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九下科学3.5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第1课时(课件 33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教版九下科学3.5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第1课时(课件 33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17:33:15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章 人与健康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1)
--- 骨骼、骨的结构和成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骨的种类;
了解生理弯曲及作用;了解骨的结构特点和成分的变化。
科学思维:了解模型法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实践:通过燃烧鱼骨和醋浸鱼骨,认识到实验法和对比法
在学习中重要运用,并了解骨的成分。
态度责任: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姿;树立正确的运动观。提
升锻炼运动的自觉性,建立终身运动的意识。
新知导入
1、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释放毒素,破坏正常细胞 B.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
C.会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D.细胞分裂失去控制
2、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吸烟 B.紧张 C.肥胖 D.经常运动
3、下列有关生活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
B. 应该从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C. 人的健康状况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与生活方式无关
D.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加速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A
D
C
新知讲解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能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使人体产生各种动作。
新知讲解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运动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
2、运动系统的功能:
①支持:
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
②保护:
颅腔保护和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
③运动:
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而实现的。
新知讲解
2、动作的产生:
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能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使人体产生各种动作。
讨论交流
下肢骨
上肢骨
躯干骨
四肢骨
头骨
1、你能说出图 中的骨的名称吗?
2、头骨主要保护什么器官?
头骨主要作用是保护脑。
新知讲解
1、骨骼:
骨骼是指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分内骨骼和外骨骼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简称骨骼。
2、骨架的构成:
人体的骨骼共有 206 块骨,它们彼此通过骨连结构成一个完整的骨架。
二、人体的骨骼
新知讲解
3、骨骼的作用:
人体的骨骼坚硬,具有维持体形、支持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等作用。
4、骨骼的分类:
根据位置可以将骨骼划分为:头骨(又称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1)头骨:容纳并保护脑。
(2)躯干骨:支撑躯干、保护内脏、造血、参与
呼吸、运动等;
(3)四肢骨:上肢骨主要是运动功能,下肢骨主要是承重的作用,有利于站立或者奔跑。
视频:
骨骼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5、人体的脊柱:
(1)脊柱:人体的脊柱由许多椎骨连结而成。
(2)脊柱的特点:
人体的脊柱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弯曲。
(3)脊柱的功能:
这些生理弯曲使人体能处于直立状态,并使脊柱像弹簧一样富有弹性。这使得人体在站立、行走和运动时,增加了身体的稳定性,减轻了对脑的震荡,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新知讲解
三、骨的结构和成分
1、骨与骨骼的关系:
骨是单独一块骨头;骨骼是整个人体的骨架。
许多块骨通过一定的方式连结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上肢骨就是骨骼,因它由上臂骨、前臂骨等多块具体的骨组成的整体;肱骨就是一块骨。
新知讲解
2、骨的形态:
组成人体骨骼的骨有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多种形态。
新知讲解
3、骨的基本结构:
一块长骨由骨膜、骨质、骨髓等部分构成。
(1)骨膜: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有营养作用。
(2)骨质: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主要分布在长骨的两端;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长骨的骨干,致密坚硬。
(3)骨髓:骨髓分布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红色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软骨层
软骨层
视频:
观察长骨的结构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4、骨与身体长高的关系:
(1)骨的生长:
骨的生长包括骨的增长和加粗两方面。
①增长:
幼年时,骨端和骨干之间有软骨层;软骨层的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形成新的骨组织,使骨增长;
