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上 第四单元 写作 语言要连贯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上 第四单元 写作 语言要连贯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1 10:2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语言要连贯
写作
本节知识节点
话题要一致
1
有合理的顺序
2
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
3
语境要和谐一致
4
表述角度要一致
5
连贯是什么?
连贯
01
语言的表达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
03
衔接 呼应
02
注意上下句的联系
04
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如何多角度地做到语言连贯
多角度地做到语言连贯
01
首先应该保持话题统一
《昆明的雨》中写昆明菌子极多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①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②比牛肝菌略贵的青头菌;③菌中之王,味道鲜浓,无可方比的鸡土枞菌;④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⑤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
例如
例如前面出现的“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01
02
03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
语言连贯还应该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语境要和谐一致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含在饭菜里,尝着它,幸福满满。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表述角度要一致
举个例子
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漫漫哀思,悠悠伤怀,在这凄冷的节日里,迷惘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那里屹立着民族的魂魄。缥缈如烟的细雨,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
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听屈大夫低沉地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开篇用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来点题,此节日是清明节。接着尽陈自己的丰富积淀和深刻感悟。
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容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们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又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心?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是悲壮,是哀恸,是为屈原,一代民族魂魄的逝去而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们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们的呐喊与助威却与屈原投江的苍凉悲壮形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缅怀祖先的节日,作者很自然地想起屈原,一个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勇士。
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萧瑟才足以抚慰逝去的灵魂。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这是清明的装束,是忠贞的色彩。没有春节的声声爆竹,没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没有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的是燃灰,是香熏,是泪水,是面对深邃苍穹最真挚、最诚恳的缅怀和祈祷。
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血丹心的文天祥:八百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尽的动力;三十功
此段以清明为话题,围绕着祭奠和缅怀这个中心,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
名,国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情怀。
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墓前,我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烧一柱香。在清明节这伟大的节日里,你们就是不朽的忠魂!
篇末,表达了对中华民族脊梁的缅怀。点明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结
同学们,语言表达不仅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更是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完美体现。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说话颠三倒四、东拉西扯的人聊天,正如读者也不愿意看一篇语言前后不一致、逻辑混乱的文章一样。这时,语言的连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照应有哪几种方式?
行文中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唤和照应。有了前后照应,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行文就会自然,文章就会结构严谨,脉络畅通。
前后照应
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或开头交代起因,结尾告知结果;或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或开头抒发情怀,结尾深化主题。“开难起,结难收。”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起笔和收笔。
首尾照应
这是指文章或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题目常常被人们称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文章内容或是借题发挥,或是紧紧围绕着题目所明示的人、事、景、物、情、理进行叙写、辨析、抒情。题目与正文照应,犹如日月合璧。
题文照应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地先介绍全桥,在介绍大拱、拱圈,桥上的石栏、石板。
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长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如《中国石拱桥》是按石拱桥历史发生的先后顺序(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州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进行说明的。
叙述顺序
教师总结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 作文时,我们要保持话题的统一,否则主语变换多,句子便不连贯。记叙时不仅要合理运用各种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衔接过渡,句子间的照应关系,如问答、句式、修辞、关联词语等。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能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地写作了。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