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
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病毒
本节课我试图践行“自学 释疑 达标”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下面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 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病毒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并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分析了教材之后,下面我说一说学生的情况,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学习自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生活中, 学生通过各种的途径已经对病毒有了一个的感性认识。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以上的学情,我试图引导学生达成以下三维目标。
1说出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概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2通过合作释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树立辩证的生物学观点。
其中,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病毒的生命活动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抽象,自然而然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尝试着采取组织引导,设疑解疑的教法并辅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法。
基于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 激趣导入
上课刚开始,我会抛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医生说,你得的感冒是病毒性的感冒,那么病毒到底是怎么样的,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病毒的认识,从而导入了本节的新课 病毒 这样的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更深层次的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环节二 自学反馈
这一环节,我会提前一天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和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便完成导学案中规定的任务。在课上,组织同桌二人进行互查,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为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并切实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形态结构,板书)。首先,我会播放病毒发现史的科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几幅不同形态的病毒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最后,我会组织学生,根据我提供的学具,分小组制作病毒的结构模型。几分钟后,鼓励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并尝试的进行讲解。
这样,通过这一环节的组织,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通过课上交流反馈,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接下来是第三个环节 合作释疑
针对 病毒的生命活动 这一难点,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分别播放噬菌体增殖过程和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FLASH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几分钟后,我会请学生上台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示出这两个过程,这样,在对比中,学生不仅掌握的了噬菌体的增殖过程,而且温习了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并从中总结出了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生殖方式是自我复制。最后,我还会通过多媒体出示不同种类病毒的图片,比如乙肝病毒,禽流感病毒,请学生回答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种类的病毒,这样更加丰富学生对病毒的认识。
这样,通过这一环节的组织,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深层次学习。
随后进入第四个环节 堂清检测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媒体出示多层次的随堂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结合典型错例,“生帮生”纠错落实。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是最后一个环节 总结延伸
鼓励学生畅谈本节所获,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呢?这既是对本节知识点的及时巩固,又是对我教学的一种反思。
随后组织学生以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为主题展开交流讨论。我并辅以相关的视频资料,从中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生物学观点。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下面我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所谓板书设计就是一节微型教案,而本节课的板书,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生成的。并借助了多媒体,直观而形象。
课堂没有绝对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断创新的课堂,这将是我以后为之努力的方向。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鞠躬)(檫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