②加粗: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也能不断地分裂、生长,
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表面增厚,骨加粗。
(2)成年后,骨就不再增长了。
新知讲解
4、骨的成分:
(1)骨的成分:
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骨中的这些成分的含量所显示出的物理特性,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2)骨成分的变化:
实验:
1、取鱼的肋骨,用酒精灯灼烧,观察是否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从而验证骨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等有机物。
2、取鱼的肋骨,鱼肋骨浸入10%的盐酸中,过15min左右,取出肋骨观察现象,并试着说一说原因。
鱼的肋骨灼烧时会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骨中有有机物如蛋白质等,因为蛋白质燃烧肯定是烧焦羽毛的气味。
现象:浸泡后的肋骨变软、有弹性,可弯曲、打结。
分析:
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变软,易弯曲,甚至可以打结。
视频:
实验:骨的物理成分鉴定
(点击图片播放)
社会科技
骨质疏松症
人体骨骼中贮存了人体 99% 的钙含量。骨骼是活的组织,身体会不停地制造新的骨组织,而旧的骨组织会被分解及取代。小时候,骨骼的生成于破坏,钙质会不停地积累在骨骼。30岁以后,制造骨组织的速度开始相对减慢,导致骨质慢慢流失。如果骨质流失过多,就会使原本致密的骨质产生许多孔隙,呈现中空疏松的现象,称为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
直至发生骨折才会被发现。最容易发生骨折
的部位是手腕骨、股骨及脊椎骨。
随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与长骨结构坚而不重的特点无关的是( )
A.骨松质疏松
B.骨密质坚硬
C.骨膜内含丰富的血管
D.中央为骨髓腔,呈管状
C
随堂练习
2、生命在于运动,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关节、关节面、肌肉
B.骨、关节、肌肉
C.骨、关节头、肌肉
D.骨、关节面、关节窝
B
随堂练习
3、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 )
A.睡较柔软的弹簧床
B.背单肩书包
C.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D.少参加体育运动
C
随堂练习
4、无论对儿童、青少年 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
A.小肠 B.骨 C.皮肤 D.肌肉
B
随堂练习
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关节囊增厚、韧带增粗,从而加强关节的牢固性
B.体育锻炼使关节活动的幅度增大,更为灵活
C.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使肌肉发达,骨骼粗壮,体质增强
D.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D
6、下列关于人能长高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长骨两端的软骨层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长
B.骨膜内的成骨细胞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能促进骨更快的长长
D.青春期人的生长比较缓慢
D
7、请你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骨在动物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哺乳动物骨的解剖研究发现,动物体内的长骨结构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构成的.骨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它上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骨膜是由多种细胞和一些结缔组织组成的。
有人用家鸽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家鸽身体上一段长骨的骨质、骨髓剥离掉,保留完整的骨膜,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发现家鸽被剥离去掉的那一段长骨又重新长好了。
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功能不正常,也就是不能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彻底根除白血病需要移植同型的骨髓,恢复身体的造血功能。
课堂练习
(1)骨膜有怎样的生理功能?______。
(2)骨髓移植为什么能根治白血病?______。
(3)当发生骨折时,为什么会感觉到非常疼痛?______。
(4)骨折后,对骨的修复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
(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现动物的长骨中间是一个腔,里面有骨髓,长骨中间的骨质也非常坚硬.这些特点对于动物的运动有怎样的影响?______。
(6)给你一块骨,判断它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理由是______。
骨膜可产生骨质
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膜内有丰富的神经
骨膜
长骨中空,减轻了骨的重量,中间坚硬而且整个长骨呈管状,增强了骨的强度,长骨既轻便又坚固,利于动物的运动。
一块骨是一个器官,构成骨的结构有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支持、保护、运动等功能的结构单位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3.5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1)
---骨、骨的结构和成分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下科学§3.5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1)教学设计
