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重要的能源资源
1、人类使用的能源的分类
水能、风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① 对人类历史来说,是有限的
②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二、资源开发条件
1、山西煤炭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煤田的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气层—清洁燃料就山西省内而言,称其为煤的海洋毫不夸张——煤田总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省内有大同、宁武、西山、汾西、沁水、河东六个巨型煤矿,还有阳泉、浑源、五台、平陆等大型煤矿。此外,省内各地还分布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煤矿…… 2、山西煤炭的市场条件—— 市场广阔
① 能源消费大国
② 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③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思考:1、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我国的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很大比重,天然气所占比重很小;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占比重较大。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比重比世界小。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核能占比重大,我国几乎没有。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3、山西煤炭开发的交通条件——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① 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
② 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三、 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山西省原煤生产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需求主要产煤区在西、北部,能源市场需求偏重于东南沿海
煤炭资源和市场分布的现实决定了必须经西煤东送、北煤南运送达消费市场。
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作为我国煤炭主产区,承担了大部分煤炭调出任务。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坑口电站西安焦化厂在炼焦、装煤、熄焦 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加强
能源加工
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提高能源输出结构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活动:比较输煤输电的优劣从价格来看
从环境效益来看
从运输成本来看
从山西省水资源状况看输电好
输煤好
输电好
输煤好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的调整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产业结构
十分单一效 益 低 下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铁 矿铝土矿能源
开发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产业链 提高能源的 综合利用程 度和附加价 值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① 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
② 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主导地位
4、煤炭能源基地的建设成就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缘由
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处理不当会造成生态问题易地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 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对原有的重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
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知识结构能源资源的开发资源开发的条件能源基地建设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处理能源的综合利用课件38张PPT。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能源的两大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一、重要的能源资源(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非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特征: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 态环境的破坏① 加强勘探,扩大后备储量;
② 节约和合理使用,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③ 发展科技,积极寻求替代产品。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煤海行来一矿工, ?汗衣犹带黑旋风。满面灰尘人似铁, ?一声叱呵响传钟。长偎井口晒天日, ?恨吸香烟解困慵。 回看万家灯火亮, ?两排皓齿笑从容。关注中国能源问题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二、资源开发条件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②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思考:
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点拨: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思考: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点拨:山西省位置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多条铁路线经过
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大秦线\神黄线三横三纵 阅读材料“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了解以下内容: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省原煤生产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晋煤外运关口——娘子关(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山西省能源的转换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产业结构的变化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这种经济结构不仅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现在,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①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
注:图中输出产品为向省外输出 阅读材料“万家寨引水工程”,了解以下问题:
1.缺水的山西省不适应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尤其以晋北地区(大同一带)和晋中地区(太原一带)突出。
2.万家寨引水工程是山西省为了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顺利发展建设的最大引水工程。 阅读指导 3.它由万家寨水利枢纽、引水总干线、南北干线和连接段组成。
4.该工程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万家寨引水工程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例如: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
(2)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中国的燃煤发电厂 发电厂冒出的滚滚蒸汽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废物利用技术。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③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我国首台国产百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
——浙江华能玉环电厂1号机组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中国是焦炭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出口国。2003 年,全球焦炭产量是3.9 亿吨,中国焦炭产量达到1.78 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6%。在出口方面,2003 年我国共出口焦煤1475 万吨。2004 年,中国共出口焦炭1472 万吨,相当于全球焦炭贸易总量的56%,国际焦炭市场仍供不应求。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例如,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2)调 整 产 业 结 构 (3)“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空气污染防治主要措施:
Ⅰ.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Ⅱ.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废水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