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梦回繁华》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梦回繁华》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3 09: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2课 梦回繁华
毛宁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学习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细腻具体的写法。
3.揣摩说明语言的特点,领略这一国宝级画作的美。
01
晓常识
姓名:
籍贯:
作品:
身份:
毛宁
浙江舟山
副教授,2003年至今在浙江财经大学任教。
《梦回繁华》
01
晓常识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5.5厘米,长525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状况,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失,只有《清明上河图》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01
晓常识
张择端
02
夯基础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绢本( ) 翰林( ) 摩肩接踵( )
漕运( ) 握篙( ) 长而不冗( )
舳舻( ) 遒劲( ) 络绎不绝( )
tán香( ) biàn梁( ) bá涉( )
田chóu( ) cù拥( ) shè 取( )
cáo
zhú lú
ɡāo
zhǒnɡ

rǒnɡ
qiú jìnɡ

hàn
juàn






02
夯基础
(2)词语解释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跋涉:
舳舻相接:
春寒料峭:
车水马龙:
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遒劲: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形态各异:
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色。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雄健有力。
02
夯基础
(2)词语解释
03
识文本
自主学习
1.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介绍这幅图的历史背景,画的作者,画卷的纵横,作品描绘的内容,画卷特点及历史价值等。
03
识文本
03
晓文本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部分(3—4):
第一部分(1—2):
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内容。
交代了《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意义及作者张择端的生平。
第三部分(5):
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
1.自由阅读第一部分内容,谈谈北宋汴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空前繁荣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说明北宋时期的繁荣局面是最早出现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空前”一词说明了什么?
2.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
每个作家的作品都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作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作家的情感寄托,也就是下文所说的“特殊意义”。作家和作品都具有历史意义,二者不可分离。
3.《清明上河图》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特殊意义
4.第3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列数字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长短,给人留下深刻地整体印象。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把“长卷”比作“乐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内容的优美丰富。
(2)打比方
(3)作比较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将《清明上河图》的手法和一般的界画进行比较,突出其“线条遒劲,笔法灵动”的特征。
(4)举例子
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
真实具体的说明了画面细节的刻画很细致。
5.第4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说明画卷内容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首先介绍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内容。“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2)然后再介绍画面中段描绘的情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3)最后介绍画卷后段描写的街道。“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空间顺序
好处:这种顺序安排,由前到后,逐次介绍,既符合观赏者的观赏习惯,又显得逻辑清晰有条理。
6.最后一段引用资料,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写实性很强,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7.文章主要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不以《清明上河图》为题?
本文主要想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它所处的历史背景,作者希望让读者能够正确、全面地评价《清明上河图》,了解北宋汴梁的社会风俗习惯和人民生活面貌。文中说到“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所以“梦回繁华”更能引人深思。除此之外,“梦回繁华”也比“清明上河图”更具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对《清明上河图》这一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的作品,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
(1)就整篇文章来说,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先说画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画作的作者,紧接着介绍画作的内容,最后说明画作的艺术特色,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2)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时,作者又采用空间顺序,先说“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紧接着是“画面中段”描绘的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最后“后段”描绘的是汴梁市区的街道。总体来说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
9.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写出了春天乍暖还寒时候优美的田园风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写出了当时汴京的繁华热闹场景;“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则准确地概括了《清明上河图》画作的特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一部分 北宋汴梁
形象资料艺术价值历史价值
空前繁荣
第二部分
自成一家
张择端生平贡献
一部乐章
《清明上河图》
繁华景象
画卷描绘内容
第三部分 高度评价
重要价值
梦回繁华
1.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引用,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1)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长卷”比作“乐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内容的优美丰富。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