课题 3.5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1)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下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浙教版九下第三章第5节,本节核心内容是了解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关注学生青春期的骨骼保健。 此前已介绍了人体的其他系统,对于模型法、实验法、对比法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运动系统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所以,教材借助于人体骨骼模型、膝关节模型、接力游戏等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运动系统的结构,组织观察牛长骨、鱼骨实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骨的结构、成分。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介绍骨骼、骨的结构和成分,第2课时介绍骨连结、骨骼肌和卫生保健知识。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骨的种类;了解生理弯曲及作用;了解骨的结构特点和成分的变化。科学思维: 了解模型法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实践: 通过燃烧鱼骨和醋浸鱼骨,认识到实验法和对比法在学习中重要运用,并了解骨的成分。态度责任: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姿;树立正确的运动观。提升锻炼运动的自觉性,建立终身运动的意识。
重点 骨的基本结构特点,人长高的原理。
难点 骨的成分决定骨的物理性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1、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释放毒素,破坏正常细胞 B.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C.会转移,侵犯新的组织 D.细胞分裂失去控制 2、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吸烟 B.紧张 C.肥胖 D.经常运动 3、下列有关生活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 B. 应该从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C. 人的健康状况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与生活方式无关 D.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加速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前述: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能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使人体产生各种动作。新知讲解: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 2、运动系统的功能: ①支持: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 ②保护:颅腔保护和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 ③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而实现的。 2、动作的产生: 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能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使人体产生各种动作。 讨论交流:1、你能说出图 中的骨的名称吗? 2、头骨主要保护什么器官? 二、人体的骨骼 1、骨骼: 骨骼是指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分内骨骼和外骨骼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简称骨骼。 2、骨架的构成: 人体的骨骼共有 206 块骨,它们彼此通过骨连结构成一个完整的骨架。 3、骨骼的作用: 人体的骨骼坚硬,具有维持体形、支持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等作用。 4、骨骼的分类: 根据位置可以将骨骼划分为:头骨(又称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1)头骨:容纳并保护脑。 (2)躯干骨:支撑躯干、保护内脏、造血、参与 呼吸、运动等; (3)四肢骨:上肢骨主要是运动功能,下肢骨主要是承重的作用,有利于站立或者奔跑。 视频:骨骼5、人体的脊柱: (1)脊柱:人体的脊柱由许多椎骨连结而成。 (2)脊柱的特点: 人体的脊柱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弯曲。 (3)脊柱的功能: 这些生理弯曲使人体能处于直立状态,并使脊柱像弹簧一样富有弹性。这使得人体在站立、行走和运动时,增加了身体的稳定性,减轻了对脑的震荡,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三、骨的结构和成分 1、骨与骨骼的关系: 骨是单独一块骨头;骨骼是整个人体的骨架。 许多块骨通过一定的方式连结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上肢骨就是骨骼,因它由上臂骨、前臂骨等多块具体的骨组成的整体;肱骨就是一块骨。 2、骨的形态: 组成人体骨骼的骨有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多种形态。 3、骨的基本结构: 一块长骨由骨膜、骨质、骨髓等部分构成。 (1)骨膜: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有营养作用。 (2)骨质: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主要分布在长骨的两端;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长骨的骨干,致密坚硬。 (3)骨髓:骨髓分布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视频:观察长骨的结构4、骨与身体长高的关系: (1)骨的生长: 骨的生长包括骨的增长和加粗两方面。 ①增长: 幼年时,骨端和骨干之间有软骨层;软骨层的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形成新的骨组织,使骨增长; ②加粗: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也能不断地分裂、生长, 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表面增厚,骨加粗。 (2)成年后,骨就不再增长了。 