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改病句)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改病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3 21:10:05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改病句)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永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C.自共享公共单车项目“摩拜单车”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D.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 .有误,重复赘余,可去掉"切忌"或"不要"; B .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追求美好生
活"之后加上"的愿望";
C .正确;
D .有误,缺主语,可去掉"由于"或"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2022八上·舒兰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舒兰的稻花香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舒兰的白金名片。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前后矛盾;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A.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大门”;
B.正确;
C.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
D.主宾搭配不当,“白金名片”改为“传统风味小吃”。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3.(2023八上·东明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国际速滑馆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是为了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有
C.所有学校都要关注留守儿童,激励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D.《全唐诗》收录了约两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作。
【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 A.正确;
B.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在“勤奋”前添加“是否”;
C.有误,成分残缺,可在“自立自强”后面添加“的精神”;
D.有误,前后矛盾,可将“约”或“余”删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2022八上·广州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能夺得冠军,一个重要原因是班主任指挥得当的缘故。
B.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C.以数字阅读、网络视听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消费成为了我国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D.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提高。
【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有误,句式杂糅,删去“一个重要原因”或“的缘故”;
B.有误,语义重复,删去“超过”或“以上”;
C.正确;
D.有误,主语残缺,删去“使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2022八上·东坡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及法国人民致电慰问。
B.《复仇者联盟4》上映7天17小时就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30亿”的成绩。
C.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
D.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没有语病。
B搭配不当,应将“成绩”改为“记录”。
C语序不当,应改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而且也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
D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6.(2022八上·大埔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C.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B.语序不当,把“分析问题”与“发现问题”调换位置;C.搭配不当,“加快”与“质量”不搭配,删去“和质量”。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7.(2022八上·西宁期末)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 30%左右。
B.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C.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D.蜜雪冰城之所以让那么多人喜欢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优惠的价格和亲民的营销路线。
【答案】C
【知识点】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有误,重复赘余,可去掉“大约”或“左右”;B.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去掉“否”;C.正确;D.有误,句式杂糅,可去掉“的重要原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8.(2022八上·澄海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光。(修改:将“由于”删去)
B.致敬“中国好人”,不仅要把榜样的示范力量转化为躬行实践的自觉追求,还要记住他们可感可学可做的凡人善举。(修改:将“把榜样的示范力量转化为躬行实践的自觉追求”与“记住他们可感可学可做的凡人善举”互换位置)
C.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修改:将“旨在”换成“目的是”)
D.这十年来,澄海玩具畅销全球,产量占据全国一半,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修改:在“经济”前面加上“拉动”)
【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成分残缺,应在“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句末加上“的习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9.(2022八上·龙湖期末)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月16日,我校开展了以“我与考试焦虑做朋友”为主题的心理讲座,告诉同学们在考前要善于进行心理调适,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
B.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将“冶炼”改为“锤炼”)
C.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去掉“在……中”)
D.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去掉“能否”)
【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经久不息的冶炼”与“艰苦卓绝的开采”互换位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0.(2022八上·乌鲁木齐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喀什市举办的“恰同学少年魅力新疆”活动,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如潮。
C.和若铁路全长82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由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建设和规划,是我国首条环沙漠铁路。
D.吐鲁番市的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受到众多外地游容的青睐。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 A.有误,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B.有误,语序不当,把“好评”和“如潮”调换位置。
C.有误,语序不当,“建设”“规划”交换位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1.(2022八上·阿克苏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谷爱凌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B.最近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
C.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D.大型专题片《不忘初心》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将“经过”和“的”删去;
B.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广泛”调换位置;
C项没有语病;
