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5 19:46:4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6张PPT)
第8课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探究其精神世界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品析精彩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斯蒂芬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主要作品有《蒙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良知对抗暴力》《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三大师》《三文豪》《三奇才》《昨日的世界》《罗曼·罗兰》等。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鼓吹欧洲的统一。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
晓常识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
识文体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胡髭( ) 一绺( ) 涟涟( ) 藏污纳垢( )
长髯( ) 锃亮( ) 侏儒( ) 鹤立鸡群( )
黝黑( ) 崎岖( ) 平庸( ) 正襟危坐( )
愚dùn( ) jiāng绳( ) 胆qiè( ) 诚huáng诚恐( )
zhì留( ) 酒sì( ) 蒙mèi( ) 器宇轩áng( )

liǔ
lián
zèng
zhū rú
yǒu
yōng
gòu

jīn

rán








夯基础
藏污纳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阅读1~5自然段,归纳一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他的外貌?
3.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受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
4.第5段对来访者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识文本
5.通读全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是“抑”,哪些地方是“扬”?
6.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7.品析精彩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阅读1-5自然段,归纳一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他的外貌?
①托尔斯泰须发特点——浓密
②托尔斯泰面部轮廓——平庸
③托尔斯泰面部表情——阴沉
④托尔斯泰长相特点——平常
⑤托尔斯泰的外貌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平庸普通
面部轮廓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比喻:用粗制滥造的小屋比喻脸部轮廓,生动地描写出托尔斯泰脸孔的粗劣。
须发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比喻、夸张:再次突出托尔斯泰胡须浓密的特点。
长相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比喻、夸张:从局部分别描写了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既幽默又诙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段落分析: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须发

面部

表情

长相

平庸
丑陋

令人
失望
3.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受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
写他相貌平庸既是对他的外貌进行真实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犀利敏锐,如“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进行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给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
4.第5段对来访者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对来访者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与上文来访者的心理期待形成对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访者见到托尔斯泰后的失望,从侧面衬托出托尔斯泰容貌的普通、身材的矮小。
5.通读全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是“抑”,哪些地方是“扬”?
欲扬先抑:“扬”,就是褒扬、抬高,指对人、事、物的褒赏;“抑”,就是抑制、下压,指对人、事、物的贬低。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为了赞美或讴歌某一主题,先采取辩证对比的方法对其加以控制、压抑,这样反而能更加突出地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前半部分侧重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突出了“多毛”“粗鄙”的特征,是“抑”;后面侧重对人物的眼睛的描写,突出眼神的敏锐、犀利,是“扬”。
“抑”: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乱蓬蓬的头发,怎么也遮不住两只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扬”: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
6.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前者多用抑笔,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两个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后者高度赞美,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

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比喻、夸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7.品析精彩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比喻:把托尔斯泰的眼睛比作有魔力、有磁性的珠宝,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揭示了托尔斯泰的作品来自于对社会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同时还准确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学习目标回顾:
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探究其精神世界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品析精彩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请摘录文中的精彩语句,尝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或融入自己的感悟,为致敬托尔斯泰写下一首赞美诗,并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越是看清一切,
越是在痛苦与绝望中挣扎。
尽管他没能活得幸福,
他却将幸福留给了全人类,
他的思想震撼着世界,
他就是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