让我们用齐读的形式回顾《渡荆门送别》。
2. 在这首诗中你读到了怎样的水,又借水读到了怎样的情感?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水人格化,明写故乡舍不得诗人,实则表达初次出蜀漫游的诗人自己对故乡的依恋。
追问:这里的水有什么特点?
预设:抓住“送”字,抓住“万里”它是温柔的也是绵长的,像一个朋友甚至亲人,在送别着行舟上的诗人。年轻的李白初次出蜀,过三峡,渡荆门,这深厚而丰富的情感就是通过这绵长而柔情的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温柔的不仅只是水,还是诗人的心,绵长的也不只是水,还有诗人对故乡的不舍和依恋。(板书:依恋)
(带着这样的理解,女生再读尾联,读出温柔而绵长的江水中包含的依恋)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抓住“入”品析,这是一条奔涌的江水。
换字法:换成“进”感受:江进大江流。(进门和破门而入的区别)“入”想象此时的江水有什么特点?水流湍急,波浪滚滚,义无反顾地向前、向前!江流速度之快,水域的广阔和水量之大,滔滔江水无所阻挡地奔流不息着,好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提问:年轻的李白初次离开家乡,过三峡、渡荆门、一路向前,看着这滔滔奔涌的江水,他的心里会想什么呢?想象此时你就是年轻的李白,你在想什么呢?
心中也有着万丈豪情,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和对未来的无限展望。
(板书:兴奋)
(请全体男生试着用朗读传达出奔涌的江水中的豪情和憧憬)
总结:同样是水,水的特点不同,其中蕴含的情思也是不同。这“水”早已不仅仅是眼中之客观之水了,已经融入了诗人李白浓烈的丰富的主观情感,这样一种蕴含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就其实叫做意象。我们在品析意象的情感时,一定要学会抓住“象”的特点。
三、拓展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着无限诗情,水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太常见了,它呈现的姿态也是五彩缤纷的,有春水、秋水、河水、江水等等,你还能举出其他的含有“水”意象的句子吗?注意抓住象的特点,结合表现手法品味“水”意象的内涵。(活动设计:小组进行讨论后进行呈现)
预设: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抓住了水的深,用千尺潭水和李白与汪伦的情谊作对比,突出情谊之深。(不舍)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以长江水为意象抒情,以长江水之绵长流动,表达诗人对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和送别之后的孤单惆怅之感,孤帆远影,以目送也;长江天际,以心送也。(不舍)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赞美)
(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以水带给人的障碍,写出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寻而不得的惆怅。(惆怅)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以水的流动绵长,写出了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后悔、痛苦之深。(悲愁)
(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惜时)
......(任学生自由说,但要抓住“象”的特点分析“意”的内涵)
总结:清代词人王夫之写过这样一句话: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无论 是任何景物,高雅的还是低俗的,只要你赋予了自己的思想与寄托,它就有了灵魂。这水中融入了诗人的思乡、忧国、依恋等如此丰富的情感内涵,它变得那样的灵动而鲜活了。
【设计意图】对“水”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丰富内涵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触类旁通,引发学生对古代诗歌欣赏的兴趣,同时也提供鉴赏诗歌的一种方法。
四、课堂小结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至高的品性就如水一般,泽被万物而不争。水中不仅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希望大家在课后继续品味“水”意象丰富而广阔的内涵。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从文学升华到文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以《渡荆门送别》为例
品味“水”意象
依恋 兴奋
惆怅 “水” 赞美
悲愁 ......
一、教学目标及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诗歌是一种美的艺术,它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语文教材中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对语文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典诗词,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而达成这样的目标是需要教师在诗歌课堂上提供规律性的有效途径,这堂片段教学,我选择的途径是意象。何为意象?作者的情感为“意”,而具体的物象为“象”,在诗歌中,“意”和“象”是不可分割的,是融为一体的。同时,诗言志,我曾记得,当代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强调:语文课与其他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他课讲的是“是什么”,语文课强调的是“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怎样表达”。那么意象的赏析其实指向的是怎样借助这个“象”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另一方面,奥苏伯尔也曾说过:“教育心理学要探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展开教学。”学情是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可忽略的首要要素。这堂课的学生是八年级升九年级的孩子,这首诗歌是他们所学过的,基本的表现手法和情感他们都是清晰的。那么这样课的任务是要引导他们从已知走向未知。最后,这堂课的时间只有20分钟,我所选取的教学点一定要小而集中,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让语文课真实地发生。综上所述,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理解李白这首诗是如何运用意象“水”抒情,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通过意象读懂诗歌的方法(2)拓展延伸古典诗词中意象“水”的丰厚内涵。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文字延伸到文学和文化,培养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和建立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两个具体的教学步骤,一是让学生快速回顾已学内容后,聚焦于这首诗的“水”意象,借助“在这首诗中你读到了怎样的水,又借水读到了怎样的情感?”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中一点点明确意象“水”表情达意的内涵以及又是如何借助“水”不同的特点传达不同的情感。进而过渡到第二个大环节拓展延伸,让学生调动已学诗歌的储备,以“水”意象为角度重新探究作者的情感,丰富“水”意象的内涵。以小组讨论后呈现的形式进行,无论学生说到哪首诗,都在点评时强调,它们勾连的是水不同的特点,传达的也是不同的情感,进一步拓宽学生对“水”意象丰富内涵的理解。在这个环节的小结时引用了清代词人王夫之“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进行升华,从个性走向共性,不只是“水”,诗歌中的一切意象都是寓意则灵,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后,“象”就有了灵魂。在这堂课的最后用老子的话进行总结提升,把水意象放置到中国文化视野中去关照,它不仅是个性的表达,也成为了一种诗歌文化中的共性。同时也激发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水”意象丰富内涵的兴趣,这堂课的探究只是一个起点,远远没有终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丰富的学生活动。有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染,受熏陶和感悟;有小组谈论法,在讨论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和想法的分享;有师生对话法,在一种民主而平等的氛围里实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