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三章 人与健康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性疾病;了解引起冠心病、
肿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
科学思维:列举、比较、概括预防三大疾病的共同的主要措施;
探究实践:通过制作模型、读图对比分析等手段,了解肿瘤、
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成因;
态度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识,学
生理性、乐观对待重疾。
知识回顾
1、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哪些?
2、什么是传染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3、预防接种的目的是什么?
抗感染功能、免疫监视功能、自我稳定功能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的目的:获得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新知导入
议一议:
糖尿病、癌症是传染病吗?为什么?
糖尿病与癌症不是病原体引起的,不属于传染病。
属于非传染性疾病
新知讲解
一、非传染性疾病
1、非传染性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也称为慢性病,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是遗传、生理、环境和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类型:
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
3、高危人群:
所有年龄组、地区和国家的人都受到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4、危害因素:
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接触烟草烟雾、有害使用酒精、空气污染等。
新知讲解
二、恶性肿瘤
1、肿瘤:
(1)成因: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通常受到严格的调控。但在种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细胞分裂会失去控制,细胞会连续不断地分裂,形成肿瘤。
(2)分类: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肿瘤细胞与来源的正常组织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差别比较小,生长比较缓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在手术之后很少发生复发,不会发生转移。
恶性肿瘤的肿瘤细胞分化不好,异型性较大,通常生长比较快,边界不清楚、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对身体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恶性肿瘤常发生复发和转移现象。
新知讲解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①细胞特点:恶性肿瘤细胞除了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产生无数与自己相同的恶性肿瘤细胞外,一些恶性肿瘤细胞还会从肿瘤上脱落,进入血液。这样,恶性肿瘤细胞就会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在新组织中形成新的恶性肿瘤。
②造成后果:如果不及时治疗,恶性肿瘤细胞就会在病人体内广泛地扩散,耗尽患者的营养,使病人消瘦衰竭,或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新知讲解
④诱发原因:
癌症的诱发因素是多种因素结合的结果:包括生活环境中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以及自身年龄、激素、代谢、免疫以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诱发癌症
的重要因素。如,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
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素,熏烤食品中的苯
并芘都是致癌物质。喜食高脂肪、高盐的
食物及偏食等,都易使人患癌。
读图:
根据图 3-18 中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引起癌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
吸烟、喝酒、不良饮食、病毒侵入、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
新知讲解
3、癌症的预防: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不吸烟是我们应采取的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保持身体健康,减少致癌的可能性;含维生素、食物纤维及一些矿物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都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4、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视频:癌症及预防
读图:
观察图 3-20,说说能为心脏提供营养的血管有哪些?
为心肌提供血液的血管是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
新知讲解
三、冠心病
1、冠状动脉:
(1)冠状动脉的位置:
主动脉的基部,贴在心脏外面两条动脉,就是冠状动脉。
(2)冠状动脉的作用:
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脏的肌肉中,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再通过静脉,最终进入右心房。
所以冠状动脉的主要功能就是给心脏
的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
新知讲解
2、动脉硬化:
成年人的动脉血管壁上逐渐沉积脂肪类物质,导致动脉壁会逐渐
增厚,弹性降低,使血流量减少,形成动脉硬化。
3、冠状动脉硬化的症状:
冠状动脉硬化,使得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患者会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
4、心肌梗塞:
随着冠状动脉硬化加重,动脉内壁不再光滑,会导致血栓的产生,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可能会引起心绞痛、冠状动脉栓塞或发生痉挛,血液无法到达心肌,就会发生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只是冠心病的表现形式之一。
5、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
①成因: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导致心脏肌肉缺血、缺氧或坏死。
②过程:脂肪沉积→冠状动脉硬化→血栓
→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心绞痛。
新知讲解
6、动脉硬化、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动脉硬化 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水平高的人,动脉壁会逐渐增厚,弹性降低,使血流量减少,形成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使得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患者会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
心绞痛 冠状动脉硬化加重,动脉内壁不再光滑,会导致血栓的产生,导致心肌暂性缺血,就会引起心绞痛。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栓塞或发生痉挛,血液无法到达心肌,就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联系 ①动脉硬化、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不同表现,都是由动脉壁增厚、弹性降低、血流量减少形成的。 ②它们的形成均与吸烟、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
读图:
冠心病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一个人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得冠心病的可能性______ 。
2)引发冠心病的某些因素,如遗传、年龄等是无法控制的,但有些因
素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应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控制烟酒,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服用药物等
新知讲解
5、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①合理饮食:吃低脂肪食物、戒烟限酒;
②适当进行锻炼;
③药物治疗:服用一些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的药物,也可通过治疗,除去动脉中引起阻塞的物质。
④手术治疗:当药物很难控制症状时,冠心病患者可做手术治疗。
思考讨论
1)哪些食物有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
2)哪些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别高?
