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天气
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实地观察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认识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科学思维:用统计与分析的方法,能对长期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探究实践:在实地观察中,能用不同方式自制“天气日历”:在统计与分析过程中,收集自制“天气日历”上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态度责任:在观察记录天气现象过程中,能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威相关。
你的天气日历可以怎么改进?
科学聚焦
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整理总结?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风速和风向)
科学聚焦
1
云的情况统计。在我们的记录中,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
科学探索
2
风的统计。在我们的记录中,哪一天风速最大?刮风的有几天?不刮风的有几天?
科学探索
3
分析气温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的最高和最低气温,说说气温是怎么变化的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这个月气温变化规律
11月23日
30℃
11月1日
20℃
本月气温起伏不大,高温天气较少,温度适宜。
科学探索
4
分析降雨量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降雨的有几天,不降雨的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降雨的天数 不降雨的天数 最大降雨量
21
9
11月15日—16日
降雨量:50mm
科学探索
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有21天在下雨,降雨量最大的是在15至16日,降雨量是50毫米,刮风天数较多,风力最大的是在15日,风力达到六级。由于雨天多,晴天较少,气温普遍不高,最高气温30摄氏度,最低气温20摄氏度,温差起伏不大。
科学探索
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科学探索
研讨一: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描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要从多方面综合进行描述。如气温、云量、风和降雨量等天气现象变化情况都要描述。
例:在这一段时间,有21天在下雨,
降雨量最大的是在15~16日。刮风
天数较多,风力最大的是在15日,
风力达到6级。由于雨天多,晴天
较少,气温普遍较低,最高气温出
现在22日,温度达到29C,平均气温
为21C。
科学研讨
研讨二: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01
气温的变化
02
降雨量的变化
03
风的变化
04
云量的变化
科学研讨
(1)气温的变化。
气温是对我们影响较为明显的天气现象之一。 在气温过高的天气下进行户外工作和活动可能会造成中暑等情况,在室内我们则需要空调、风扇等工具给身体降温;在气温过低的天气下,我们需要穿很厚的衣服进行御寒,还需要带上帽子、手套等保护身体,使我们的行动受到限制。
研讨二: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科学研讨
(2)降水量的变化。
降水量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在雨雪天气下,我们的出行都很不方便。持续的降雨可能造成市区内路面积水,车辆无法通行。更严重的可能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冬天的降水还会造成路面结冰,湿滑路面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研讨二: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科学研讨
(3)风的变化。
风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在有风的天气下,我们在室外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就会受到很明显的影响。风更大一些,我们就会感到走路很困难,高楼上的一些悬挂物(如广告牌等)可能会坠下,砸伤路人。另外,台风每年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
研讨二: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科学研讨
(4)云量的变化。
如果云量过多,完全遮挡了太阳,会使地表的温度偏低,光线不足,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研讨二: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科学研讨
二十四节气
科学拓展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得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根据所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实践,把一年平均分成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的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科学拓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
科学拓展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自然现象。
反映季节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科学拓展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整理天气日历,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对我们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课堂总结
一、选择题。
1.通过整理天气日历,不能了解到的是( C )。
A.这一个月以来的气温变化
B.这一个月以来的降雨量情况
C.下一个月的风向和风速
2.在做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尽量在每一天相同的时间段进行观测记录
B.遇到周末或者假期,应该停止记录
C.某一天忘了记录,随便填写一个数据凑数
C
A
课堂练习
二、填空题。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 整理 和 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 天气变化 的一些规律。
2.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气候 。
整理
分析
天气变化
气候
课堂练习
三、如图是典典的天气日历,请仔细观察,根据天气日历回答问题。
11月1日 11月2日 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多云20℃ 阴18℃ 阴18℃ 阴17℃ 晴18℃ 晴19℃
阴16℃
北风1级 北风1级 东风2级 东风1级 东风1级
0级
课堂练习
1.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云量、 气温 、 降雨量 、 风速和风向等天气信息。
2.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发现,11月前7天的最高气温是 20℃ 。
气温
降雨量
20℃
课堂练习
3.这一周出现最多的天气是 阴 (填“阴”“晴”或“多云”)。
4.11月1日的记录有一部分被损坏了,但典典那天正好担任旗手,他清楚地记得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后,立即随风向南展开,据此可判断当时的风向是 北风 。如果用自制风旗来测量风力,那么应该记录为 大风(或2级) 。
阴
北风
大风(或2级)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