D.重复啰嗦。去掉“的距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需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12.(2023八上·红谷滩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B.通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市的空气更加清新。
C.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D.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合逻辑,“防止不再”使句意与事实不符,“为了防止不再出现 ”应改为“为了防止再次出现”。
B成分残缺,“通过”或“使”导致句子缺主语,应删掉一个。
C语序不当,“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
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的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以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的问题。
13.(2023八上·新邵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睛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B.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考试中的不足。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园林》,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B语序不当,“纠正”和“指出”应调换位置。C前后不一致,前面“是否”是两个方面,后面“是”是一个方面,可以删去“是否”。D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14.(2023八上·东昌府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B.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C.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D.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有误,成分残缺,可在“节能减排”后面添加“措施”;B.有误,语序不当,应将“不仅……,也……”后面的内容互换;C.正确;D.有误,句式杂糅,可将“才能够实现”删去。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5.(2022八上·中山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刻画了20 世纪90年代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将 “刻画”改为“展现”)
B.重庆多地发生山林火灾后,森林消防人员用行动构筑起“防火墙”,燃旺了一团精神之火,也阻断了山火的蔓延。(将 “阻断”改为“阻隔”)
C.周润洪、周晓婷父女潜心陶艺,深耕本土题材,创作出了“中十景”青花瓷系列作品,还在中山市文化馆进行展示。(在 “还在”前加“这些作品”)
D.数字媒体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它存储容易、读取方便、传播快捷、交流实时等所致。(将 “所致”删去)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选项中,“刻画” 和“过程”搭配不当,应将“刻画”改为“描绘”“展现"等。B选项中,“燃旺 了一团精神之火”和“也阻断了山火的蔓延”语序不当,应调换位置,以表示递进之意,将“阻断”改为“阻隔”未能修改句子的语病,该项不正确。C选项中,“ 还在中山市文化馆进行展示”缺少主语,其默认主语为前一句话的主语“周润洪、周晓婷父女”,这是不对的,应重新补充主语。D选项中,“ 是因为”和“所致”搭配导致句式杂糅,应将“所致”删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6.(2022八上·紫金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掉“ 在”和“下”)
B.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C.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掉“ 使观众”)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词义角度分析病因,也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辦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根据分析可知,C项语序不当,应该把“可以”移到“提议”后。C项修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需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17.(2022八上·江油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
C.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
D.中国虽是经济强国,但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其原因是深受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很难主动创新造成的。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闪耀”不能和“清新的空气”搭配,可删去“和清新的空气”;
B:没有语病;
C:用词不当,应将“成败”改为“成功”;
D:句式杂糅,应删去“其原因”或“造成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2)理主干。(3)析关系。
18.(2022八上·海丰期末)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应用”与“研究”位置互换)
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把“能够”改为“能否”)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删掉“不”)
D.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涵养好的家风是至关重要的。(在“重要的”后加“事情”)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9.(2022八上·平南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B.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C.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有误,可将“绿色的发展观念”与“绿色活动空间”互换位置;B.有误,可将“和歌声”删去;C.有误,可将“能否”的“否”删去;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0.(2023八上·汕尾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工匠传奇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在句末加“绝技”)
B.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在“中国诺奖”中获得生命科学奖,原因是由于他们在水稻研究中有开创性贡献。(删去“原因”或“由于“)
C.至2022年,基于全科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将覆盖全市超过1000所以上中小学。
(删去“超过”或“以上”)
D.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码”的应用与开发是我国“数字抗疫”领域的重要创新。(把“创新”改为“创举”)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ABC.正确;
D.语序不当,应把“应用”和“开发”互换位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1.(2023八上·惠州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学生能否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删去“否”)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慢人口增长,维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将“维持”改为“保持”)
C.经过心理老师的帮助,才使他走出了自卑的阴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去掉“才使”)
D.省疾控中心在会议中作出指导,实施和制订了各大医院的防疫计划。(将“实施”和“制订”对调)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在“减慢人口增长”后增加“速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2.(2022八上·岳池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广安市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 活动,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B.在《中学生纪念12.9》节目中,让人眼花综乱的敬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点赞。
C.“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 A.语序不当,把“阶段性”和“取得”调换位置;
B.搭配不当,删去“ 歌声和”;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意识”;
D.无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3.(2023八上·广东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B.《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C.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