新鲜蔬菜,多吃水果,低油、低盐、低胆固醇的食物等。
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物、奶油制品、花生核桃等坚果,……等。
视频:
冠心病及预防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四、糖尿病
1、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1)血糖的正常值:
正常人血糖浓度:0.1%(或90毫克/100毫升)
(2)血糖的正常调节:
正常人的血糖变化规律:进食后,由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血糖量会迅速升高,这时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被吸收、利用和转化,血糖量很快就恢复到正常水平。
读图:
糖尿病是由于__________缺乏,引起血糖浓度_______,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__________随尿液排出。
胰岛素
升高
葡萄糖
新知讲解
2、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葡萄糖含量过多的疾病。
(1)糖尿病的形成:
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的敏感性,引起血糖量升高,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糖分随尿液排出。
新知讲解
(2)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最显著的特点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3)糖尿病的危害:
如果不加以控制,糖尿病可能引起危险的并发症。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衰竭、尿毒症)、眼病(视物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新知讲解
(4)糖尿病的治疗、预防:
预防为主:控制饮食,避免过度和劳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等。
积极治疗: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注射胰岛素,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
注意:口服胰岛素会无效。因为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后经过消化
道时会被胃蛋白酶分解消化,从而失效。
视频:
糖尿病及预防
(点击图片播放)
阅读:
糖 尿 病
随堂练习
1、“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多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溢血。上述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 )
A.恶性肿瘤 B.烈性传染病
C.遗传病 D.心、脑血管病
D
随堂练习
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下列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传染病
B.为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心脏上的冠状静脉
C.心血管疾病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D.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C
随堂练习
3、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因此锻炼量越大越好
B.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C.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D.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学生应克服偏食、厌食或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A
随堂练习
4、下列关于糖尿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前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是最好的一种方法
B.糖尿病患者体内一部分糖随尿排出,为弥补损失的糖,病人应该多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C.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粗粮和蔬菜等
D.对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饮食外,还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B
随堂练习
5、有关人士预测:未来家庭都可能被三大癌症——胃癌、肺癌、肝癌所困扰。研究表明:胃癌与食物有关,肺癌与空气有关,肝癌与水有关。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霉变的大米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可致癌
B.免疫力强的人产生的癌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系统杀死
C.体育锻炼、良好的心态、健康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发生
D.癌症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有关,而与人体的免疫、遗传、激素水平等无关
D
随堂练习
6、为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所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的实验: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上述的实验计划存在着一些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理由是 。
①观察在培养时没有添加干扰素的癌细胞生长情况
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③把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
①③
进行对照
随堂练习
7、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贝类)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中含有黄樟素。小明看了报道以后:
①小明猜测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
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
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1)上文中步骤①属于科学探究方法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资料 D.设计实验方案
(2)步骤②采用的是探究活动中常用的 实验,其变量是 。
(3)实验结果表明小明最初的假设是 (填“成立”或“不成立”)的。
(4)通过这个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B
对照 食物是否含黄樟素
不成立
黄樟素不会导致癌症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3.4 非传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癌症):
细胞不间断分裂、扩散、转移
冠心病:
