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动物《2 校园里的的动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动物《2 校园里的的动物》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0 08: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动物《2 校园里的的动物》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常见的动物,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动物”中的第2课。本课主要介绍了校园里常见的动物,包括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教材中提供了各种观察和实验的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于动物的基本特征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的认识还比较表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校园里常见的动物的特征。
四、重难点
重点:校园里常见的动物及其特征。
难点: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描述动物的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些校园里常见的动物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是在哪里生活的?”
2.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认识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 教师引导:“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校园里的动物’这一课。”
(二)新课教学
1. 观察和描述昆虫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些昆虫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昆虫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昆虫有六条腿、有翅膀、有触角等基本特征。
2. 观察和描述鸟类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些鸟类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看到的鸟类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鸟类有羽毛、会飞、有喙等基本特征。
3. 观察和描述哺乳动物的代表动物及其特征
教师出示一些哺乳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哺乳动物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哺乳动物的代表动物是猴子、老虎、大象等,它们的特征包括有毛、会哺乳、有四肢等。
4. 探究校园里的动物及其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校园里可以观察到哪些动物?它们有哪些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列举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及其特征。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及其特征。
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校园里的动物及其特征。
(三)课堂练习
1. 教师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一些关于校园里的动物及其特征的描述,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
3. 教师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回答是否准确、生动。
4. 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关于动物的例子,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同时让学生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动物的特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及其应用。
(四)、习题设计
1. 填空题:
(1)校园里的动物有( )、( )、( )等。
(2)昆虫的特征包括( )、( )、( )等。
(3)鸟类的特征包括( )、( )、( )等。
(4)哺乳动物的代表动物是( ),它的特征包括( )、( )、( )等。
2. 选择题:
(1)下面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昆虫的特征?
A. 有六条腿 B. 有翅膀 C. 有触角
(2)下面哪个选项描述的是鸟类的特征?
A. 有羽毛 B. 会飞 C. 有喙
(3)下面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哺乳动物的代表动物?
A. 猴子 B. 老虎 C. 大象
3. 判断题:
(1)校园里的动物都是昆虫。( )
(2)昆虫都有六条腿。( )
(3)鸟类都会飞。( )
六、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校园里常见的动物及其特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们了解了校园里常见的动物的特征,并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动物特征。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加深了他们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习题设计,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动物的特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八、板书设计
校园里的的动物
1. 昆虫:六条腿、有翅膀、有触角等特征。
2. 鸟类:有羽毛、会飞、有喙等特征。
3. 哺乳动物:猴子、老虎、大象等代表动物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