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 来自细菌的威胁1.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________,它们会侵入并破坏__________或产生能破坏细胞的________,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细菌是一种只有利用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的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用_________来治疗。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_____,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性疾病具有极好的疗效。疾病人体细胞毒素显微镜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破伤风霍乱淋病抗生素化合物自然合成青霉素知识点 来自细菌的威胁 1.(4分)卫生部于2007年2月24日发出紧急通知,“封杀”两种美国进口的花生酱,原因是这两种花生酱受到一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各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
A.昆虫 B.真菌
C.病毒 D.细菌
2.(5分)青霉素为20世纪医学上的重大发现,小明列出了以下几项有关青霉素的知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
A.青霉素是青霉分泌的一种抗生素
B.青霉素能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
C.青霉素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些对细菌是致命的
D.青霉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的特效药,目前青霉素类抗生素还在使用DC3.(5分)在学习了“来自微生物的威胁”这一节后,班上的4位同学对细菌进行了如下的描述:
甲同学:细菌是一类没有细胞核的生物。
乙同学:细菌既能使人致病,又能被人类利用。
丙同学: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丁同学:所有的细菌都能侵入人体的细胞内,并产生毒素。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4.(5分)下列疾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是( )
A.伤口感染发炎 B.痢疾
C.流感 D.破伤风CC5.(5分)下列有关疾病和传播途径的连线正确的是( )
A.细菌性痢疾——飞沫传播
B.破伤风——接触(伤口)传播
C.霍乱——粪—口传播
D.淋病——水、食物、苍蝇传播B6.(8分)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食草性牲畜最容易得此病,主要症状是高热、黏液紫黑、呼吸困难,常常来不及医治而死亡,给农牧业带来严重损失。
(1)与组成牛、马、羊等动物的细胞相比,炭疽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炭疽杆菌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用煮沸的方式无法消灭炭疽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7.(8分)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的细菌数量就越多。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8种面值的纸币样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各种纸币,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如下表的数据。请回答如下问题:(1)由数据可推理出___________面额纸币的使用频率较高。
(2)在运用表中数据推出上述结论的过程中,为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各面额纸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菌总数”“每张细菌数”或“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数据。 1元和2元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8.实验室在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一区域没有细菌生长。该区域可能生活着( )
A.青霉菌
B.乳酸菌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A9.若将细菌放置于固体培养基上,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杀菌效果的是( )B10.青霉素是青霉菌分泌的一种抗生素,它能有效地杀灭多种细菌。几十年来,由于人们滥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致使这些抗生素的杀菌效果越来越差。请回答:
(1)由于青霉菌属于真菌,和细菌相比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霉菌属于________生物。
(2)由于细菌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存在_______现象,因此使用青霉素前,细菌群体中不同个体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差异。初次使用青霉素时,人体细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细菌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__________进程中,大量没有抗药性的细菌因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死亡,少数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因能适应环境而存活并繁殖。青霉菌有细胞核,而细菌只有核区真核变异生存斗争(3)青霉素的长期反复使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的________作用,最终在人体内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群体,从而降低了青霉素的杀菌效果。选择11.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抵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大蒜能抵制细菌的生长)乙,设置了对照组12.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的弗来明先生所进行的实验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出假设】略。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实验结论】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其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由培养液和培养基产生的,应进一步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确实是青霉菌产生了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霉素。这种方法叫________法。D把没有放青霉菌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细菌正常生长对照课件8张PPT。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 来自病毒的威胁1.病毒也属于微生物,比细菌还小,无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和________,不能________,只能______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________,通常指___________微生物。
3.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________的____或_________。
4.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________。
5.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_____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细胞结构蛋白质核酸独立生活寄生流感甲型肝炎乙型肺炎艾滋病生物寄生类病原体人动物途径免疫力知识点 来自病毒的威胁 1.(4分)下列不是病原体的是( )
A.肝炎病毒 B.痢疾杆菌
C.蛔虫 D.身体某处的炎症
2.(4分)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②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病毒引起的疾病 ③用于基因工程 ④没有细胞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DA3.(4分)易感人群是指(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B.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
C.接触传染病的人群
D.正在患病的人群
4.(4分)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AD5.(4分)科学家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的汁液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引起花叶病;将患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依然引起花叶病,由此发现了病毒。以上病毒发现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病毒比细菌小
B.细菌具有致病性
C.烟草花叶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
D.病毒具有致病性B6.(10分)甲型HI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IN1病毒引起的,病毒的结构特征是个体________,无________结构,在寄主细胞内迅速________。如图中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_____________米,使用透气孔径为3.0×10-6米的N95型口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挡甲型NIN1病毒。微小细胞繁殖1.20×10-7不能7.(10分)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问题:
人们起初对流感一无所知,以至误以为这种病是上帝的惩罚,并把它命名为“influenza”,意即“被魔鬼侵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材料,目前得到确证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是在1918年的欧洲大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正浓,战争夺去了很多士兵的生命,摧毁了无数家园,但是流感带给世界的威胁甚至超过了战争。全世界在这次流感大流行中,死亡的人数高达2 000万。1997年8月,美国病理学家约翰·哈里宾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的冷冻尸体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流感病毒。经过实验,证实这种病毒正是那次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典型病毒。(1)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它是__________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一旦感染,危害性很大。