冠状动脉严重硬化、血栓、心肌缺血缺氧
糖尿病:
胰岛素不足
合理饮食、作息规律;
适当锻炼;戒烟限酒。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下§3.4非传染性疾病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性疾病;
2、了解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恶性肿瘤
1、当代主要非传染性疾病有: 疾病、 疾病、 等疾病。
2、恶性肿瘤又称为 症,恶性肿瘤细胞就会 ,并侵犯新的 ,在新组织中形成新的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恶性肿瘤细胞就会在病人体内广泛地 ,耗尽患者的 ,使病人消瘦衰竭,或影响人体正常的 ,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3、人体除了头发、指(趾)甲外,几乎所有的 、 都可能发生癌变。
4、良好的 习惯和 是我们应采取的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腌制食品中的 盐,霉变食品中的 素,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都是致癌物质。喜食 、 高盐的食物及偏食等,都易使人患癌。
知识点2、冠心病
1、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 、管腔 等,导致心脏肌肉 ,这种病变就叫 病。
2、动脉硬化的原因:血液中 水平高的人,动脉壁会逐渐 ,弹性 ,使血流量减少,形成动脉硬化。
3、心肌梗塞:冠状动脉 ,使得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患者会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随着冠状动脉硬化加重,动脉内壁不再光滑,会导致 的产生,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可能会引起心绞痛、冠状动脉栓塞或发生痉挛,血液无法到达心肌,就会发生心肌梗塞。
4、预防冠心病,应该从 等方面入手。
知识点3、糖尿病
1、糖尿病是由于________缺乏,引起血糖浓度_____,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_______随尿液排出。
2、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注射_______,控制和调节_______,适当_______等。
二、例题讲解
例题1、甲、乙、丙三人参加医院体检,在体检时发现:甲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是GPT(俗称转氨酶)明显增多,而乙通过验血发现血脂偏高,丙在色盲检查时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这三人的健康所存在的问题分别属于哪一方面的疾病?( )
A.传染病、遗传病、心血管病 B.传染病、心血管病、遗传病
C.遗传病、心血管病、传染病 D.心血管病、传染病、遗传病
例题2、如表是1983年到1996年期间,某市几种主要疾病的死亡人数统计表:
疾病 每10万人口死亡人数
男性 女性
呼吸系统疾病 238 175
恶性肿瘤 192 136
脑血管病 121 112
心脏病 80 94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心脏病死亡人数逐年上升
B.脑血管病是男性的主要死因
C.每种疾病的死亡人数都是男性高于女性
D.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心脏病的死亡人数
例题3、下列有关于健康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爱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会被传染爱滋病
B.静脉注射青霉素不能有效杀死流感病毒
C.多吃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D.静脉注射胰岛素对I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效
例题4、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成五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 如图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位于“宝塔”底层的米饭和面食是我们的主食,从营养成分看,含有较多的 ;
(2)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多摄取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即“宝塔”第 和 层的食物;
(3)李伯伯近期患了冠心病,你帮他分析一下,他在饮食中应尽量减少 层的食物,适当多吃 层的食物;
(4)请根据“宝塔”的建议,挑选下列食物中的3-4种,组成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
面包 大米 牛奶 带鱼 猪肉 苹果 油菜 蛋 鲫鱼 黄瓜
(例题4图) (例题5图)
例题5、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青少年肥胖问题。糖尿病是肥胖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青少年肥胖率的迅速升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年龄逐年降低。我国12至18岁的青少年中有1.9%的人患有糖尿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在体内大量堆积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但从功能看,脂肪是人体内一种备用的 ;食物中的脂肪等有机物进入人体消化道后需在 的参与下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2)肥胖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可能导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 (至少写出两项)。
(3)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糖尿病,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 。
(4)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糖浓度过高。有人发现使用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能够改善肥胖者体内的血糖状况,于是他们以过度肥胖的老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研究,得到图中所示结果,得出假设成立的结论。那么,你认为他们提出的假设是 ;他们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老鼠的处理分别是 。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属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是 ( )
A. 节食保持苗条 B. 彻夜网游聊天 C. 碳酸饮料当水喝 D. 生活张弛有度
2、农村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从发生的病因看造成胃癌的主要原因是( )
A. 接触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B. 不进行体育锻炼
C. 饮食因素 D. 空气污染
3、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下列激素中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是( )
