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20:00:1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6张PPT)
第26课 雁门太守行
李贺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分析诗歌主题。
3.赏析诗句,品味诗歌意境。
01
晓常识
姓名:
籍贯:
身份:
李贺(790~816),字长吉。
河南昌谷。
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称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长吉歌诗》《昌谷集》。
作品:
02
知背景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史载809年(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仅17岁。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的英雄。
03
识文本
自主学习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根据注释,把握诗歌大意。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03
识文本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03
识文本
2.根据注释,把握诗歌大意。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敌军似乌云压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铠甲迎着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03
识文本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营造意境,色彩浓烈,想象奇特。
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
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
3.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用浓烈凝重但并不张扬的色彩“黑”“金”“紫”“红”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加上“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
4.“易水”“黄金台”是什么典故?表现了将士什么样的精神?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雁门太守行
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霜重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甲光向日、半卷红旗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环境
角色满天
燕脂夜紫
霜重鼓寒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守军,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