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4 09: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官场政治腐败,最终选择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与官场彻底决裂。《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隐居后。为酒后即兴而作,大多直抒胸臆,对世事的感慨。
走近诗人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xuān
huán
任务一:诵读诗歌

读准字音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翻译: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闹。问我为什么能如此,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就僻静了。
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喧嚣扰攘的尘世。
如此,这样。
任务二:读懂诗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飞鸟结伴归来。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说出来却忘了要说的话。
闲适淡泊的样子。
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傍晚。
山间的云气。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中的“人境”指什么?这里的“车马喧”具体指什么?
人境指的是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任务三:感悟诗情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
2.诗人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作者这样写,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因为“心远地自偏”
这是由于精神超凡脱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3.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字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南山的美景映入眼帘,景与目遇,情由景生,物我两忘,表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惬意。
有人说可以用“悠然望南山”,你觉得可以换吗?
不能。“见”是无意看山,而“望”却是有意寻求。诗人在南山下采菊,无意间抬起头来,景与目遇,南山美景映入眼帘。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情趣。如果用“望”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陶渊明爱菊,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的品格;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的生活,包含着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志趣。
4.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景色,
傍晚时分,南山之地,山间的云气缭绕,显得很美,夕阳已快落山,美丽的鸟儿呼朋结伴欢快归巢。
请同学们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①这两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描写了眼前景物,进一步丰富了诗人"悠然见南山"时的美妙意境,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②这两句动静结合的手法,静的是云气,动的是飞鸟,写傍晚山间的美妙景象,写出了南山黄昏时云气绯红、鸟结伴归巢的优美景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后的自在心境。
如何理解“飞鸟相与还”的“还”,作者想借飞鸟还表达何种情感呢?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指此时此地的景和情。
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说明恬适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直接抒情
5.“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什么?诗人为什么又“欲辨已忘言”呢?
真意:①从自然与人的和谐景象中悟到的自然意趣。
②远离名利纷争,洁身自好,自得其乐的人生真谛。
原因:诗人体会到的自然意趣和人生真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6.《<饮酒>其五》是陶渊明的言志之作,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看到了一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心志高远、闲适豁达的诗人形象。
本诗主要描写了隐居生活的情趣,表现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了诗人宁静恬然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课堂小结
艺术特色
全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在写景中流露出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1.景、情、理自然交融
2.语言平淡,意蕴深厚
这首诗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浑然天成,意蕴深厚。如“心远地自偏”,诗人提出只要心灵避离尘世,即使置身于喧闹的人境,依旧能够与自然相契合。诗人在本诗中,将哲理与诗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赋予了作品丰富的理趣。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到任尚不足百日,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便栽赃陷害。县吏对陶渊明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职回乡。从此,躬耕陇亩,读书为文,不再做官。
拓展延伸
01
二十九岁
为江州祭
酒,不堪
吏职,少
日自解归。
02
三十五岁
仕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参军。
03
三十七岁
母孟氏卒,渊明还浔阳居丧。
04
四十岁
任刘裕参军,同年辞职。
05
四十一岁
8月任彭泽令,11月辞宫归隐,不再出仕。
归园田居 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情与景的自然融合,是文人们追求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酒》(其五)]借山气、飞鸟表达自己返璞归真的情趣;
(2)因一字而境界全出,陶渊明《饮酒》(其五)“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中“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最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复杂感受;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课堂练习
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而无车马喧
情景相融
物我合一
心远地自偏
采菊见南山
山夕鸟飞还
生活宁静
内心恬淡
热爱自然
生命真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