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26课 春望
杜甫
学习目标
1.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分析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春望》选自《杜诗详注》卷四。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俘,羁居长安。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诗人眼前是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目荒凉,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与伤怀,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整体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整体阅读
2.理解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整体阅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多时,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住簪了。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重点研讨
1.课文题目是“春望”,作者“望”的是什么事物呢?
国破、城春、草木、花、鸟。
重点研讨
2.赏析诗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深——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
重点研讨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重点研讨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写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的珍贵。
重点研讨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尾联中“搔”字运用了细节描写。诗人以生活的一个细节——因焦虑而频频搔首,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忧国思家者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重点研讨
3.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句句景语皆情语。昔日繁华的长安,竟被毁到残破不堪的地步,实在令诗人痛彻心扉。首联在内容上交代了写作背景,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重点研讨
4.如何理解《春望》一诗中诗人的形象?
读了全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中,目睹春华,耳闻鸟啼,感伤国事,思念妻儿,潸然泪下。他希望战乱早日平息,他盼望得到妻儿的消息。他抓了抓那因忧伤而日渐稀少的白发,发现少得都有些插不住簪子了。一位思家恋国、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当堂检测
主观题
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题目中的“望”字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拓展延伸
安 史 之 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唐朝节度使的设立使地方的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使地方的军事,经济实力逐步凌驾于中央之上。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禄山声势浩大,攻下了长安、洛阳两大重镇。
拓展延伸
后唐朝开始整理军队,与回鹘(hú)合兵,反攻安、史部队。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是节度使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