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4 14:16: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列夫.托尔斯泰
斯蒂芬·茨威格
新课导入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托尔斯泰
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 托尔斯泰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 托尔斯泰
1.学习的重要性。
2.对英雄主义的诠释
3.科学事业的本质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高尔基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1
PART ONE
一读,筑牢基础之基
列夫·托尔斯泰
题目含义:本文以此为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解释题目
【主要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是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为我们展示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伟大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崇敬与赞美。
主要人物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出身名门贵族。自小酷爱文学和哲学。在大学时代,他接触到平民出身的同学。退学后,回到庄园,他企图改善农民的生活,为农民子弟兴办学。1851年,赴高加索服军役。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长篇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使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
【走进作者】
作者背景: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写作背景: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刚刚好碰上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于是他拜访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他领会到托尔斯泰的出类拔萃,也感受到托尔斯泰超越自身、超越了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深有感触的他回国后写下了《列夫·托尔斯泰》。
什么是传记?
传记: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记准字音
胡髭
pánɡ
一绺
liǔ

黝黑
yǒu
脸庞
两颊
长髯
rán
鬈发
quán
禁锢

jiá
【课前成语解释】
禁锢:束缚、限制。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2
PART TWO
二读,整体感知全文
第一部分((第1-5段)):
第二部分(第6一9段):
主要刻画托尔斯泰外貌特征(平庸丑陋)
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Q1、课文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
Q2、请用原文语句说说,课文的1—5段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
明确:
须发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面部轮廓: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面部表情: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阴影,滞留着愚钝压抑着装穿戴: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都没什么不合适
面部轮廓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
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比喻:用粗制滥造的小屋比喻脸部轮廓,生动地描写出托尔斯泰脸孔的粗劣。
须发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比喻、夸张:再次突出托尔斯泰胡须浓密的特点。
长相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比喻、夸张:从局部分别描写了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既幽默又诙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段析: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第一部分:刻画托尔斯泰的 外貌特征。
须发

面部

表情

长相

平庸
丑陋

令人
失望
Q3、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阅读6-9自然段
⑥犀利的目光
⑦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⑧眼睛的威力巨大
⑨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
犀利深邃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比喻、夸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明确: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对眼睛的描写,展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风貌,突出他是世界上最富有才气的人,他对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洞悉社会的真相。
3
PART TWO
三品,品味语言之美
【赏析】
品味1:“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的含义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叹、喜爱、与崇敬。。
这是对上文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概括,也是升华。托尔斯泰相貌平平,拥有一张大众脸,虽然他出生在贵族,但是很关心平民老百姓,把个人命运与俄国人民的命运绑在一起,是俄国人民的精神领袖。
品味2:“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巨大转变,其实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定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富裕阶级的生活及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主张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可以说他此时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品味3: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生动描写来访者亲眼见到托尔斯泰时的心理、神态,突出来访者的失望,侧面写出托尔斯泰容貌的平常,为下文的“扬”蓄势。
品味4:第9段为什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因为这双眼睛看社会太透彻,所以他才对所处的社会充满了失望,可事实却是他无法从这种社会中解脱出来,所以说他缺少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品味5:高尔基对他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运用引用、夸张的手法。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以夸张的描述,再次烘托了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富有洞察力,道出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
品味6:文章第一部分真实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粗鄙、丑陋、普通的外貌,第二部分写了其富有洞察力的眼睛,二者是否矛盾 ?
不矛盾。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描绘了托尔斯泰粗鄙、丑陋、普通的外貌,正是为了反衬他敏捷、锐利的目光,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富有,突出表现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4
PART FOUR
四读,理解主旨特色
分析这句话中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并且说说他们的含义。“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
“精神世界的最高处”指人性真善美的至高精神境界,
“最阴暗的灵魂深处”指人性假恶丑的最肮脏境地。
vs
01
本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力透纸背又妙趣横生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肖像,既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又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主题思想】
一、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效果:形象鲜明,特征突出。
夸张效果:特征突出,印象深刻。
二、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
【写作特点】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