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4 18: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一、 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社统编教材 活动 探究
单元组织 方式 ( √ )自然单元 ( )重组单元
课 时 信 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了解新闻知识,掌 握新闻结构 任务一 新闻阅读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 辨析报道 角度,比 较消息异 同 任务一 新闻阅读 《消息二则》
3 学习新闻 特写,开 展实地采 访 任务一 新闻阅读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 首架次成功着舰 》以及课文第 9 页补白中关 于“新闻特写”的知识。
4 区分评论 类型,甄别 事实观点 任务一 新闻阅读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 平》
5 培养读报 能力,加 深新闻认 识 任务一 新闻阅读
6 新闻采访 任务二 新闻采访
- 1 - / 37
活动
7 整合新闻 素材,完 成版面制 作 任务三 新闻写作
8 观看讲述 案例,练 习讲述技 能 口语交际
任务一、新闻阅读
课时安排:5 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新闻知识, 掌握新闻结构
课前作业:
作业一:
(一) 作业内容: 完成“我与新闻”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请认真阅读以下问题,并据实在所选选项框内打“ √ ”,或在表格中填写。 谢谢!
“我与新闻”调查表
我看/听新闻的频率 每天 经常 偶尔 从不
我看新闻的渠道 (可多选) 报纸 电视 电台 网络 其他
我喜欢的新闻类型 (可多选) 文教类 科技类 国际类 财经类 娱乐类 社会类 其他
你最近看过的一则新 闻是:
新闻与我的生活: 有关系 没关系
新闻是否影响了我的 心情和行动: 是 否
新闻会不会影响社会 发展 会 不会
(二) 时间要求: 3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坚持每天阅读新闻
- 5 - / 37
看新闻的渠道方式多样
新闻阅读类型多种多样
对新闻的认识积极向上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以调查表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通过调查,教师可预先了解学情,学生也可对自身的新闻认知和接触习惯作出反思。
作业二:
(一) 作业内容: 阅读课文第 2 页“任务一”的介绍, 借助《新华字典》或《汉语词典》 梳理本单元的生字词。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概括“任务一”介绍中的主要信息
能熟练查阅字典
能准确、熟练朗读本单元的生字词
能给本单元生字词进行正确的注音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学生提前预知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为后文学习做铺垫; 对任务一有清晰定位, 有助认识 本单元的选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单元的课文教学。
课时作业:
作业一:
(一) 作业内容: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及课文第 17 页内容。
(二) 时间要求: 5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6 / 37
能通顺朗读课文
朗读发音准确,普通话标准, 声音洪亮且清晰
能提炼第 17 页的主要内容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本课从内容到结构比较容易把握, 旨在引导学生利用所 学知识建构阅读消息的基本能力。
作业二:
(一) 作业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新闻?
2.常见的新闻体裁有哪些?
3.说说你了解到的关于“消息”的文体知识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掌握关于“新闻”这一问题的基本知识
能准确回答出前两问
能说出关于“消息”和“新闻”的区别
回答问题表达清晰,观点正确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明确本单元的新闻文体知识,为后面的课文学习做铺垫。
课后作业:
(一) 作业内容:浏览今天的报纸, 统计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总数, 并选出一 则,圈出其导语、主题、背景和结语。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7 / 37
能准确找到报纸中采用的“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
能准确找到导语、主题、背景和结语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巩固强化对“倒金字塔结构”的学习和认识, 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知识迁移, 学会看报。
第二课时:辨析报道角度, 比较消息异同
课前作业:
(一) 作业内容:
1.预习《消息二则》,查阅历史资料,了解相关史实。
2.收听电视、广播体育频道的现场报道。
(二) 时间要求: 15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收集史实全面
能在收听现场报道的时候感受到现场的氛围
能从报道中提炼关键信息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受现场播报新闻的方式和效果,为课堂学习做铺垫。
课时作业:
作业一:
(一) 作业内容: 借助下表,比较本课中两则消息的不同,明确消息的特点。
标题 红笔画出 分析两则消息标题特点及之间的联系
电头(消息头) 蓝笔画出 比较两则消息电头的异同
导语 黑笔画出 分析两则消息导语的共同点
主体 用括号标注 分析两则消息的主体在内容上的联系
8 / 37
(二) 时间要求: 15 分钟
(三) 评价设计: 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清楚标注出两则消息的不同
能区分出两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能说出电头和导语的区别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联系上一课时的学习巩固对消息体式的认识, 并继续积累由概括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概 括的学习经验。
作业二:
(一) 作业内容:
口语表达:重返现场,根据两则消息的内容,请同学模拟新闻播报,再现历史时刻。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口语咬字清晰,声音洪亮
语言表达清晰明确、流畅
播报内容能简明扼要,快速提取重要信息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以模拟现场播报的方式进行学习,一是可紧扣这两则消息的特点,二是可让学生体验 到新闻传播的力量。
课后作业:
(一) 作业内容:浏览当天的新闻网页或者报纸, 选取若干消息, 结合所属媒体, 辨析 它们的报道角度,看看是否能分辨出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9 / 37
