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举一反三
典例精讲
考点梳理
思维导图
溶解现象
第6章
考点串讲PPT
目
录
CONTENTS
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2
溶液组成的表示
3
物质的溶解性
思维导图
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考点01
考点01 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考点梳理
概念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 、 的 叫做溶液 特征 . 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 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就能长期放置,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 溶液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混合物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年湖南湘潭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大理石
A
【典例02】(202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
考点01 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辽宁营口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豆油 C.花椒粉 D.面粉
A
【演练02】(2023年山东济南中考)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催化剂一定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考点01 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乳化作用
考点02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02 乳化作用
考点梳理
乳化 把植物油分散成 均匀悬浮在水中的现象
乳化作用 在去油污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乳化应用 工业: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等
农业、医学:农药、医药制剂的合成等
生活:各种日用洗涤剂、化妆品及乳制饮品的配制等
无数细小的液滴
洗涤剂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年辽宁阜新中考)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来除铁锈
B.熟石灰和氢氧化钠都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用汽油、洗涤剂去除油污都属于乳化现象
D.氯化钠和亚硝酸钠在生活中都可以做调味品
A
【典例02】(2023年山东潍坊中考)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
考点02 乳化作用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C 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D 冰箱内放置活性炭炭包 活性炭能吸附异味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山东滨州中考)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B.小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小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小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演练02】(2023年内蒙古赤峰中考)库水经净化后,成为自来水走进千家万户。下面是人们生活用水的四个情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为长辈沏茶:茶叶悬浮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溶液
B.帮妈妈洗碗:向水中加入的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
C.给花草浇水: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给鱼缸换水:水中生物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
A
考点02 乳化作用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考点03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0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考点梳理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如NaCl
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如_________
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如_________
NH4NO3
NaOH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年湖南湘潭中考)下列固体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NH4NO3 B.CaO C.NaCl D.NaOH
A
考点0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典例02】(2023年贵州中考)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结构观: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
B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湖南邵阳中考)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氯化钠
B
考点0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演练02】(2023年湖南岳阳中考)对物质的鉴别和分离提纯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部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加水
B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加稀硫酸
C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CuO 通入氧气加热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考点04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04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考点梳理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溶液的导电性
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沸点 ,凝固点 。
原因:有 。
自由移动的离子
能导电的溶液:氯化钠溶液等
升高
降低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年山东烟台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D
考点04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典例02】(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下列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硫酸钠溶液具有导电性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B 品红在水中扩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水蒸气液化为水,所占体积减小 分子间间隔变小
D 蔗糖溶液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江苏徐州中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水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可使水溶液的凝固点 ,以防止水结冰。
【演练02】(2023年安徽中考)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B
考点04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降低
选项 实际问题 实验方案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取样后加入肥皂水
B 检验雨水是否为酸雨 取样后滴加酚酞溶液
C 区分蔗糖水和生理盐水 取样后测导电性
D 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MgCl2 取样后加入NaOH溶液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考点05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05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考点梳理
溶液 溶质 溶剂
有水的溶液
无水的溶液 气体、液体混合
固体、液体混合
液体、液体混合
其他物质
水
气体
固体
量少的液体
液体
液体
量多的液体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湖南永州中考)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稀硫酸 B.生理盐水 C.蔗糖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
考点05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D
【典例02】(2023云南中考)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A.食盐溶液 B.硝酸钾溶液 C.酒精溶液 D.蔗糖溶液
C
【典例03】(2022山东济南中考)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控制燃烧条件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B.任何溶液都只含一种溶质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2年辽宁营口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一定为固体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考点05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演练02】(2022年江苏泰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D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考点06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06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考点梳理
概念 与 之比叫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定义式 溶质质量分数= ×100%= ×100%
变形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典例02】(2023年河北中考)20℃和60℃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下图所示为对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
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年山东菏泽中考)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25℃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
C
考点06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演练02】(2023年山东烟台中考)农业上常用氯化钠溶液选种,若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是12%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则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kg。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陕西中考)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考点06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C
12
有关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计算