D.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乡村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在观念上引导农民共建美丽、富饶、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不仅……更多……”的递进关系错误,应将前后两个分句内容进行调换。B.重复赘余,删去“约”或者“余”。C. 成分残缺,“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表述不完整,应在“脱困”后补充“试验”。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4.(2022八上·勃利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
B.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C.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坚强决心、强大能力。
D.中国要达到群体免疫的目标,需要大约10亿人左右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不合逻辑;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A:不合逻辑。可以将“ 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 ”改为“我国近期生产的各类口罩”;
.B.正确
C:搭配不当。可以将“坚定”和“坚强”互换位置;
D:重复啰嗦。可以去掉“ 左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这类题目,要明确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句子进行分析判断。分析句子的时候,可以首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看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再分析各成分之间的搭配、语序、用词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即可。
25.(2022八上·贵州期末)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你牢牢记住我说的话!(分析:这是一个祈使句。)
B.手舞足蹈、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分析:这三个短语依次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分析:这句话的主干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D.学校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尊重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分析:这句话没有语病。)
【答案】D
【知识点】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错误,有语病,应该将“为了”删掉。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祈使句、短语、提取句子主干、病句辨析与修改。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26.(2022八上·德州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
B.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随着......使,删去一个。
B:正确
C:能否,两面对一面。
D:在“充分”前面加上“这次发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27.(2022八上·榕城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广泛”调换位置)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揭阳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用词不当,将“提高”改为“提升”)
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D.自《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后,兴起了儿童厨具购买热潮,一些网店里,有的儿童厨具甚至月销量超过4万件左右。(“超过”和“左右”矛盾,删去其一)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B“揭阳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错误,成分残缺,句尾加“活动”。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改病句)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永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C.自共享公共单车项目“摩拜单车”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D.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2.(2022八上·舒兰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舒兰的稻花香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舒兰的白金名片。
3.(2023八上·东明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国际速滑馆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是为了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有
C.所有学校都要关注留守儿童,激励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D.《全唐诗》收录了约两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作。
4.(2022八上·广州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能夺得冠军,一个重要原因是班主任指挥得当的缘故。
B.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C.以数字阅读、网络视听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消费成为了我国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D.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提高。
5.(2022八上·东坡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及法国人民致电慰问。
B.《复仇者联盟4》上映7天17小时就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30亿”的成绩。
C.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
D.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6.(2022八上·大埔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C.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7.(2022八上·西宁期末)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 30%左右。
B.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C.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D.蜜雪冰城之所以让那么多人喜欢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优惠的价格和亲民的营销路线。
8.(2022八上·澄海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光。(修改:将“由于”删去)
B.致敬“中国好人”,不仅要把榜样的示范力量转化为躬行实践的自觉追求,还要记住他们可感可学可做的凡人善举。(修改:将“把榜样的示范力量转化为躬行实践的自觉追求”与“记住他们可感可学可做的凡人善举”互换位置)
C.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修改:将“旨在”换成“目的是”)
D.这十年来,澄海玩具畅销全球,产量占据全国一半,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修改:在“经济”前面加上“拉动”)
9.(2022八上·龙湖期末)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月16日,我校开展了以“我与考试焦虑做朋友”为主题的心理讲座,告诉同学们在考前要善于进行心理调适,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
B.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将“冶炼”改为“锤炼”)
C.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去掉“在……中”)
D.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去掉“能否”)
10.(2022八上·乌鲁木齐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喀什市举办的“恰同学少年魅力新疆”活动,获得了社会的好评如潮。
C.和若铁路全长82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由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建设和规划,是我国首条环沙漠铁路。
D.吐鲁番市的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受到众多外地游容的青睐。
11.(2022八上·阿克苏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谷爱凌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B.最近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