(三)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在新闻网页或报纸中找到其中的消息
能辨别出消息报道的角度
能区分出其中的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在信息时代成为一种合格的新闻受众, 只有充分了解新闻, 才能发展成为有鉴别能力的 读者。
第三课时:学习新闻特写, 开展实地采访
课前作业:
(一) 作业内容: 预习《“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 目 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以及课文第 9 页补白中关于“新闻特写”的知识。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概括出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能说出“新闻特写”的基本特征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预习本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铺垫。
课时作业:
(一) 作业内容: 比较异同,整理三种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填写下面表格:
新闻体裁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10 / 37
(


)篇幅
报道对象
表达方式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明确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的定义
能区分三种新闻体裁在时效性、篇幅、报道对象和表达方 式的不同
能在新闻报纸中准确找到三种新闻体裁的报道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旨在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资源认识三种常见的新闻体裁各自的特点。
课后作业:
(一) 作业内容: 实践活动之校园实地采访。各小组分工合作,结合表格,针对不同 采访内容,进行采访调查,并做好拍照收集。
校园实地采访调查表
采访主题
采访人 采访日期
访谈者 采访时间
采访方式 采访记录
采访对象 联系方式
主要采访内容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 及记录 采访问题
回答
采访问题
采访问题
回答
11 / 37
采访问题
回答
备注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采访主题贴近校园生活
采访分工明确
采访记录清楚、要点突出
采访中设置的问题具有针对性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选取学生最熟悉的校园环境, 针对校园的各方面的内容展开采访, 既为后面的新闻写作 进行铺垫,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第四课时:区分评论类型, 甄别事实观点
课前作业:
(一) 作业内容: 浏览近几天的报纸头版(最好是《人民日报》),剪取一篇新闻评 论(最好是社评文章)带回学校。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逐渐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
能准确找到新闻中的新闻评论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通过前三课时的学习, 加强对新闻体裁的认识, 学会辨别不同的新闻体裁, 以及为课堂 任务做准备。
12 / 37
课时作业:
作业一:
(一) 作业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传阅组员剪取的新闻评论,然后围绕下面的 问题对新闻评论进行评析:
1.你是怎样识别它们的?
2.它们一般被安排在报纸的哪个版面?
3.它们与最近发生的社会大事或新闻热点有什么关联?
4.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它们的观点有广泛的代表性吗?只看相关消息,不看新 闻评论,会影响我对新闻的解读和认知吗?
(二) 时间要求: 15 分钟
(三) 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小组讨论气氛活跃、积极发言
对新闻评论的评析精确判别
关于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学生一般较少关注新闻评论, 通过此项作业可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真实的评论文章进行讨 论,以加深感受、引发思考。
作业二:
(一) 作业内容: 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圈画以下信息:
1.新闻事件——用蓝笔画出
2.本文观点——用红笔画出
3.引述的新闻事件——正面用黑笔画出,反面用括号标注
4.作者评价——用波浪线标注
(二) 时间要求: 5 分钟
(三)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13 / 37
对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可以学以致用
在本篇新闻评论中能准确运用到所学的新闻评论知识
对新闻事件、本文的观点和作者评价等文本要素可以明确 快速提炼出来。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区分新闻评论中的信息类型,学会快速甄别与筛选观点、事实和评价。
课后作业:
(一) 作业内容: 分析自己剪取的新闻评论,参照课堂学习,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相 关信息。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将课堂中所学的关于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能运用到课外
能在自己选取的新闻评论中找到相关的观点、事件等信息 要素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加强巩固课堂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学习迁移。
第五课时:培养读报能力, 加深新闻认识
课前作业:
(一) 作业内容: 带昨日的报纸一份
(二) 时间要求; 5 分钟
(三)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为总结本单元所学的新闻知识做铺垫。
课时作业:
作业一:
(一) 作业内容: 学生对带来的报纸进行分析、交流。学生的分析、交流可以围绕
14 / 37
以下几点进行。
(1)浏览报纸,了解报纸的排版形式及各版面的内容。
(2)看看新闻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3)统计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总数。挑选其中一则消息,使用彩色笔圈出相关 信息,如用红色涂报道的事实,用蓝色涂背景信息,用黄色涂直接引语,用绿色涂转述的信息 等。
(4)评出一篇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新闻。
(5)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新闻文章。看看这些文章出现在报纸的什么地方,报纸是否点 明了是谁写的这些文章?如果是,又是如何点明的?报纸是否采用版面名称、栏标或其他图 示形式来显示表达作者观点的文章?