(2)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当发生流感疫情时,可以戴上口罩。
(3)现在用来预防流感的办法可以是注射___________,但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未感冒的人属于____________。流感病毒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疫苗易感人群课件16张PPT。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课时 传染病1.传染病:由___________引起并能在人与____或人与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_______和________是两大类病原体。
2.传染病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________传染源、_______传播途径、________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任一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________。病原体人动物寄生虫微生物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切断保护终止5.传染病区别于非传染病的特点:
(1)传染病是在_____________由病原体和机体__________引起的;
(2)传染病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被感染的机体能产生__________反应;
(4)得过传染病后动物能获得特异性_________;
(5)具有________的临床表现。
6.传染病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传染病、_________传染病、________传染病、________传染病、________疾病。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传染性流行性特异性免疫特征性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体表性传播知识点 传染病 1.(4分)传染病与一般疾病的最大区别是( )
A.有遗传性,难医治
B.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C.无特效药,对人体危害较大
D.是一种绝症,无法医治
2.(4分)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会出现许多人患有同一种传染病的现象,这说明传染病具有( )
A.免疫性 B.流行性
C.选择性 D.化学性BB3.(4分)一个人一旦得过麻疹这种传染病,痊愈后一般不会再得这种病。这反映了传染病具有( )
A.传染性 B.流行性
C.免疫性 D.复发性
4.(4分)2013年5月,某市创国卫、创省示范文明城区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到:组织开展办公场所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这主要起到的预防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减少流行性CB5.(4分)冬春季节,流行性感冒多发。下列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B.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D.多吃感冒药来预防感冒D6.(7分)某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经医生确诊患了某种病。于是医生马上做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①立即将患者隔离治疗;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③对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控望。分析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是一种________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医生所做的措施中:
①属于_____________,②、④属于________________;③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7.(6分)春夏季节,小玲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小芳患上了肺结核。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感染者的咳嗽喷嚏为媒介,甲型H1N1流感是由某种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1)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②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③对小玲和小芳的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④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等措施来预防传染病。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从材料可知,甲型H1N1流感属于__________(填传染病类型)传染病。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菌有细胞结构②④呼吸道8.(7分)《人民日报》介绍了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_________等措施,这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C可知:疫情一旦发生,对发生疫情的___________要采取强制________________措施,提高疾病免疫率。深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受威胁区免疫(或接种)9.我国规定速冻食品必须真空包装,不得销售散装汤圆等速冻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10.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患病人数尚不多,却都有互相接触的病史。此病的病因和具体传播方式还不是很清楚,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对此,下列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
①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②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③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 ④禁止患者生育,以免生出病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BB11.下列措施与保护易感人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B.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地服用预防药
D.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
12.我国对入境的动物和植物有严格的检疫制度,若被检测出带有传染病或病虫害,则拒绝其入境,检疫制度的目的是( )
A.减少动植物的入境数量
B.减少我国农药和药品的使用量
C.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病的传染源DC13.2013年5月24日,香港大学医院在港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哺乳动物可通过飞沫传播H7N9禽流感病毒,这给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有细胞结构,但不能独立生活
B.卫生部门及时扑杀染病家禽,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C.对禽类养殖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及时给未染病禽类注射相关药物,提高其免疫力,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14.以前医学界认为,人的胃酸具有腐蚀性,没有任何细菌能在其中存活。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滨·沃伦在胃黏膜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为了证明这一观点,马歇尔不惜拿自己做实验,喝下了一份含有这种细菌培养液的食物,后经医学检查发现,他果然患上胃炎,而且在他胃部发炎处存在着幽门螺杆菌,最后通过应用抗素等药物,他的胃病很快痊愈了。2005年马歇尔和沃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问:
(1)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原体是________。
(2)马歇尔的实验,说明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幽门螺杆菌食物15.下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结构图,小丽对下列说法的科学性产生疑惑:(1)现有下列说法:a.图中细胞体最外层是病毒细胞的细胞壁;b.甲型H1N1流感病毒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构成;c.它的结构中没有细胞核。你认为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b B.a和c
C.b和c D.a、b和cC(2)预防甲型H1N1流感要注重生活细节:如果自己有流感症状,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去;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或者纸巾捂住口鼻。由此可知,甲型N1N1流感属于( )
A.消化道传染病 B.体表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血液传染病C16.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先后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H7N9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健康人近距离接触携带有H7N9病毒的禽类,就有可能被感染。被该病毒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H7N9型禽流感属于_________传染病。
(2)请列预防H7N9型禽流感的一项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道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或加强身体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