C.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D.大型专题片《不忘初心》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12.(2023八上·红谷滩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B.通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市的空气更加清新。
C.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D.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3.(2023八上·新邵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睛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B.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考试中的不足。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园林》,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14.(2023八上·东昌府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B.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C.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D.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15.(2022八上·中山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刻画了20 世纪90年代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将 “刻画”改为“展现”)
B.重庆多地发生山林火灾后,森林消防人员用行动构筑起“防火墙”,燃旺了一团精神之火,也阻断了山火的蔓延。(将 “阻断”改为“阻隔”)
C.周润洪、周晓婷父女潜心陶艺,深耕本土题材,创作出了“中十景”青花瓷系列作品,还在中山市文化馆进行展示。(在 “还在”前加“这些作品”)
D.数字媒体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它存储容易、读取方便、传播快捷、交流实时等所致。(将 “所致”删去)
16.(2022八上·紫金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掉“ 在”和“下”)
B.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C.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掉“ 使观众”)
17.(2022八上·江油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
C.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
D.中国虽是经济强国,但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其原因是深受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很难主动创新造成的。
18.(2022八上·海丰期末)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应用”与“研究”位置互换)
B.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把“能够”改为“能否”)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删掉“不”)
D.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涵养好的家风是至关重要的。(在“重要的”后加“事情”)
19.(2022八上·平南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B.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C.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23八上·汕尾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工匠传奇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在句末加“绝技”)
B.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在“中国诺奖”中获得生命科学奖,原因是由于他们在水稻研究中有开创性贡献。(删去“原因”或“由于“)
C.至2022年,基于全科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将覆盖全市超过1000所以上中小学。
(删去“超过”或“以上”)
D.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码”的应用与开发是我国“数字抗疫”领域的重要创新。(把“创新”改为“创举”)
21.(2023八上·惠州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学生能否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删去“否”)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慢人口增长,维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将“维持”改为“保持”)
C.经过心理老师的帮助,才使他走出了自卑的阴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去掉“才使”)
D.省疾控中心在会议中作出指导,实施和制订了各大医院的防疫计划。(将“实施”和“制订”对调)
22.(2022八上·岳池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广安市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 活动,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B.在《中学生纪念12.9》节目中,让人眼花综乱的敬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点赞。
C.“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3.(2023八上·广东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B.《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C.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
D.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乡村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在观念上引导农民共建美丽、富饶、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4.(2022八上·勃利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
B.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C.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坚强决心、强大能力。
D.中国要达到群体免疫的目标,需要大约10亿人左右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25.(2022八上·贵州期末)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你牢牢记住我说的话!(分析:这是一个祈使句。)
B.手舞足蹈、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分析:这三个短语依次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分析:这句话的主干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D.学校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尊重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分析:这句话没有语病。)
26.(2022八上·德州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
B.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27.(2022八上·榕城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广泛”调换位置)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揭阳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用词不当,将“提高”改为“提升”)
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D.自《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后,兴起了儿童厨具购买热潮,一些网店里,有的儿童厨具甚至月销量超过4万件左右。(“超过”和“左右”矛盾,删去其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 .有误,重复赘余,可去掉"切忌"或"不要"; B .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追求美好生
活"之后加上"的愿望";
C .正确;
D .有误,缺主语,可去掉"由于"或"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前后矛盾;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A.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大门”;
B.正确;
C.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