(6)浏览报纸,按署名方式对文章进行分组(如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个人署名的评论文 章、专家署名的言论文章等)。
(7)阅读报纸时,想想你是如何分辨新闻报道与言论文章的,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8)阅读面向大众的报纸与阅读其他文章,你觉得在阅读方式上是否有所不同?如果有, 可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对新闻报纸中各种新闻体裁可以清楚进行区分
对报纸中的新闻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能掌握报纸的基本排版和设计
能总结出自己在阅读新闻报纸和其他文章时阅读方式的不 同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会读报的能力, 加深对新闻的认识, 了解新闻的变化与发展, 感受新闻学习的 乐趣,并获得启迪。
作业二:
(一) 作业内容: 结合这个单元的选文及最近学习新闻时浏览报纸、阅读新闻的感受,
15 / 37
说说各类新闻体裁的共性有哪些。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明确各种新闻体裁的不同
能明确各种新闻体裁的共同点
总结清晰到位、要点提炼精准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结合教材选文及报纸新闻总结新闻的共性, 学生学习的支架更充足, 学生的认识更深入。
课后作业(选做)
从下列两项作业中任选一项完成。
作业一:
(一) 作业内容: 实践活动之访后写作。
在之前实地采访中,各小组学生根据校园的实地采访调查,大致可以分为班级新闻、 校园新闻、社区新闻(学校附近)三类主题方向,选定一类,依据已确定好的新闻视角或亮点, 草拟访后稿件。 (提示,可关注近期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可以下列表格为参照
新闻类别 新闻视角或亮点 预估“自设身份”与拟写的消息之间的 关系 材料搜集 根据题材和视角拟准备什么 材料 采写主题
校园新闻 学生会主办的校报 从学生角度进行报报道 典型人物、学习生活、热点 话题、师生交往、环境建设 等 最近的校庆活动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16 / 37
新闻视角是否有亮点、有特色
材料搜集充分
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草拟的稿件要素清晰明确、精准突出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照应单元学习初期的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采访与写作。 为任务二 的写作做好前期准备。
作业二:
(一) 作业内容: 实践活动之制作新闻手抄报。
班级小组分工协作,自选课时作业(一)、(二)的相关内容,出一期新闻类别专题 的手抄报,并进行展评。各小组手抄报评分以投票方式进行。
(二) 时间要求: 约在一周内完成,视学情而定
(三) 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
“新闻类别”专题手抄报评分表
组 别 作者 手抄报编号 评分项目 总分 名次
版面合理 2.5 分 主题突出 3 分 构图美观 2.5 分 书写工整 2 分
1
2
3
4
5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照应单元学习初期的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在掌握新闻类别的基础上,培养其搜集、整 理运用素材及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17 / 37
任务二、新闻采访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作业:
(一) 作业内容: 观看《高端访问》中央视主持人水均益对联合国秘书长的一段采访 视频。
(二) 时间要求: 15 分钟
(三) 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观看认真仔细
能抓住采访中的要点
能提炼采访中的主要内容
概括内容时语言表达流利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教材中没有相关的访谈的选文,适当补充访谈的实例,提醒学生注意采访的提问技 巧。
课时作业:
(一) 作业内容: 实践活动之参观学习:去繁昌广电大厦参观,近距离了解本地新闻 报道的一线工作。
(二) 时间要求: 以现场实地参观时间为准
(三) 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遵守广电大厦的秩序
在参观中能保持良好的修养
能及时记录采访中的所见所闻
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收获
18 / 37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去加深学生对新闻工作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了解 新闻报道一线工作者的不易,也为后面的学习任务做铺垫。
课后作业:
(一) 作业内容: 参观本地电视台之后完成参观报告。
参观繁昌区广电中心实践活动报告
参观人 学校 班级
参观时间 参观地点
参观事由
在参观中, 我认识了哪 些部门?