4、骨的成分: (1)骨的成分: 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骨中的这些成分的含量所显示出的物理特性,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2)骨成分的变化:活动:实验:1、取鱼的肋骨,用酒精灯灼烧,观察是否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从而验证骨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等有机物。 2、取鱼的肋骨,鱼肋骨浸入10%的盐酸中,过15min左右,取出肋骨观察现象,并试着说一说原因。 [参考:1、鱼的肋骨灼烧时会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骨中有有机物如蛋白质等,因为蛋白质燃烧肯定是烧焦羽毛的气味。2、现象:浸泡后的肋骨变软、有弹性,可弯曲、打结。 分析: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变软,易弯曲,甚至可以打结。 ]视频:实验:骨的物理特性鉴定社会科学技术:骨质疏松症 运动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系统,从组成到功能,使学生对运动系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对骨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骨与骨骼往往认为是一回事;加以区分,使学生全面了解运动系统与骨骼的关系脊柱是人体中重要骨骼之一,与人体的自立有关生活中学生遇到或听到的骨折、骨质疏松等现象较普遍,这就需要了解骨的结构和成分,为后续保护骨骼奠定基础孩子身体长高与骨的增长、加粗都有关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主干知识,理解运动系统的功能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与长骨结构坚而不重的特点无关的是( C ) A.骨松质疏松 B.骨密质坚硬 C.骨膜内含丰富的血管 D.中央为骨髓腔,呈管状 2、生命在于运动,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B ) A.关节、关节面、肌肉 B.骨、关节、肌肉 C.骨、关节头、肌肉 D.骨、关节面、关节窝3、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 C ) A.睡较柔软的弹簧床 B.背单肩书包 C.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D.少参加体育运动4、无论对儿童、青少年 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B )A.小肠 B.骨 C.皮肤 D.肌肉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关节囊增厚、韧带增粗,从而加强关节的牢固性B.体育锻炼使关节活动的幅度增大,更为灵活C.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使肌肉发达,骨骼粗壮,体质增强D.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6、下列关于人能长高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D )A.长骨两端的软骨层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长B.骨膜内的成骨细胞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能促进骨更快的长长D.青春期人的生长比较缓慢7、请你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骨在动物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哺乳动物骨的解剖研究发现,动物体内的长骨结构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构成的.骨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它上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骨膜是由多种细胞和一些结缔组织组成的。 有人用家鸽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家鸽身体上一段长骨的骨质、骨髓剥离掉,保留完整的骨膜,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发现家鸽被剥离去掉的那一段长骨又重新长好了。 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功能不正常,也就是不能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彻底根除白血病需要移植同型的骨髓,恢复身体的造血功能。 (1)骨膜有怎样的生理功能?______。(2)骨髓移植为什么能根治白血病?______。(3)当发生骨折时,为什么会感觉到非常疼痛?______。(4)骨折后,对骨的修复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现动物的长骨中间是一个腔,里面有骨髓,长骨中间的骨质也非常坚硬.这些特点对于动物的运动有怎样的影响?______。(6)给你一块骨,判断它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理由是______。[参考:1) 骨膜可产生骨质 2)骨髓有造血功能 3)骨膜内有丰富的神经 4)骨膜 5)长骨中空,减轻了骨的重量,中间坚硬而且整个长骨呈管状,增强了骨的强度,长骨既轻便又坚固,利于动物的运动。6)一块骨是一个器官,构成骨的结构有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支持、保护、运动等功能的结构单位]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下§3.5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骨的种类;
3、了解生理弯曲及作用; 4、了解骨的结构特点和成分的变化。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人体的骨骼
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 、 和 组成的。骨骼肌在 系统的支配下,能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使人体产生各种动作。
2、人体的骨骼共有 块骨,它们彼此通过 构成一个完整的骨架。
3、根据位置可以将骨骼划分为: 骨(又称颅骨)、 骨和 骨三部分。
4、人体的骨骼坚硬,具有维持 、支持 和保护 等作用。
5、人体的脊柱由许多 连结而成。人体的脊柱从侧面看有 个生理弯曲,分别是 、
、 和 ;这些生理弯曲使人体能处于 状态,并使脊柱像弹簧一样富有弹性。这使得人体在站立、行走和运动时,增加了身体的 ,减轻了对 的震荡,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知识点2、骨的结构和成分
1、骨的形态有: 骨、 骨、 骨、不规则骨等多种形态。