A.胸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4、 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 B.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C.心理不健康导致的疾病 D.车祸等非正常死亡
5、 下列哪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发生的风险( )
A.冠心病、癌症 B.近视眼、色盲
C.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D.糖尿病、先天性聋哑
6、“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溢血。上述病因 归结起来都属于 ( )
A. 恶性肿瘤 B. 烈性传染病 C. 遗传病 D. 心血管疾病
7、老张在医院体检时发现患有“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医生告诉他如不及时治疗和注意饮食习惯,将会患冠心病之类的心血管疾病。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高血脂往往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食物中,老张应尽量多吃的是( )
A.蔬菜 B.奶油 C.猪肉 D.花生
8、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 ,患
有 。
(2)曲线BC的下降与 分泌 有关。
(3)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4)体检验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这是因 的生理过程。
四、课后练习:
1、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关系不大的是( )
A.改变吸烟、偏食等不良习惯 B.少食用含高蛋白的食物
C.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霉变食物 D.少食用烧烤烟熏的食物
2、下列哪种情况会诱发癌症( )
A.经常锻炼身体 B.经常吸烟、酗酒或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
C.经常接触癌症患者 D.一日三餐,均衡营养
3、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B.饮酒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马上将病人抬上汽车送往医院
D.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4、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 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戒烟可以降低3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
B.长期精神紧张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D.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的发病率
5、小芳的爷爷患有糖尿病,小芳想买一些“好吃的”孝敬爷爷,她在市场上看到了如下的食品和水果,你觉得应该买( )
A.西瓜和马铃薯 B.蜂蜜和南瓜 C.豆芽和青菜 D.芋头和香蕉
6、下列关于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吸烟、不酗酒、不偏食 B.不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
C.少吃油炸、烟熏和高度腌制的食品 D.及时发现、隔离肿瘤病人以减少传播机会
7、如表是1983年到1996年期间,某市几种主要疾病的死亡人数统计表:
疾病 每10万人口死亡人数
男性 女性
呼吸系统疾病 238 175
恶性肿瘤 192 136
脑血管病 121 112
心脏病 80 94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心脏病死亡人数逐年上升 B.脑血管病是男性的主要死因
C.每种疾病的死亡人数都是男性高于女性 D.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心脏病
8、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如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不能通过该图获得的结论是( )
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是研究人员对1200名食道癌患者发病原因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从调查结果可知,导致食道癌的主要原因是( )
A.吸烟和酗酒 B.吸烟和高盐食品 C.酗酒和膨化食品 D.膨化食品和酸辣食品
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恶性肿瘤
B.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细胞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不会改变
D.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不可以重新发育成完整个体
11、吸毒会引发肺癌和重度贫血等多种疾病,毒品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巨大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远离毒品。
(1)肺癌属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具有 ,并且能够转移,侵犯新的组织等特点。
(2)重度贫血是指红细胞计数和 的数值都远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疾病。
12、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长较快。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的一种状态,它会影响身体健康。
(1)肥胖会增加患一些其他疾病的风险(如图),图中列举的五种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岛素不足引起的是 。
(2)某同学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g脂肪。打乒乓球时,该同学每小时消耗的脂肪约6g。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同学通过打乒乓球,约需 小时才能消耗完4.5g脂肪。
(3)据调查,我国3~17岁人群是糖类饮料的高消费群体,过多饮用糖类饮料也会导致肥胖,其原因是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研究人员先给甲口服某激素,给乙注射同种同量的激素,然后测量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并绘制成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产生这种激素的部位是 。
(2)乙注射这种激素后,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3)比较甲、乙两条曲线,表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 进行治疗。
14、 “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在于运动,下表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 。
活动方式 打篮球 慢跑 静坐 睡眠 踢足球 散步
耗氧量(升/小时) 90 120 25 14 115 60
