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走近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 “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 ,著有《李长吉歌行》。
相关介绍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 云 压 城 城 欲 摧,
甲 光 向 日 金 鳞 开。
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坍塌。
乐府曲名。
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诗歌解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句解】
敌军似乌云压城,城墙仿佛就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即胭脂,色深红。形容战场血迹。
【句解】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句解】
红旗不展,部队抵达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
抵达。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知技巧
品诗言
赏析句子
赏析角度:修辞手法、炼字角度、思想感情、
写作手法、人的感官等。
写作手法:
对比,照应,渲染,双关,铺垫,联想想象,象征,用典,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诗歌赏析
前句: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形容敌军的来势汹汹。
后句: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甲光”一词与“黑云”相对,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雄姿英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写城内的守军,借日光金光来显示守军的威严和高昂士气。未及开战,便觉杀气腾腾,奇妙无比。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颔联:叙事写景,从听觉和视觉描写,极力渲染战场的惨烈气氛,表现战争的激烈残酷。
“角声满天”写出战斗的激烈;“满”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点明交战时间之长。
特别有表现力的是“凝”字。作者是在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这个“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惨烈。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颈联:叙事写景,描写了援军到来的活动。前句中“半卷”写出援军的悄然行军,“临易水”交代交战地点。后句接着写双方的苦战。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
尾联:借用典故,表达了将士欲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点明主旨。
这里的“君”,不能一概解释成皇帝或朝廷,准确的应当是国家。对于李贺来说,“君”或许是“昏君”。李贺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被拒之于仕途之外,而置个人私怨于不顾,仍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难能可贵。此联浸透着诗人的一种坚强意志,即一旦受到君主知遇,将不惜为国事献身。
深层探究
1.全诗作者构思唐军的活动哪三幅画面?
白天,严阵以待;
黄昏,战事激烈;
夜里,奇袭敌营。
2.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更突出了紧张的氛围?
“压” 是“逼迫”的意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开”是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严阵以待,士气高昂。
3.诗中引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黄金台”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祖国,视死如归的精神。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艺术特色
1、意象新奇,想象奇特
黑云”“夜紫”“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
2、设色鲜明
3、侧面描写
课堂小结
这首诗咏唱了一个古老的主题—---报效君王,为国赴难。17岁的李贺家境贫寒,体弱多病,被拒之于仕途之外,但他仍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难能可贵。
古诗词中有关“爱国”的名句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