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八上六单元26《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八上六单元26《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7 17:11: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上六单元《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了解诗歌内容。
2.初步学习品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歌寄寓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品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导入。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蜂起,唐王朝与藩镇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严重破坏了国家统一。诗人们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其中就有一首惊世之作《雁门太守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2.解题。
行,歌行体,由汉代乐府诗发展而来,通常用“歌” “行”命名,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可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雁门,指雁门关,泛指西北边塞地区,从题材看,这是一首边塞诗。《雁门太守行》是东汉乐府诗歌中的一首歌颂洛阳令王涣政绩的诗。诗人李贺直接借用此题写边塞战争,这与唐人好借用旧题写当下题材的创作之风有关。
一、读诗韵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韵律。
2.请一位同学朗读,正音,找节奏。注意:强调“塞” “重”的读音,读出节奏停顿。
3.全班齐读,读出节奏。
二、解诗意
1.请学生默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在疑惑处标注。
提问: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疑惑?小组交流,质疑问难,然后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概括出三个战争场面:对峙、交战、夜袭。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改写诗句。
2.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个战争的场面吗?请结合注释,加上自己的想象。
回答参考: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65课题博览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闷而低沉。
3.全班齐读,感悟诗意。
三、品诗味
1.提问:这场战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回答:紧张、惨烈、凝重。(其他答案亦可)
2.提问:你从诗中哪些字词能感受到战争的特点?请在文中圈画并作批注。
描写战争的作品往往让我们联想到敌我双方短兵相接、激烈厮杀的场面。可是,这首诗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语句,但我们仍能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惨烈、凝重。
学生默读诗歌,在文中圈画并作批注,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顺势引导,适时展示助读资料,在学生品析的同时,指导朗读,边赏边读。
(1)“黑云”可指自然界乌云,环境描写渲染了压抑的气氛;同时,也比喻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表现了战争的危急形势和紧张气氛。“压” “摧”都体现了敌军气势逼人, “金鳞开”表现我军面对大军压境,戒备森严,士气高涨,严阵以待。
指 导 朗 读 ,1、2 句 重 读“ 压 ”“ 摧 ”“ 金鳞”。
学生齐读,读出紧张感。
(2)“满天”写出了号角声响彻天际,表现战争规模大,战况激烈,属听觉角度。“秋色”点明了战争的时间,增添悲凉之感。“燕脂”“凝” “紫”能看出伤亡惨重、血流成河,表现战争的惨烈、残酷,属视觉角度。
指导朗读,3、4句重读“满” “凝”。
学生齐读,读出惨烈感。
(3)“半卷”写出将士黑夜行军、偃旗息鼓,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的典故,表现将士们义无反顾、舍身报君的悲壮情怀,渲染凝重的气氛。“霜重” “鼓寒”写出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起”写出战鼓擂不响,助威声势弱,作战困难重重,烘托凝重的氛围,属听觉角度。
指导朗读,5、6 句重读“临” “重” “寒”。
学生齐读,读出凝重感。
从学生圈画的字词中,提取表示颜色的词语,提问:你发现这些词语的共同点了吗?
回答:表示颜色。
找出诗中所有表示颜色的词语,带学生冥想画面。提问:这幅战争的画卷有什么特点?回答:色彩斑斓。
资料助读:陆游曾评价李贺的诗“贺词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高明的画家会让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使画面对比鲜明,浓艳斑驳。这就是李贺诗歌的一大创作特色 — —色彩浓艳。
3.提问:黄金台仅指颜色吗?回答:还指典故。再提问:还有什么典故?回答:易水。
资料助读:战国时期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去秦国刺杀秦王,在易水饯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现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还的坚定意志。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在郭隗的协助下,在易水旁修筑黄金台,放置千金于台上,广招天下人才,乐毅、邹衍、剧辛等前来投奔。一时间,天下贤士争相奔赴燕国,燕国国力日益强盛。
提问:诗人引用这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回答:太子丹和燕昭王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因此荆轲也好,燕昭王招揽的贤士也罢,都甘愿为君王效力,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诗人引用这两个典故就是为了表现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报效君王的坚定决心。用典的好处有: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表意委婉。这是李贺诗歌的第二个创作特色 — —巧用典故。
4.提问:李贺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的战争,可是,李贺本人从未上过战场,他写作这首诗时年仅 17 岁。他是如何创作这首诗的呢?
回答:他是凭着想象写下此诗的,这是他诗歌的第三个创作特色 — —大胆想象。总结:正因为诗作想象大胆、色彩浓艳、用典巧妙,李贺被誉为“诗鬼”。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对诗歌的独特感悟,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教师顺势引导点拨,最后总结出李诗的三个艺术特色。
四、悟诗情
1.提问:既然李贺没有参加过战争,他写作这首诗到底想表达怎样的心声呢?
回答:从 7、8 句“报君” “为君死”可以看出诗人誓死保家卫国、效忠君王的坚定决心。
资料助读:李贺(约 790 年-约 816 年),字长吉,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其家世没落。7 岁能作诗,名动京师。18 岁,父亲早逝,李贺参加河南府试,获“乡贡进士”资格,但遭人毁谤,最终落第。李贺一生应试难中,又身体羸弱,愁苦多病,壮志难酬,27 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短暂一生,给后人留下了两百多首诗。
总结:李贺渴望受到重用、建功立业,然而,一生不顺遂,空有报国情。可谓“满身失意,一腔豪情”。何其悲壮!
指导朗读,7、8句重读“为君死”。
学生齐读,读出坚定的信念,读出悲壮。
2.带着对李贺悲壮情怀的理解,再次齐读整首诗,读出情感。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通过对李贺一生坎坷经历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五、诵名句
提问:中国古代胸怀报国之志的文人还有很多,他们也留下了许多传唱至今的爱国诗篇,你还知道哪些?可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先分享诗句,再齐声诵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中的名言警句。
六、作业
1.背诵、默写此诗。
2.诵读李贺其他诗作,体会其诗歌艺术特色。
七、反思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几点不足:
1.诵读的遍数虽不少,但在形式上可以更灵活些。尤其在“品诗味”环节,可多请几个学生个别朗读,在不同的朗读中发现诵读的技巧。
2. “解诗意”环节,说理解、谈质疑时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
3. “品诗味”环节,教师总结“色彩浓艳”这一艺术特色时略显浅尝辄止。总结不能仅停留在战争画面的色彩上,更要带领学生去理解色彩词汇的运用对于表现战争特点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黑云”表现敌军的嚣张气焰, “金鳞”表现我军的守城英姿,敌我两军画面的鲜明对比,烘托战争对峙的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