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学年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5-04 11:2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学年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综合测试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 )
A.为生物界提供了生活必需的有机物 B.为生物界提供了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C.为生物界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 D.以上都是
2.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
3.2013年12月初,全国多地、多日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气管、肺泡、支气管         B.气管、支气管、肺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支气管、气管
4.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
B.木炭燃烧后,留下的炭灰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少了
C.3g碳与8g氧气反应生成了10g二氧化碳
D.10克的蜡烛燃烧后,将生成物和未燃烧的烛油收集起来一定还是10克
5.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
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6.如图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前应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
C.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
D.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可在乙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B.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的平流层里
C.温室效应对人类有利有弊 D.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氧循环的关键途径
8.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体现在………………………………………………………( )
①能吸收粉尘,②能吸收二氧化硫,③能杀菌,④能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地窖里CO2的含量大于10%以上,人和动物进入地窖里时可以导致死亡,是因为CO2
……………………………………………………………………………………………( )
A.有剧毒 B.有腐蚀性 C.会爆炸 D.不能供给呼吸
10.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
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
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1.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a部(上部)
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叶上部有淀粉产生,下部无淀粉产生
B.叶下部有淀粉产生,上部无淀粉产生
C.光合作用需要光
D.光合作用需要CO2
1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①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锰酸钾粉末加入试管中;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⑦⑥ B.③②①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③①②④⑤⑦⑥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纳米材料”特指微粒直径为1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nm(1nm=10-9m)的颗粒。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与NO反应转化成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其中有三个主要错误,它们是:
(1) 。
(2) 。
(3) 。
15.右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的过程为 。
(2)血管B内血液的pH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血管D内血液的pH。
(3)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 。
A.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交换作用
16.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材料时,经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请写出氧气变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在距地面20~35千米的大气平流层里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有吸收
的作用,可以说是我们地球的保护伞。
17.如图所示,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瓶口塞紧,并用U形玻璃
管与外界相连,U形玻璃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两边的液面相平。经过
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U形管内发生的两个现象:
; 。
18.小明在田间发现一株白化的水稻苗,即有部分叶片是不含叶绿素的,
呈白色,如图所示。小明将植株带回,经48小时饥饿处理后(即黑
暗中放置48小时),然后在阳光下放置8小时,分别取绿叶和白色
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绿叶中有淀粉存在,这可以证明与光合
作用有关的因素是 。“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4分)
19.实验室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指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上图中的     组合(填字母序号)。
(3)用上述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可能会有空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   
  (画图或文字说明均可)。
20.如图是小梅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操作过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
②用铝箔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
③4小时后,将该叶片摘下,去掉铝箔纸;
④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当叶片呈现黄白色时取出叶片;
⑤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⑥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酒精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3)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1.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 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 设】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
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 和水泥块,测量
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 所需的时间。
【进行实验】右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
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此实验中B处
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请在B处绘出
收集装置图。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秒 46秒
【结 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反 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和 是否改变。H2O2 生成O2 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H2O2生成O2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三、分析计算题(共14分)
22.把15.5克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反应完全后,得残留物10.7克。求:
(1)生成氧气多少克?
(2)剩余固体中有哪些物质?质量各是多少?
23.某研究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 1.76 3.52 4.4 m
求:(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 。
(3)计算这种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14学年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DA 6—10. CDCDB 11—12. BD
二、填空题
13. 2CO+2NO催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剂2CO2+N2 14.(1)试管口向上倾斜 (2)插入试管中的导管过长 (3)伸入集气瓶中的导管太短(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15.(1)肺泡内气体交换 (2)大于 (3)C 16. 3O2 放电2O3 紫外线
17.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 18. 叶绿素(或“叶绿体”) 排除原来储存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三、实验与探究
19.(1)酒精灯(2)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与C (3)集有二氧化碳的试管或集气瓶等容器倒置在碱溶液中,如碱溶液没有充满容器,则收集的气体中含有空气 20.(1)淀粉(有机物) (2)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3)光合作用需要光 淀粉是它的一种产物 21. 锥形瓶 排水法 图略 MnO2比水泥块更能使双氧水在常温下加快分解 质量 化学性质
四、分析计算题
22.(1)4.8g(2分) KC ( http: / / www.21cnjy.com )l、MnO2(2分) 7.45克、3.25克(4分) 23.(1)3和4 两次 (2)4.4 (3)80%(每小题2分,共6分)
白色叶
绿叶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