参观中我明白了哪些部 门的职能分工?
在参观中我的感受。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小组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在参观中能有所收获
能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分工
能文从字顺表达出参观后的感受,条理清晰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以实践报告的形式去加深学习印象,学会总结和反馈。让学生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课时
19 / 37
课前作业:
(一) 作业内容: 实践活动之编辑整理,将之前实践中的新闻采访和访后写作的草稿 进行整理汇总,同时将新闻的版面进行划分,包括版面的样式、报刊的名字和样式,不同 栏目的划定等。
以下图为例: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版面样式美观大方
版面设计合理
标题设计新颖别致
汉字书写干净整洁,无涂改和污染痕迹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对前期的实践进行汇总,同时运用美术知识对新闻版面进行制作,既锻炼学生的综合 能力,又将语文与美术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的学习。
课时作业:
20 / 37
(一) 作业内容: 各小组介绍本组的采访调查表和草拟的访后写作,各小组互评。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小组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采访对象明确、采访具有一定价值
访后写作观点明确,要点突出,条理清晰、结构合理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大家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课后作业:
(一) 作业内容: 完善采访调查
(二) 时间要求: 15 分钟
(三) 学生自评
评判标准 满分 得分
采访前准备 采访的目的明确 5
选择的采访对象恰当 5
采访的问题围绕目的,易于理解 5
采访前对背景资料的了解充分 5
采访的过程 采访范围广泛 5
能把控进程,并灵活调整提问策略 5
采访方式与技术多样(访谈、问卷、拍照等) 5
尊重对象,言行得体 5
采访的发现和认识 采访能发现有价值的内容 5
采访的发现及认识充分用于新闻写作 5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在前面基础的铺垫下, 精细化自己的采访提纲, 并通过细致的评分表作为参考, 更有利 于学生对自己提纲的修改。
21 / 37
任务三、新闻写作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二课时:整合新闻素材, 完成版面制作
(跨课时作业)
课前作业:
(一) 作业内容: 修改完善访后写作,冲洗采访照片。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针对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意见进行写作草稿的修改
采访的照片拍摄清晰
照片内容能贴合新闻报道中的相关内容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针对自己的消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并整合相关的新闻素材, 为新闻成果的产出夯实基 础。
课时作业:
(一) 作业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版面报纸的制作。
(二) 时间要求: 以具体完成时间为准
(三) 小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消息评价表
项目 目标与要求 分值 得分 存在的问题
标题 简洁、醒目 5
突出新闻亮点 5
导语 要素齐全, 简明扼要 10
言之有物, 突出重点 10
吸引读者, 体现特色 5
主体 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20
语言 准确、简洁、易懂 10
22 / 37
整体 时效性强 10
新闻价值大 5
总分 修改建议
报纸评价表
项目 目标与要求 分值 得分 存在问题
媒体 报纸名称醒目、易记 10
角色 报头设计有想象力; 标注出版日期 5
用户思维 目标读者明确 5
新闻体裁 丰富多样(访谈、新闻评论、特写、通讯等) 20
安排合理 10
消息拟写 至少 2-3 则 10
运用了“倒金字塔结构” 10
采用不同形式来拟标题 5
版面设计 分工明确 10
栏目主题鲜明 5
装订符合特色 5
个性特色 定位明确, 印象深刻 10
总分
修改建议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充分开展好任务二和任务三, 学生获得的才可能是相对完整的经验, 习得的才 可能是相对系统的技能, 从而对新闻的真实性的理解才不会停留在几篇选文而来的表层真实。
课后作业:
(一) 作业内容: 展评各小组制作的报纸,采用投票方式进行评比。
(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
(三) 学生互评
23 / 37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标题醒目突出
栏目主题鲜明
新闻体裁多样、安排合理
新闻价值大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通过成果的展示和评比, 增强了真实感和丰富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对新闻的学习任 务做总结。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口语交际:观看讲述案例, 练习讲述技能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作业:
(一 ) 作 业 内 容 : 观 看 《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台 主 持 人 大 赛 》 第 二 期 视 频 (https://www./bangumi/play/ep291631)。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认真观看,并及时记录
了解讲述的特色和技巧
能清楚表达自己观后感, 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观看讲述案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讲述的注意要点和方法技巧。
课时作业:
(一) 作业内容: 结合课前观看的视频了解讲述技巧, 并请同学说一说你的暑假如何度 过。
24 / 37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积极分享交流
能条理清楚表达自己的假期生活
能结合自身生活总结自己的感受或感悟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在教师引导下,了解讲述技巧作为前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交给学生。
课后作业:
(一) 作业内容: 结合课本第 20 页的话题, 同学间互相讲故事。
(二) 时间要求: 20 分钟
(三) 学生互评
评价维度 讲述内容(30 分) 讲述结构(20 分) 讲述语言(20 分) 讲述亮点(20 分) 讲述体态(10 分)
具体充实 情感真挚 符合情境 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条理清晰 语言流畅 生动形象 有感染力 设置悬念 运用倒叙 注重互动 仪态自然 面带微笑 落落大方
自评
他评
总体评价结果:
(四) 作业分析及其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环节的层层铺垫,通过精细化量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讲述的有关技巧。
25 / 37
学生新闻作业评价表
学科 班级 姓名 时间
全班人数 受检学生人数
作业类别 评价作业总数
评价内容 自评 他评
优秀 良好 合格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生 作业 书写工整,字迹规范
及时完整的完成任务
对每节课都有新的认识和了解
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
会读报的能力
对新闻行业具有浓厚的兴趣
总体 情况 评价方式 作业总量 优秀数量 未交数量 突出的优点
自评
他评
结论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作业质量 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优秀 良好 合格 优秀 良好 合格