(2)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 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 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肥胖易引发糖尿病,小华同学的父亲检查身体测得血糖浓度为78毫摩尔每升,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该病人患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其体内的 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升高。
(4)请根据以上叙述,总结出引起少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心血管 恶性肿瘤 糖尿病 2、癌症 不间断分裂 组织 扩散 营养 生理功能
3、组织 器官 4、包含 不吸烟 亚硝酸盐 黄曲霉素 高脂肪
知识点2、
1、动脉硬化 变窄 缺血 冠心病 2、脂肪和胆固醇 增厚 降低
3、硬化 血栓 4、合理膳食、调节血脂、戒烟限酒
知识点3、
1、胰岛素 过高 葡萄糖 2、胰岛素 饮食 锻炼
二、例题讲解:
例题1、B
解析:甲的肝功能能检查结果是GPT(俗称转氨酶)明显增多,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乙的血脂偏高,属于心血管疾病;色盲症是遗传基因导致的,属于遗传病。丙在色盲检查时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属于遗传病。故这三人的健康所存在的问题分别属于传染病、心血管病、遗传病,B符合题意。
例题2、D
解析:A、从表格中的数据不能看出,心脏病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故A错;B、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是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故B错;C、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女性死亡人数比男性多,故C错;D、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比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多,故D对。
例题3、A
解析:A、与爱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不会被传染爱滋病,爱滋病传播的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说法不正确,A选项正确;B、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对病毒无效,说法正确,B错误; C、 多吃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说法正确,C错误;D、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血液中的血糖,是一种蛋白质需通过静脉注射才有效果,说法正确,D错误。
例题4、(1)糖类 (2)3;4 (3)第5;第2 (4)大米、油菜、带鱼、蛋
解析:(1)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糖类,因此要满足糖类的供应,饮食中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儿童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表3层、4层的食物,以保证生长发育;(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饮食中应减少油脂类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即少吃第5层的食物,多吃第2层的食物;(4)要达到合理营养,必须合理调配膳食,满足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科学搭配食物,按比例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根据“宝塔”的建议,组成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是:大米、油菜、带鱼、蛋。
例题5、(1)能源物质;酶 (2)膳食结构不合理、静坐时间长
(3)调节血糖浓度 (4)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浓度;喂阿司匹林、正常喂养
解析:(1)脂肪堆积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但从功能上看,脂肪是体内的一种备用的能源物质,食物中的脂肪等有机物进入人体消化道后需要在酶的参与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2)可能导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膳食结构不合理、静坐时间长;(3)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浓度;(4)从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他们提出的假设是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浓度,他们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老鼠的处理分别是:喂阿司匹林和正常喂养。
三、随堂练习:
1、D 2、C 3、A 4、C 5、A 6、D 7、(1)动脉硬化、诱发心血管疾病 (2)A
8、(1)甲 糖尿病 (2)胰岛 胰岛素 (3)注射胰岛制剂 (4)消化和吸收
四、课后练习:
1、B 2、B 3、A 4、D 5、C 6、D 7、D 8、A 9、A 10、A
11、(1)不间断分裂 (2)血红蛋白
12、(1)糖尿病 (2)0.75 (3)体内多余的糖类会转化为脂肪
13、(1)胰岛 (2)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分解或合成糖原 (3)注射胰岛素
14、(1)慢跑 (2)18.7/12;糖类和脂肪 (3)胰岛素
(4)饮食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下科学§3.4非传染性疾病教学设计
课题 3.4非传染性疾病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下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浙教版九下第三章第4节,主要涉及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本节课围绕教学主题,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 上,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高阶思维,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炼科学模型,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解决科学问题,全面提升科学素养。本节内容拟用1课时完成。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性疾病;了解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科学思维: 列举、比较、概括预防三大疾病的共同的主要措施;探究实践: 通过制作模型、读图对比分析等手段,了解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成因; 态度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识,学生理性、乐观对待重疾。
重点 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树立乐观对待疾病的心态。
