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5《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5《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7 17:02: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疏通文意,能多角度地理解本文中周亚夫“真将军”和汉文帝明君的人物形象,感受他们的精神。
2. 把握本文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一写人叙事的技巧。
教学重点
1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疏通文意,能多角度地理解本文中周亚夫“真将军”和汉文帝明君的人物形象,感受他们的精神。
教学难点
1. 把握本文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一写人叙事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有一位特殊的朋友来到了我们之中,他来自汉朝。这位“介胄之士”还为我们捎来了汉文帝后元六年某日的特大新闻(出示热搜头条 )一时传言纷纷,诸位看官有何看法?(随机采访2-3位学生)孰真孰假?在座的各位新闻人决定前往历史现场,一探究竟!
(二)活动一:新闻采访选题会
出发前,各位将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明确采访任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随机发言)
主编已经搜集到了相关资料。
(出示课文第一段)
(一生简要说,相机释义“军”“备”)
出示学生随堂生成:
采访细柳营将士、群臣、天子、周亚夫;拍摄细柳与霸上、棘门营内的环境
(三)活动二:新闻面面观 采访进行时
接下来,请各位新闻人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分配的任务,一起出发吧!
1. 小组合作(10分钟)
出示小组合作提示:
第一步,确定采访或拍摄的对象;
第二步,拟定若干个采访问题或需要选取的镜头;
第三步,想象、模拟采访中的问答情况,或讨论拍摄的感受。
(各小组及时记录)
出示成果展示建议:
(1)分角色表演读
(2)以对话形式模拟访谈
(3)派代表分享拍摄的感受
【主编探访】师巡视,记录各组要点。
【观察员时间】每组派代表与感兴趣的采访组互动,组内补充、完善。
2. 各组展示、全班交流
预设:
# 连线细柳营将士
说说为什么要以这种语气读,会重读哪些字词?
小结: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 拍摄细柳营内的环境
镜头:“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刀出鞘,把弓拉满)
小结:军容严整 常备不懈 严阵以待 训练有素
# 连线霸上棘门
(1)镜头:“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生说大意:全营将士都来迎送皇帝)
(2)勾连文帝语: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小结:军纪涣散 戒备松弛
# 连线群臣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惊在何处?
预设:惊恐、惊讶、惊喜
①没有周亚夫的命令,皇帝竟不得入壁门(上至,又不得入),需要使者手持符节前去,还“按辔徐行”,而周亚夫竟不对皇帝行跪拜礼,只行军礼,而且“持兵揖”,手拿兵器,这是大不敬啊!
②皇帝不仅没有降罪于周亚夫,反而“改容式车”(结合注释),表示敬意。出军门后还称赞不已。
(相机连线专访汉文帝的组)
# 连线汉文帝
预设问题:陛下,周将军这样做,您不生气吗?怎么还在群臣面前称赞他呀?
出示对天子的描写:
探究文帝的心理:和霸上棘门相比,我起初是不快的,但看到细柳营上下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我才意识到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抵御匈奴,守住江山。现在“匈奴大入边”,我在群臣面前称赞周亚夫,贬斥形同儿戏、玩忽职守的霸上棘门,就是想让他们知道,国家需要的是真正的大将,朕是个深明大义、有识人之明的皇帝。
# 连线细柳营将士
朗读表演:
说说周亚夫可能以何种语气说这句话。
预设:正气凛然、刚正不阿;一脸敬意但仍须恪守军礼的抱歉
预设问题:周将军今日这般,也不怕冒犯皇帝,降罪于你,也不怕世人说你拥兵自重吗?
预设回答:(联系背景)匈奴侵入边境,情势紧急,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治军严明,军营内令行禁止,秩序井然,即使是天子劳军,也须依令而行。一旦匈奴突袭,便可即刻投入战斗,个人的前途和国家安危相比是不足道的。
小组展示时,师相机板书:
3. 师小结:由于各位新闻人的倾力采访,各小组已经从各个角度搜集了新闻素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位“真将军”周亚夫,相信你们也已经为《史记》长于记人的特点所折服了吧。(出示思考探究二李长之语)
(四)活动三:新闻评论家
1. 采访后,主编特邀你为“周亚夫”撰写一则新闻评论。
你们是不是也和司马迁英雄所见略同啊?
出示《绛侯周勃世家》末尾: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ráng jū)曷有加焉!
如学生能想到周亚夫的结局,则出示“持节不逊,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2. 布置作业:“真XX”系列追踪报道
请你结合《作业本》,以“真李广”为题,为本系列追踪报道撰写一则新闻评论。
要求:注意对比衬托的写法
嗟乎,李广乃真________!
( )______,而广_______;
( )______,而广_______;
此乃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