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三章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两千余年。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散文大致经历了语录体、对话体、专题论文三个阶段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议论文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来证明)。
孟子,字子舆,尊称“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二人。
人性方面:性善论(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政治方面: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价值观方面:强调舍生取义。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中反映了他作为先秦儒家主要代表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思想史和儒学史上重要的典籍。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孟子·梁惠王上》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
大国之间
统治者们
底层百姓
米粟 亲戚畔之 公孙衍
丈夫之冠也 往之女家 畎亩
傅说 胶鬲 孙叔敖
百里奚 空乏其身 曾益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sù
guàn
pàn
yǎn
rǔ
quǎn
fù yuè
gé
áo
xī
kòng
zēng
fú
bì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奏划分
字词句式
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一词多义
1、利:①天时不如地利 (名词,有利形势)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 (形容词,锐利、锋利)
2、城:①三里之城(名词,内城)
②城非不高也 (名词,城墙)
一词多义: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指内城
代词,代指城池
结构助词,的
到
代词,代指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代词,代指施行仁政的君主
一词多义: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然而不胜者
委而去之
连词,表修饰,不译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修饰,不译
词组“然而”,可是
连词,表顺承,不译
一词多义: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以天下之所顺
介词,表条件,依靠
介词,表条件,依靠
介词,表条件,依靠
介词,表条件,凭借
字词句式
古今异义
七里之郭 古:外城 今:姓氏
池非不深也 古:护城河 今:池塘
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兵器 今:军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限制 今:疆域
委而去之 古:放弃 今:委任
委而去之 古:离开 今:跟“来”相对
字词句式
古今异义
亲戚畔之
古:内外亲属 今: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人
是天时不如地利
古:这 今:判断动词,是
字词句式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使动,使…定居)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作名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名词作动词,威摄)
环而攻之而不胜 (名词作状语,包围起来)
字词句式
特殊句式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肯定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否定判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状语后置
一是运用排比,句式整齐而节奏感强,气势磅礴而说服力强,读来非常有气势,有一气呵成之感。
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自由朗读,注意对举句、排比句,并通过朗读体会《孟子》的语言特点。
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人心所向,民心和乐。
内城。
外城。
围
表转折,却。
句首发语词。
这。
这样却。
课文详解
得到,获得
比不上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虽然)这样却不能取胜,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介词,表条件 凭,靠。
使……巩固。
武器的锐利。
震摄
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韧,锋利。
粮食。
充足。
放弃
离开
险要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和储备)不是不充足,(但守城的一方)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比不上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动词,到。
通“叛”,背叛。
归顺,顺从。
所以。
不战则已。
极点
内外亲属
【译文】能行仁政的君王,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要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中心论点
如何论证
得出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列举了两个有关战争的事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突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三者可以交换位置吗?
答:不可以。“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地利”指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人和”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这三者不仅是递进关系,而且与下面的论述一一对应,所以不可以交换位置。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极力铺陈守城一方具备“地利”条件,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由此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这三句是按治国的逻辑顺序和递进关系来写的,环环相扣,换后就失去愿意,所以不能换。
作者从两方面阐述了文章的观点后,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内容?
答:首先,这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这一观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本文开篇提出了什么论点?由此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三:天时、地利、人和。
孟子认为“人和”最重要,也就是赢得人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仁政”。
主旨点睛
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