26 / 37
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 分钟。总分: 100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 分)
27 / 37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歼灭(jiān) 遗嘱(yí) 颁发(bān)
B.敦煌(dūn) 履行(lǚ) 翘首(qiáo)
C.溃退(kuì) 渗透(cān) 仲裁(zhōng)
D.要塞 (sài) 慷慨(kāng) 犀利(xī)
)。(3 分)
磅礴(páng)
屏息(bǐng)
悄然(qiǎo)
酷似(k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








) (
A
.督

B.边陲
C.横亘
D
.
潇洒
) (
叱咤风云

花瞭乱

容不迫
殚精竭虑
)摧枯拉朽
锐不可挡
山呼海啸
一丝不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 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B.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 语。
C.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如今也已经垂垂老矣,真是岁月不饶人!
D.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 进攻。
4.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B.新闻,从广义来讲,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讲,专指消 息。
C.新闻的特点: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形象,详尽生动。
D.新闻要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8 分)
(1)长安街上,足音铿锵,犹如山呼海啸。( )
(2)她站在 10 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 掠过她的身旁。( )
(3)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
(4)“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
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近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投建营”的繁昌水环境综合整治 PPP 项目繁阳 二区雨污分流改造子项顺利开工。
繁阳二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位于芜湖市繁昌区繁阳路东侧,总占地面积为 9 公 顷,改造工作主要包括区域内排水工程、道路工程、电气仪表工程、外立面改造工 程、楼道及顶棚改造工程、景观及其附属工程等内容,旨在进一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 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繁昌水环境综合整治 PPP 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是落实长江大保护战
略, 促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的重点工程。建设内容为城区污水扩容建设、道路雨污分 流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河道治理、污水管网修复等,该项目的实施,将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发展地方经济,使城区生态环 境得到根本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写出本则消息的导语(2 分)
(2)假如你是《繁昌报》社的一名记者,想就此事采访繁昌区城建部门的张主任,
你准备向他提出什么问题 (至少两条)(2 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6 分)
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扔掉的,不仅是文明
(本报讯 11 月 24 日)“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记者从芜宁高 速交警二大队获悉, 11 月 23 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 E300 小轿 车,途经芜宁高速到南京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五菱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
28 / 37
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 在 4S 店的报价是 1.2 万元左右。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 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然而,“车窗抛物” 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访: 难堪的风景
11 月 23 日下午 4 时许,芜湖市九华山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 作服的环卫工于小霞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 10 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 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 出来的。” 于小霞说,每天上午 7 时到 9 时,她都会沿着九华中路的黄山中路到环城北 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满整整 3 桶的垃圾。说话间,一辆牌照为“苏 G×× ×”的黑色大众车,在九华中路靠近城北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 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于小霞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 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北京路和中山路清 扫垃圾的环卫工谢红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 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调查: 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 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 70 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 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 另一个实验中, 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 100 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 砸碎。在芜湖开了 11 年出租车的司机陈浩东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 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 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湖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 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 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撞伤、撞死环卫 工的交通事故高达 117 起,每 3 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 25 起为较严重事 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去年 3 月的一天,环卫工谢红玉在快 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 处罚下猛药
