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氧化和燃烧练习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放出热量
C.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硫磺熔化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氧气的主要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C.液态氧、固态氧也是无色的 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3:检验某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氧气,宜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 B.把红热的铁丝放在集气瓶口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4:检验氧气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细木条伸入瓶内 B.测密度 C.用红热的木炭 D.只要闻气味、观察颜色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此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产生了大量的热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反应前后铁丝变色 D、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6: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燃烧、缓慢氧化,其共同点是( )
①都产生热量 ②都发光 ③都是氧化反应 ④都需要点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瑞典化学家舍勒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D、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8: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所有物质都能支持燃烧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C、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D、空气中氧气约占1/5
9: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分加热后,恢复到室温,瓶内压强明显变小的是:( ) ①硫 ②碳 ③红磷 ④铝粉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的是( )
(A) 木炭 (B)石蜡 (C)铁丝 (D)硫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下列表示物质的性质中,a颜色、b气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c可燃性、d沸点、e氧化f、腐蚀性、g熔点、h分 解、i硬度j、化合、k密度、l挥发性等。(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工业上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_______不同,采用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此为_______变化。
2: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气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它 溶于水,液态氧气和固态氧气都是 色的。
3: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里更 ,发出 ,并放出 。燃烧后生成的 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 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发出 色火焰,生成具有 气味的气体叫 。文字表达式 。
4: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四射,生成物 叫 。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擦拭干净,这个变化是 变化。铁丝前端要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前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 或 ,目的是 。文字表达式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 的反应。
5.将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分别滴在滤 ( http: / / www.21cnjy.com )纸上和铁片上(二硫化碳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在相同条件下,滤纸上的白磷______自燃,铁片上的白磷______自燃,(填“会” 或“不会”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1.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匙)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人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右图,关闭a、b,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至室温,此时打开弹簧夹a、b。
(1)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中进水 B.乙中进水 C.甲、乙二者都进水 D.甲、乙二者都不进水
(2)此时的天平( )。
A.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左 C.偏向右 D.无法确定
(3)若将甲、乙两瓶直接用一导管连接(撤掉水槽,其他条件不变),当白磷和木炭充分燃烧,并使两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此时的天平( )。
A.仍处于平衡状态 B.偏向右 C.偏向左 D.无法确定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反应文字表达式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