难点 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的成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1、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哪些? 2、什么是传染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3、预防接种的目的是什么? 议一议: 糖尿病、癌症是传染病吗?为什么? [参考:糖尿病与癌症不是病原体引起的,不属于传染病。 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疾病]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非传染性疾病 1、非传染性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也称为慢性病,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是遗传、生理、环境和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类型: 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 3、高危人群: 所有年龄组、地区和国家的人都受到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4、危害因素: 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接触烟草烟雾、有害使用酒精、空气污染等。 二、恶性肿瘤 1、肿瘤: (1)成因: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通常受到严格的调控。但在种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细胞分裂会失去控制,细胞会连续不断地分裂,形成肿瘤。 (2)分类: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肿瘤细胞与来源的正常组织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差别比较小,生长比较缓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在手术之后很少发生复发,不会发生转移。 恶性肿瘤的肿瘤细胞分化不好,异型性较大,通常生长比较快,边界不清楚、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对身体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恶性肿瘤常发生复发和转移现象。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①细胞特点:恶性肿瘤细胞除了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产生无数与自己相同的恶性肿瘤细胞外,一些恶性肿瘤细胞还会从肿瘤上脱落,进入血液。这样,恶性肿瘤细胞就会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在新组织中形成新的恶性肿瘤。 ②造成后果:如果不及时治疗,恶性肿瘤细胞就会在病人体内广泛地扩散,耗尽患者的营养,使病人消瘦衰竭,或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④诱发原因: 癌症的诱发因素是多种因素结合的结果:包括生活环境中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以及自身年龄、激素、代谢、免疫以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如,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 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素,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都是致癌物质。喜食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及偏食等,都易使人患癌。 读图:根据图 3-18 中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引起癌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癌症的预防: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不吸烟是我们应采取的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保持身体健康,减少致癌的可能性;含维生素、食物纤维及一些矿物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都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4、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视频:恶性肿瘤及预防读图:观察图 3-20,说说能为心脏提供营养的血管有哪些? 三、冠心病 1、冠状动脉: (1)冠状动脉的位置: 主动脉的基部,贴在心脏外面两条动脉,就是冠状动脉。 (2)冠状动脉的作用: 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脏的肌肉中,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再通过静脉,最终进入右心房。 所以冠状动脉的主要功能就是给心脏的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2、动脉硬化: 成年人的动脉血管壁上逐渐沉积脂肪类物质,导致动脉壁会逐渐增厚,弹性降低,使血流量减少,形成动脉硬化。 3、冠状动脉硬化的症状: 冠状动脉硬化,使得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患者会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 4、心肌梗塞: 随着冠状动脉硬化加重,动脉内壁不再光滑,会导致血栓的产生,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可能会引起心绞痛、冠状动脉栓塞或发生痉挛,血液无法到达心肌,就会发生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只是冠心病的表现形式之一。 5、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 ①成因: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导致心脏肌肉缺血、缺氧或坏死。 ②过程:脂肪沉积→冠状动脉硬化→血栓→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心绞痛。 6、动脉硬化、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和联系读图:冠心病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一个人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得冠心病的可能性______ 。 2)引发冠心病的某些因素,如遗传、年龄等是无法控制的,但有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应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大;控制烟酒,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服用药物等 ]5、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①合理饮食:吃低脂肪食物、戒烟限酒; ②适当进行锻炼; ③药物治疗:服用一些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的药物,也可通过治疗,除去动脉中引起阻塞的物质。 ④手术治疗:当药物很难控制症状时,冠心病患者可做手术治疗。 讨论交流:1)哪些食物有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 2)哪些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别高? 