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设计
课题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读懂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知道制作天气预报的大致步骤。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利用气象数据,建立气象数据与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通过收集和整理信息,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态度责任:保持对研究天气预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索制作天气预报的精密仪器和计算方法。
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会科技的发展。
难点 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一、科学聚焦
观察天气预报图
与我们的天气日历比较,说说哪些内容是相似的,哪些内容不一样。
说一说:我从哪些地方收看、收听到天气预报。
电视,手机,广播,报纸,电脑……
天气预报都有什么内容呢?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科学探索
1.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了解我们所知道的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将获得的天气信息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阴晴雨雪;
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最低气温;
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和风力;
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特殊的灾害性天气。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收集
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观测是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2)数值天气预报
位于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数值天气预报。为气象员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提供参考。
3)气象员做出预报
气象员综合分析最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资料,结合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
4)天气会商
数值天气预报并不完美,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一般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论,称作天气会商。
5)发布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公共显示屏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三、科学研讨
研讨一: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我们在查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只需通过点击应用、查看网页等方式,非常简单。殊不知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气象员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研讨二:天气预报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信息,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假期我们经常随父母旅游,出行之前我们要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判断是否有利于出行,或者携带预防装备。
如果遇到特殊天气,做好预防措施,比如暴雨、冰雹、台风等灾害提前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四、科学拓展
你知道吗?我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
但当时的天气预报只有“全国风向不定、天气多变、可能有雨”等模糊简单的内容。
1980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播报了我国第一次的电视天气预报。
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不仅有一两天的短期预测,还有跨季度、跨年度的长期气候预测。
五、课堂总结
六、课堂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