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6.《散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散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包含《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本单元选入五篇散文,分别是写人记事性散文、托物言志性散文、写景抒情和议论性散文,意在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本课是由两篇议论性散文组成,他们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以精粹的语言揭示生命和生活的哲理,向世人宣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学情分析
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的也较早,但对于议论性散文,学生接触较少,对议论文学习也仅仅是略有涉及,因此需要通过朗读、批注等多种方式理清课文层次;用品读语言的方法,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通过背诵,摘录等方式,体会文中哲理,掌握文章作者观点。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课文中心论点;
2.通过朗读、批注、概括等方式,理清课文思路;
3.品读摘抄,背诵,品味文中语言,探寻作者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掌握中心论点;
2.感受议论性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反复阅读,理清议论文思路;
2.理解课文深刻的道理,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
朗读 合作探究 观看视频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一、导入
曹操《短歌行》“人生苦短,对酒当歌”抒发生命苦短的感慨;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在珍惜时间。他们同时道出了生命是短暂的事实,而作家严文井却认为生命是永久的,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窥究竟。
二、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1、自读课文,互相纠错字音,勾画不容易理解的语句;
2、分组朗读,画出每段中心句。
明确:第一段第一句“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二段第一句“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第三段第一句“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第四段第一句“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总结规律:中心句往往在段落首句或尾句)
3、快速浏览,概括作者论说生命的特点及作者情感的词语,完成板书
生命(易逝——可怜;永久——感动;奇迹——赞美) 欲扬先抑
明确:本文写作意图,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先抑后扬,从一个较低平的起点渐进到崇高的思想境界,“永久”是课文论说的重点。作者观点充满积极、正能量,对学生的思考起着引导和鼓舞作用。
三、品味语言,感受议论性散文语言特点
预设:第一段举例三十多岁人的变化,感慨时间易逝,生命短暂。举例联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思考;
第二段举例“小草”“小牛犊”,用大量的描写句,体现议论性散文语言的感染力等等。
四、摘抄警句,深入理解
预设:1、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明确:感叹生命的神奇,揭示生命的规律,又为这一规律而欢呼。暗含着一个意思,正义将战胜邪恶,戕害生命的暴君必将被充满生命力的人民打倒。
2、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明确:“凋谢”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指生命现象永存。何以成为奇迹?指个体生命与生命集合体在易逝与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也指“凋谢”和“不朽”本来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生命的协奏曲,让人感叹。
五、感悟生命
观看视频《我为什么活着》,结合文章谈感悟。
板书: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易逝——可怜
生命 永久——感动 欲扬先抑
奇迹——赞美
课后反思
让学生们自己谈对生命的认识,胜于老师用枯燥单调的理论开导,让学生互动起来,用自己平白朴实的语言举例,谈生命,借此引导、勉励具有消极思想的孩子;课后播放短片《我为什么活着》,视觉冲击,有很好的触动效果。
第二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导入
“我们为什么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忙碌一生,未及思考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们,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1、自读课文,圈画作者为了什么而活着?
明确: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2、分组朗读2-4段,思考“我”为什么会以此作为人生的主要动力?
明确:寻求爱情是因为爱情可以给人带来狂喜,可以使人摆脱孤寂,可以让人领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追求知识则可以增进人们对自然,对科学,对人类自身的了解,满足人类的求知欲,使人类的精神更加充实,眼界更加开阔,并且这种探求本身也能造福人类,给人类带来无穷的乐趣;除此之外,作者认为痛苦特别是人类的苦难也是促使他活下去的动力之一,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减轻人类的苦难,尽管常常失败,并为此而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作者依然痴心不改,愿意为此继续奋斗。
链接罗素简介:罗素,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自由斗士,曾奋起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并为此而多方奔走。
3、快速浏览,揣摩三种感情有没有内在的逻辑?完成板书
我为什么而活着:爱情——本能;知识——改造世界;同情——博爱
由浅入深
三、品味语言,感受议论性散文语言特点
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明确:作者运用一个长句,具体直接地体现了他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宽广博大的心灵。
2、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中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明确:本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指出这三种感情无时无刻不在强烈地冲击着他的内心,以至他无比痛苦。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与理性色,富有感染力。
四、谈感悟
1、你从罗素的观点中体会到了什么?
2、观看《朗读者》第二期“活者”相关片段。
板书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渴望爱情——追求美好生活 浅
追求知识——掌握改造世界的方法
同情苦难——渴望拯救人类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