29 / 37
芜宁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 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 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记者 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 告或 5 元以上 50 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 2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 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 20 元以上 50 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 剧。”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 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7.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新闻的副标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 文明”概括了消息内容。
B. “探访”部分介绍了九华中路地面道路环卫工于小霞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向她 学习。
C. 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 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
D. 文中提到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的场景,意在说明酒驾的危害 性很大。
8.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 (4 分)
9.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4 分)
10.根据这则新闻内容,探究“车窗抛物屡见不鲜”的原因。(4 分)
三、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30 / 37
①12 月 19 日,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率队赴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开展招商考察,与 北京东升博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东进行座谈。副市长姚凯,北京旷视科技有限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EO 印奇参加。
②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位于北京南部中心位置,正构建以加氢示范站、国际氢能交流中 心、科技园区为载体,产业基金、企业联盟、专项政策、试验基地为支撑的“3+N”氢能产 业生态体系。单向前详细听取园区规划、建设、运营情况介绍,高度评价示范区致力打造 全球领先的氢能科技应用场景和氢能科技企业孵化示范区的创新做法,希望双方积极推动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拓广阔合作空间。
③单向前表示,产业园区等载体空间是优质企业 、 、 的重 要支撑,是助力创新型企业加快腾飞的重要平台。要借鉴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成功经 验,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招商、高效能运作等,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的良 好生态。氢能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产业链条众多、应用场景 广泛。希望芜湖和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能紧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政产学研用 合作,加快推进氢能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探索规模化、安全利用氢能的发 展路径。
④王小东表示,芜湖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在长三角的影响力 与日俱增。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与芜湖在产业园区合作、氢能产业发展上,可以实现互利 共赢。
11.第①段是新闻的 部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4 分)
12.第③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短语次序是( )(3 分)
A. 集聚发展、落地生根、成长壮大
B. 落地生根、成长壮大、集聚发展
C. 成长壮大、集聚发展、落地生根
13.为本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 分)
四、 文言文阅读(10 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 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②,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 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31 / 37
【注释】
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辄:立即;就。②疑:迟疑;犹豫不 决。
14.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 俱乘船避难 ( ) (2) 幸尚宽 ( )
(3) 纳其自托 ( ) (4) 遂携拯如初 ( ) 15.翻译句子(4 分)
(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16.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2 分)
17.请你从学过的知识中,写一句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写出两句即可)(2 分)
五、写作(40 分)
18. ①1908 年的一天,青年学生投书《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奥运三问”:中 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 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②而关于这三问的回答,中国却花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
③1932 年 7 月 30 日,仅有 6 人临时组成的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 刘长春作为唯一的参赛选手,手擎国旗走在最前面。 1984 年,第 23 届洛杉矶奥运会。在奥 运会开赛的第一天, 26 岁的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以 566 环的成绩,摘取了洛杉矶奥运 会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2008 年在北京成功举办第 29 届奥运会,主办 国中国以 51 面金牌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亚洲国家登上金牌榜首。
请你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给 1908 年的《天津青年》写一封回信。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 600 字。
32 / 37
附: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cān 应为 shèn zhōng 应为 zhòng
设计意图: 会读、会写生字词。
2.答案 B。
解析:嘹——缭 挡——当
设计意图: 会读、会写生字词。
3.答案 D。
解析: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表示褒义,与本句的情感色彩不符。
