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诗词五首(《渔家傲 · 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诗词五首(《渔家傲 · 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4 17:4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教 学 目 标
(一)
熟读、背诵五首诗词,体会不同体裁的诗歌的韵律特点。
(二)
读懂诗意,品析诗歌的遣词造句、意象选择和艺术手法。
(三)
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渔家傲
请同学们先听录音范读,领略诗歌的韵律之美。然后根据诗意读出停顿,用“/”表示。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jiē
màn
pénɡ
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要求: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顿恰当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按照分片情况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风格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金兵入据中原后,遭遇国破家亡的变故,只身漂泊江南,过着孤瓜寂困窘的生活,但她又是一个有才华有理想的诗人,不甘忍受这样的现实,却又无能为大力,只好借助想象去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这首词正是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打发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向往。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云涛: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梦里魂魄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说话。他情意恳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殷勤:情意恳切。
自主学习,参照注释,读懂词句的意思。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我回答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谩:同“漫”,空、徒然。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举:高飞。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词的开头两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写梦中所见景象。词人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二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
词人梦见了什么?词人在梦境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天帝形象?有何作用?
词人仿佛梦见天帝殷切地问她打算到哪儿去。
词人在梦境中塑造了一位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形象。
作用:反映了遭逢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孤独无依的词人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康以及人生美好归宿的渴望与追求,自然地引出下片。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两次用到“归”字,其含义有何不同?
第一个“归”字,写词人“梦魂”回到天帝身边,是希望自己有好的归宿。
第二个“归”字,写词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人生归宿的犹豫、彷徨和迷茫。
下阕哪两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之情。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蕴意深远,且见词人风骨,请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
“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以及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词人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词人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上去?
从词中的意思来看,是由于词人感到“路长”“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也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但在现实中根本得不到施展;尽管她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中却因找不到出路而无法实现。因此她才想要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痛苦的仙境中去。词人梦想到“三山”上去,从侧面反映出她对充斥着战乱、杀戮、孤独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细读《渔家傲》,想一想:这首诗词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作者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本词通过记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通过记梦的特殊方式,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也表现了词人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板书设计
渔家傲
梦中所见所闻
海天相接
天帝问询
词人理想抱负
辛苦求索
未见光明
渴望自由
追求光明
三、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课后习题
《赤壁》:作者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渔家傲》:作者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附:赏析点梳理
原文 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和真题标答)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理解:写梦中所见景象。词人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教参整体把握)
炼字: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二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教参资料链接)
原文 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和真题标答)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理解: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最后一句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教参资料链接)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理解:上句是说词人回告天帝,下句是说词人学习作诗,空自写出惊人的诗句,又有什么用呢?(教参整体把握)
炼字: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教参整体把握)“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以及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教参资料链接)
原文 理解与鉴赏(依据教材、教参和真题标答)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用典:“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词人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教参整体把握)
【主旨情感】通过记梦的特殊方式,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也表现了词人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教参整体把握) 【文学常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教参资料链接)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