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08 14: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明确农业的概念,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发展变化。
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农业区位因素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
1、农业区位因素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知识链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
【自主预习】
1.世界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
(1)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3)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及东水西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
5、我国的混合农业:
我国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构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6、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热量:不同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光照;植物有喜光与喜阴之分;降水: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水分条件。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农作物随海拔不同而不同
土壤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其产品需及时运往销售市场
政策 影响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鼓励、限制、调整、决策的作用
7、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经济因素 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区位 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
市场需求量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
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自学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 B.水份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产业基地。2005年某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农药残留量超标、酸度不够,致使合同只完成了30吨的出口订单。据此回答3~5题。
3.该果业公司生产收购“粉红女士”苹果主要原因是(  )
①市场需求 ②消费习惯 ③环境条件优越 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 ②交通技术进步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苹果生产成本低、质量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据2006年1月统计,2005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但从上述现象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有(  )
①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 ②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③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④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是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读图,回答6~8题。
6.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10年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7.该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8.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二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9.读下图,要在城区四周安排小麦、奶牛、花卉、鱼苗、果树五种农业生产对象,则①②③④⑤应分别安排(  )
①鱼苗 ②花卉 ③奶牛 ④小麦 ⑤果树
B.①奶牛 ②小麦 ③花卉 ④果树 ⑤鱼苗
C.①奶牛 ②花卉 ③小麦 ④鱼苗 ⑤果树
D.①花卉 ②鱼苗 ③果树 ④奶牛 ⑤小麦
2011年2月13日,从济南市人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自2月12日夜间至13日17时,济南市共发射增雪火箭弹227枚,助力降雪,人工降雪对鲁西北地区的旱情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据此回答10~11题。
10.材料描述了哪一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科技 B.水分 C.交通 D.政策
11.材料中的农业区位因素体现了对水分因素的影响,这说明(  )
A.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B.人文因素易发生改变
C.自然因素能被适当的改变 D.人文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农业发展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皖南山区特色农业区盛产的农产品主要有(  )
①茶叶 ②柑橘 ③香蕉 ④甜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与大别山特色农业区相比,沿江平原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
A.环境优美 B.水源充足C.交通便捷 D.气候适宜
二、综合题(共24分)
14.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耕地面积________。(3分)
②B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_。(3分)
③C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3分)
④D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2分)
(2)如果在D处发展种植业,最好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这样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2分)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_生产,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光照、湿度、通风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2分)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5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该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4分)
【预习疑问】
【课堂探究】
一、教材43页活动:完成1—3小题
二、读教材44页案例1完成活动1-2小题
总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完成教材46页活动1—3题
归纳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此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什么?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