2、一块长骨由 、 、 等部分构成。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有 作用。
3、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骨松质结构疏松呈蜂窝状,主要分布在 ;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 ,致密坚硬。骨髓分布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红色的骨髓具有 功能。
4、骨的生长包括骨的 和 两方面。幼年时,骨端和骨干之间有软骨层,软骨层的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形成新的 ,使骨增长;同时,骨膜内的 也能不断地分裂、生长,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表面增厚,骨加粗。成年后,骨就不再增长了。
5、骨是由柔韧的 和脆硬的 组成的。骨中的这些成分的含量所显示出的物理特性,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儿童时期,有机物含量 ;成年期有机物 ;老年期有机物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人体背部的中央,从侧面看,整条脊柱呈“S”形,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  )
A.直立行走的结果 B.为了捕食的结果 C.为了逃避敌害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错
例题2、下列动物中无运动器官的是( )
A. 鲤鱼 B. 蚂蚁 C. 草履虫 D. 家鸽
例题3、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保护的是( )
A. 皮肤 B. 骨密质 C. 骨松质 D.骨膜
例题4、组成人体骨骼的骨有 骨、 骨、 骨和 骨等多种形态。一块长骨由 、 和
等部分构成;骨膜内有丰富的 和 ,对骨有营养作用;骨质有和两咱,骨髓分布在 腔和骨松质内,红色的骨髓有 功能。
例题5、完成“鉴定骨的成分”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
(1)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 鱼肋骨
实验处理 Ⅰ.用15%的稀盐酸浸泡 Ⅱ.煅烧
观察结果 ①   ; 冒烟变黑,燃烧,变成灰白色,敲打易碎
实验涉及的原理 ② ; ③
实验结论 骨中含有柔韧的有机物 ④
(2)实验结果表明了骨是由硬脆的   和柔韧的   组成的。骨中   的含量越高,骨的柔韧性越大。
(3)实验中,将骨放在酒精灯上烧的目的是   ;用稀盐酸浸泡骨的目的是   。
三、随堂练习:
1、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
A.骨膜、骨质、骨髓 B.骨膜、骨密质、骨髓 C.骨质、骨膜 D.骨质、骨髓和骨髓腔
2、下列叙述中与长骨结构坚而不重的特点无关的是( )
A.骨松质疏松 B.骨密质坚硬 C.骨膜内含丰富的血管 D.中央为骨髓腔,呈管状
3、人体共有多少块骨( )
A.206块 B.20块 C.50块 D.不能确定
4、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
A.骨、骨连结和肌肉 B.骨、骨骼和肌肉 C.骨、肌肉 D.骨、关节和肌肉
5、与人体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无关的是(  )
A.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 B.下肢骨粗壮 C.长骨呈管状,轻且坚固 D.有足弓
6、关于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 B.人的胃只由肌肉组织构成
C.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 D.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形成的
7、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骨膜 B.骨质 C.骨髓 D.血管
8、根据该图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的实验装置主要用来进行 ,待灼烧一段时间后,骨变为______色,敲打时则 。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骨有燃烧现象,这是其中的______在燃烧,剩下的物质的物理特性是 。
(2)图(二)的试管中的溶液是 ,将骨放入其中,会有 出现,待浸泡15min 后,则发现骨变得 ,容易 ,这说明骨的成分中含有 。
四、课后练习:
1、 “站如松,坐如钟”,青少年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骨骼会发生变形,原因是( )
A.骨内无机物的含量多 B.骨内有机物的含量超过 C.骨太长 D.骨太短
2、将骨煅烧至灰白色的实验中,说明骨中含有( )
A.有机物 B.无机物 C.水 D.蛋白质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人体骨骼的作用的是( )
A.维持体形 B.产生运动 C.支持体重 D.保护内部器官
4、下列关于人体脊柱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柱由许多椎骨连结而成 B.脊柱构成了四个生理弯曲
C.生理弯曲使脊柱富有弹性 D.脊柱可以自由运动
5、在东京奥运会上,平衡木选手管晨辰顶住压力获得冠军。如图是她在完成比赛动作,其中协调动作并维持人体平衡的器官是 (  )
A.肌肉 B.小脑 C.脊髓 D.大脑
6、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时,用稀盐酸浸泡鱼骨的原因(  )
A.溶解无机物 B.溶解有机物 C.增加骨的硬度 D.降低骨的韧性
7、足弓是足部凸向上方的弓,由一些骨、韧带和肌腱共同构成。它的作用是(  )
A.增加了人站立时的稳定性 B.可以减轻人在行走和运动时对脑的震荡
C.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D.以上说法都对
8、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
A.促进血液循环 B.运动、支持和保护 C.促使心肌发达 D.提高肺的通气能力
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人体骨骼的作用的是( B )
A.维持体形 B.产生运动 C.支持体重 D.保护内部器官
10、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
A.运动、保护和支持 B.运动、营养和保护 C.运动、调节和支持 D.运动、调节和保护
1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骨的成分和特性的探究实验:
1号试管 2号试管
实验方法 用稀盐酸浸泡 用清水浸泡
鉴别结果 硬而不能弯曲
结论 骨没有变化
(1)完成表中空格。