考点07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07 有关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计算
考点梳理
方法 加溶剂(水)
依据 稀释前后溶液中 不变
公式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溶质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b%且质量为B的稀溶液,则: = ;
溶质的质量
A×a%
B×b%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山东泰安中考)某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的标签如图所示。
要把10g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稀释所需水的质量为 g。
考点07 有关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计算
15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吉林中考)用硫酸进行下列实验,存在错误的做法是
A.干燥:用浓硫酸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稀释: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添加入90g的水
C.制备: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
D.除锈: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
考点07 有关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计算
【演练02】(2023湖南株洲中考)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14%的硫酸。请计算:
(1)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98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考点08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08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考点梳理
用固体配制溶液 实验步骤 计算、 、 、装瓶贴标签
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 、胶头滴管、 、玻璃棒
用浓溶液配制溶液 实验步骤 计算、 、 、装瓶贴标签
实验仪器 量筒、 、烧杯、 、
称量
溶解
量筒
烧杯
量取
稀释
胶头滴管
玻璃棒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山东滨州中考)小亮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他的错误操作是
A. 取氯化钠 B. 称氯化钠 C. 量取水 D. 溶解氯化钠
C
【典例02】(2023山东菏泽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B.⑥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C.①~⑥项实验操作均正确
D.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⑥⑤③
C
考点08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海南中考)某实验小组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C
【演练02】(2023湖南怀化中考)在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抽到的化学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计算出配制该溶液需要3g氯化钠固体和47mL水
B.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于是向右移动游码
C.量取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将称得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烧杯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B
考点08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A.取用固体 B.称量 C.量取液体 D.溶解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考点09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09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考点梳理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_______________: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_________: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温度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江苏苏州中考)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B
【典例02】(2023湖北恩施中考)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C.探究“CO2与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B
考点09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辽宁盘锦中考)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演练02】(2023辽宁阜新中考)图示实验中观察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由此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考点09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剂相同条件下,溶质不同,物质溶解性不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考点10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10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考点梳理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 、蒸发 或 温度
增加 或 温度
(一般情况下):
溶质
溶剂
降低
溶剂
升高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四川自贡中考)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纯净物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A
【典例02】(2023山东滨州中考)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小组学习群中的交流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小云: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B.小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小丽: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小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考点10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湖南衡阳中考)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演练02】(2023年辽宁中考)某同学用氯化钾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①A~D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考点10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BCD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考点11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1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考点梳理
固体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
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部因素:________
表示方法
溶解度数据表
溶解度曲线:用_______表示溶解度,_______表示温
度,得到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温度
100 g
饱和
质量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温度
纵坐标
横坐标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大
B.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B
【典例02】(2023江苏宿迁中考)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
B.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D.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D
考点1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四川雅安中考)如图是两种常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0℃时,100g饱和NH4Cl溶液中含有60.2gNH4Cl
B.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100℃降温到40℃NH4Cl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
D.NH4Cl中含有少量的NaCl,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C
【演练02】(2023年广西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乙<甲=丙
D.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C
考点1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结晶
考点12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考点12 结晶
考点梳理
结晶方法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 的物质,如NaCl
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 的物质,如KNO3
结晶法应用:分离混合物 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时,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
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时,如KNO3中混有少量NaCl
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典例精讲
【典例01】(2023四川巴中中考)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结合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B.“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分别利用了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
C.20℃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
D.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考点12 结晶
温度 溶解度物质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 35.7g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碳酸钠 7.0g 12.2g 21.8g 39.7g 49.0g 48.7g 46.5g 45.8g
举一反三
【演练01】(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甲中含有的溶剂质量较多
D.将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C
【演练02】(2023年四川内江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t2°C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B
考点12 结晶
实验方案
实验课题
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汇报人 / 稻小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