视频:冠心病及预防四、糖尿病 1、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1)血糖的正常值: 正常人血糖浓度:0.1%(或90毫克/100毫升)(2)血糖的正常调节: 正常人的血糖变化规律:进食后,由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血糖量会迅速升高,这时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被吸收、利用和转化,血糖量很快就恢复到正常水平。 读图:糖尿病是由于__________缺乏,引起血糖浓度_______,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__________随尿液排出。2、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葡萄糖含量过多的疾病。 (1)糖尿病的形成: 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的敏感性,引起血糖量升高,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糖分随尿液排出。 (2)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最显著的特点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3)糖尿病的危害: 如果不加以控制,糖尿病可能引起危险的并发症。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衰竭、尿毒症)、眼病(视物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4)糖尿病的治疗、预防: 预防为主:控制饮食,避免过度和劳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等。 积极治疗: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注射胰岛素,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 注意:口服胰岛素会无效。因为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后经过消化 道时会被胃蛋白酶分解消化,从而失效。 视频:哪些人易患糖尿病阅读:糖尿病 非传染病和传染病是两个对立的概念;诱发原因不同。使学生能够顺利区分恶性肿瘤和肿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恶性肿瘤是癌症,具有扩散转移等特征,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肿瘤,重视癌症的发病原因,并能正确预防;冠心病也是重要的致死因素之一,认识成因,了解预防措施才是最关键的,心血管病的程度不同,症状也有区别,使学生认识冠心病的成因与不合理的饮食等有关,从而做到合理膳食,加强运动;提醒学生烟酒对青少年的危害巨大;糖尿病的成因多因素,但是也是有规律的,可预防的。三种非传染性、高致死的疾病,成因都有共同点,所以提醒学生平时生活中,应注意:合理膳食、运动锻炼、戒烟限酒,合理作息;保护良好心态,同时加强家庭方面的宣传,做到“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一起健康生活。
课堂练习 1、“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多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溢血。上述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 D ) A.恶性肿瘤 B.烈性传染病 C.遗传病 D.心、脑血管病 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下列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传染病B.为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心脏上的冠状静脉C.心血管疾病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D.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因此锻炼量越大越好B.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C.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D.为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青少年应克服偏食、厌食或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4、下列关于糖尿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目前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是最好的一种方法 B.糖尿病患者体内一部分糖随尿排出,为弥补损失的糖,病人应该多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C.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粗粮和蔬菜等 D.对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饮食外,还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5、有关人士预测:未来家庭都可能被三大癌症——胃癌、肺癌、肝癌所困扰。研究表明:胃癌与食物有关,肺癌与空气有关,肝癌与水有关。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霉变的大米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可致癌B.免疫力强的人产生的癌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系统杀死C.体育锻炼、良好的心态、健康的饮食、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发生D.癌症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有关,而与人体的免疫、遗传、激素水平等无关6、为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所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的实验: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上述的实验计划存在着一些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理由是 。①观察在培养时没有添加干扰素的癌细胞生长情况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③把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答案:①③;进行对照]7、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贝类)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中含有黄樟素。小明看了报道以后:①小明猜测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1)上文中步骤①属于科学探究方法中的( ) A.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收集资料 D. 设计实验方案(2)步骤②采用的是探究活动中常用的 实验,其变量是 。 (3)实验结果表明小明最初的假设是 (填“成立”或“不成立”)的。 (4)通过这个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B(2)对照;食物是否含黄樟素(3)不成立(4)黄樟素不会导致癌症]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