(2)2号试管在本试验中的作用是    。
12、如图表示人骨中某种物质在各年龄段含量的变化,据图回答:
(1)这类物质是   。
(2)处于B阶段时,骨较坚固的原因是: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观察长骨的结构,请回答:
(1)①_____中有丰富的_____,因此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此外它对骨的______还有重要作用。
(2)④骨髓腔中的③______,幼年时呈红色,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大量失血后,骨髓腔中的黄骨髓可再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
(3)⑤ 中的红骨髓终生保持造血功能。
(4)骨质包括⑤和② 。
14、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骨在动物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哺乳动物骨的解剖研究发现,动物体内的长骨结构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构成的。骨膜上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材料二:有人用家鸽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家鸽身体上一段长骨的骨质、骨髓剥离掉,保留完整的骨膜,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发现家鸽被剥离去掉的那一段长骨又重新长好了。
材料三: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功能不正常,也就是不能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彻底根除白血病需要移植同型的骨髓,恢复身体的造血功能。
(1)骨膜具有的生理功能:   。
(2)骨髓移植能根治白血病的原因:   。
(3)当发生骨折时,会感觉到非常疼痛的原因:   。
(4)骨折后,对骨的修复起重要作用的是   。
(5)我们发现动物的长骨中间是一个腔,里面有骨髓,长骨中间的骨质也非常坚硬。这些特点对于动物的运动具有的影响:   。
(6)给你一块骨,请判断它属于组织还是器官?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骨 骨连结 骨骼肌 神经 2、206 骨连结 3、头 躯干 四肢
4、体形 体重 内部器官 5、椎骨 四 颈曲 胸曲 腰曲 骶曲 直立 稳定性 脑
知识点2、
1、长 短 扁 2、骨膜 骨质 骨髓 营养 3、长骨的两端 长骨的骨干 造血
4、增长 加粗 骨组织 成骨细胞 5、有机物无机物 超过三分之二 三分之一 不到三分之一
二、例题讲解:
例题1、A
解析:科学家认为,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人体的背部中央,从侧面看,整条脊柱呈“S”形,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A符合题意。
例题2、C
解析:鲤鱼的运动器官是鳍,蚂蚁的运动器官是足,家鸽的运动器官是翼和爪,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其靠纤毛的摆动而运动,故C符合题意。
例题3、 D
解析:骨的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骨膜在骨的最外层,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骨膜内有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故D符合题意。
例题4、长 短 扁 不规则 骨膜 骨质 骨髓 血管 神经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腔 造血
解析:组成人体骨骼的骨有多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多种形态;一块长骨由骨膜、骨质、骨髓等部分组成,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有营养作用,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骨松质结构疏松呈是蜂窝新衣,主要分布在长骨的两端,骨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长骨的骨干,致密坚硬,骨髓分布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红色骨髓有造血的功能。
例题5、(1)变软,可以弯曲打结;无机物溶于酸;有机物能燃烧;骨中含有硬脆的无机物
(2)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 (3)去除有机物;去除无机物
解析:(1)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能够燃烧,无机物能够被盐酸溶解;故用15%的稀盐酸浸泡鱼肋骨,能够使鱼肋骨中的无机物溶解到盐酸中,只剩下有机物,使骨变得柔韧,能够弯曲打结;而煅烧能够使鱼肋骨中的有机物全部烧完,剩下不能燃烧的无机物,故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2)实验结果表明了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的。骨中有机物的含量越高,骨的柔韧性越大;(3)本实验中,将骨放在酒精灯上烧的目的是去除有机物;用稀盐酸浸泡骨的目的是去除无机物。
三、随堂练习:
1、A 2、C 3、A 4、A 5、C 6、B 7、A
8、1)骨的煅烧;灰白;变为粉末;有机物;硬脆 (2)盐酸;气泡;柔软;弯曲;有机物
四、课后练习:
1、B 2、 B 3、B 4、D 5、B 6、A 7、D 8、B 9、B 10、A
11、(1)见下表 (2)对照
  1号试管 2号试管
实验方法 用稀盐酸浸泡 用清水浸泡
鉴别结果 软而能打结 硬而不能弯曲
结论 骨中有有机物,表现为柔韧性 骨没有变化
12、(1)有机物(2)有机物约占三分之一,而无机物约占三分之二,使得骨既坚固又有弹性
13、(1)骨膜 血管 再生 (2)骨髓 (3)骨松质 (4)骨密质
14、(1)骨膜对骨的生长、营养及损伤后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2)骨髓有产生血细胞的作用,即造血功能 (3)骨膜内有丰富的神经,骨折时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因此感到疼痛 (4)骨膜
(5)长骨中空,减轻了骨的重量;中间坚硬而且整个长骨呈管状,增强了骨的强度,因此,长骨既轻便又坚固,利于动物的运动 (6)器官;构成骨的结构有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等,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支持、保护、运动等功能的结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