设计意图: 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正确使用成语。
4.答案 C。
解析:“语言形象”应为“语言准确”。
设计意图: 把握消息的语言特点。 5.答案及解析:(1)环境描写(2)神态描写、景物描写(3)动作描写(4) 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
设计意图: 能正确辨析描写的内容与方法。 6.答案及解析:(1)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投建营”的繁昌水环境综合整治 PPP 项目 繁阳二区雨污分流改造子项顺利开工。 (2)示例:①张主任,请您谈谈雨污分流工程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好吗? ②请问张主任,这项工程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设计意图: 能根据消息的导语正确把握消息的主要内容,注意说话讲礼貌,有条理,掌握 采访要领。 7.答案 B。
解析:新闻要求客观报道事件,本新闻中的环卫工只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之一,增强了新 闻的真实性,本则新闻的主要目的不是赞美环卫工的勤劳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 把握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 8.答案及解析: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车窗抛物”这一话题。
设计意图: 把握新闻写作的一般特点。 9.答案及解析:新闻中探访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 11 月 23 日下午 4 时许,而本文发表时间 是 11 月 24 日,仅一天之差,这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采访经过是真实的,有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人物、事件经过;二是新闻中还列
33 / 37
举了一些真实的案例;三是新闻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
设计意图: 把握新闻的真实、及时性特点。
10.答案及解析: ①人们对“车窗抛物”这种陋习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车窗抛物” 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一种陋习,还具有危害性,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②一部分 人的文明素养不高,心存侥幸,知法犯法。③现有法律或条例处罚力度较轻。
设计意图: 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新闻的事实与作者的态度、观点。
11.答案及解析:导语。 芜湖市委书记单向前率队赴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开展招商考 察。
设计意图: 能通过“导语”迅速把握消息主要内容。
12.答案及解析:选 B。三个短语之间有先后关系。“落地生根”是“成长壮大”的基础, “集聚发展”是优质企业成长壮大后的进一步提升。
设计意图: 能根据上下文,写出符合语境的句子,做到语意前后连贯。
13.答案及解析: 单向前率队赴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开展招商考察。
设计意图: 考察学生通过抓住导语迅速把握消息主要内容的能力况。
14.答案: (1)一起 (2)幸而,恰巧 (3)接纳,接受 (4)原来的
设计意图: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
15.答案:(1)(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
(2)起先这所以犹豫不决,正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设计意图: 运用七年级文言文学习形成的能力根据上下文理解句意。
16.答案: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设计意图: 阅读理解浅近文言文,并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17.参考答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34 / 37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设计意图: 运用七年级所学《论语》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积累名言警句。
18.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在八月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有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 国力量,回望近现代中国,一路走来的奥运史,结合第一单元中《飞天凌空》一文,选择 以一封回信的形式,书写现代中国的发展与繁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爱 国热情。
作文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 30 分 一等(40—36 分) 二等(35—30 分) 三等(29—20 分) 四等(19—0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较通顺 字迹较清楚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切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不够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偏离题意 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空泛 感情虚假 条理不够清楚 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 展 等 级 10 分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有创意
较能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 具有启发作用 材料较丰富 形象较丰满 词语较丰富 句式较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 法,文句较有意蕴 见解新颖,材料新 鲜,构思精巧,推理 想象较有独到之处, 较有个性特征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 , 全面衡量。符合文体 , 指符合考生 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 , 依据评分点 , 不要求全面 , 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 , 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 2 分 , 每 3 个错别字扣 1 分 , 重复不计 ; 不足字数 , 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 , “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偏后评分 , “发展等级”不给分。
35 / 37
单元质量检测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选择 作业目标 1 √ 一般 原创 90 分钟
2 选择 作业目标 1 √ 一般 原创
3 选择 作业目标 1 √ 一般 原创
4 选择 作业目标 2 √ 一般 原创
5 填空 作业目标 4 √ 较难 原创
6 简答 作业目标 3 √ 一般 原创
7 选择 作业目标 3 √ 一般 改编
8 简答 作业目标 4 √ 较难 改编
9 简答 作业目标 2 √ 一般 改编
10 简答 作业目标 4 √ 较难 改编
11 填空+ 简答 作业目标 3 √ 一般 原创
12 选择 作业目标 4 √ 较难 原创
13 简答 作业目标 3 √ 一般 原创
14 填空 作业目标 1 √ 一般 原创
15 简答 作业目标 1 √ 一般 原创
16 简答 作业目标 3 √ 一般 原创
17 简答 作业目标 1 √ 一般 原创
18 写作 作业目标 4 √ 较难 原创
36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