D.主宾搭配不当,“白金名片”改为“传统风味小吃”。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3.【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 A.正确;
B.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在“勤奋”前添加“是否”;
C.有误,成分残缺,可在“自立自强”后面添加“的精神”;
D.有误,前后矛盾,可将“约”或“余”删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有误,句式杂糅,删去“一个重要原因”或“的缘故”;
B.有误,语义重复,删去“超过”或“以上”;
C.正确;
D.有误,主语残缺,删去“使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没有语病。
B搭配不当,应将“成绩”改为“记录”。
C语序不当,应改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而且也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
D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6.【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B.语序不当,把“分析问题”与“发现问题”调换位置;C.搭配不当,“加快”与“质量”不搭配,删去“和质量”。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7.【答案】C
【知识点】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有误,重复赘余,可去掉“大约”或“左右”;B.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去掉“否”;C.正确;D.有误,句式杂糅,可去掉“的重要原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8.【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成分残缺,应在“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句末加上“的习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9.【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经久不息的冶炼”与“艰苦卓绝的开采”互换位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0.【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 A.有误,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B.有误,语序不当,把“好评”和“如潮”调换位置。
C.有误,语序不当,“建设”“规划”交换位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1.【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将“经过”和“的”删去;
B.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广泛”调换位置;
C项没有语病;
D.重复啰嗦。去掉“的距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需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12.【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不合逻辑,“防止不再”使句意与事实不符,“为了防止不再出现 ”应改为“为了防止再次出现”。
B成分残缺,“通过”或“使”导致句子缺主语,应删掉一个。
C语序不当,“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
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的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以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的问题。
13.【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B语序不当,“纠正”和“指出”应调换位置。C前后不一致,前面“是否”是两个方面,后面“是”是一个方面,可以删去“是否”。D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14.【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有误,成分残缺,可在“节能减排”后面添加“措施”;B.有误,语序不当,应将“不仅……,也……”后面的内容互换;C.正确;D.有误,句式杂糅,可将“才能够实现”删去。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5.【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选项中,“刻画” 和“过程”搭配不当,应将“刻画”改为“描绘”“展现"等。B选项中,“燃旺 了一团精神之火”和“也阻断了山火的蔓延”语序不当,应调换位置,以表示递进之意,将“阻断”改为“阻隔”未能修改句子的语病,该项不正确。C选项中,“ 还在中山市文化馆进行展示”缺少主语,其默认主语为前一句话的主语“周润洪、周晓婷父女”,这是不对的,应重新补充主语。D选项中,“ 是因为”和“所致”搭配导致句式杂糅,应将“所致”删去。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6.【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词义角度分析病因,也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辦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根据分析可知,C项语序不当,应该把“可以”移到“提议”后。C项修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需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17.【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闪耀”不能和“清新的空气”搭配,可删去“和清新的空气”;
B:没有语病;
C:用词不当,应将“成败”改为“成功”;
D:句式杂糅,应删去“其原因”或“造成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2)理主干。(3)析关系。
18.【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9.【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有误,可将“绿色的发展观念”与“绿色活动空间”互换位置;B.有误,可将“和歌声”删去;C.有误,可将“能否”的“否”删去;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0.【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ABC.正确;
D.语序不当,应把“应用”和“开发”互换位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1.【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在“减慢人口增长”后增加“速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2.【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 A.语序不当,把“阶段性”和“取得”调换位置;
B.搭配不当,删去“ 歌声和”;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意识”;
D.无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3.【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不仅……更多……”的递进关系错误,应将前后两个分句内容进行调换。B.重复赘余,删去“约”或者“余”。C. 成分残缺,“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表述不完整,应在“脱困”后补充“试验”。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4.【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不合逻辑;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A:不合逻辑。可以将“ 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 ”改为“我国近期生产的各类口罩”;
.B.正确
C:搭配不当。可以将“坚定”和“坚强”互换位置;
D:重复啰嗦。可以去掉“ 左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这类题目,要明确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句子进行分析判断。分析句子的时候,可以首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看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再分析各成分之间的搭配、语序、用词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即可。
25.【答案】D
【知识点】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错误,有语病,应该将“为了”删掉。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祈使句、短语、提取句子主干、病句辨析与修改。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26.【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随着......使,删去一个。
B:正确
C:能否,两面对一面。
D:在“充分”前面加上“这次发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27.【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B“揭阳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错误,成分残缺,句尾加“活动”。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