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B.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
B.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3.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U型管左右两端液面相平。挤压胶头滴管,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型管内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硝酸铵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生石灰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
4.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食盐
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能加快蔗糖分子的运动
D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
A.A B.B C.C D.D
6.将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NaOH B.NH4NO3 C.H2SO4 D.NaCl
7.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盖灭
B.生活中把水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C.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
8.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食醋除水垢 D.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9.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所用的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是( )
A.生石灰和水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MnO2和H2O2溶液
10.向装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上升,则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硝酸铵 D.生石灰
11.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能去除油污,这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B.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因此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C.进入久闭的地窖前要进行灯火试验,因此进入沼气池前也要进行灯火试验
D.化学反应遵循元素守恒,因此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有氧气
12.下列物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
A.NaOH B.NH4NO3 C.浓硫酸 D.NaCl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则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
C.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
D.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1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15.下面是某同学的“错题集”中部分内容,其中无需加以改正的是 ( )
A.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发生燃烧
B.二氧化碳灭火只利用其化学性质
C.洗洁精除去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16.如图所示,倾斜装置使液体和固体混合,气球体积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① ② ③ ④
液体 水 稀硫酸 水 水
固体 氧化钙 锌 氯化钠 硝酸铵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它的 作用。
(2)活性炭能有效去除冰箱异味的原因是它具有 性。
(3)化学实验室应配备用以灭火的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
(4)农技人员用 和 制农药波尔多液(杀菌剂)。
(5)能否用铁桶配制 (填“能”或“否”)。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
18.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常用 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洗涤剂可用于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19.医用生理盐水中溶质的名称为 ,家庭常用洗洁精洗涤碗盘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 功能,白糖固体放在口中会有清凉感觉,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 。
20.洗洁精是家庭必备的清洁用品,可迅速分解油腻、去污、除菌,有味道淡雅、洁净温和、泡沫柔细、低残留的优点。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还含有泡沫剂、香精、水、色素等多种成分。请回答: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1.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实验装置可选择 (填装置序号),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时,当 时再开始收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因为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因此可用C装置收集。
(4)装置F中,当向试管内滴入适量水时,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22.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将 分别插人两个集气瓶中,比较氧气含量多少;
(2)B实验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小粒的碘和高锰酸钾,再各加入5 mL水振荡,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C实验中,若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 。
(4)D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四、综合题
23.整洁干净的厨房,总能让人心情舒畅。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但是需要定期清洗油机表面的油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洁精擦洗油烟机表面的油污时,其去污原理是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
(2)生活中常用厨房清洁剂擦洗油烟机表面的油污,已知某品牌厨房清洁剂的pH=13,可推测该清洁剂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 (填一种)。
(3)衣服上有油污时,可以用涂抹汽油揩拭的方法除去,其原理是 。
2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 功能。
(2)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五、计算题
25.取一定量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108 g水后变为30 mL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求:
(1)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有溶质多少克?
(2)剩余溶液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剧烈燃烧,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空气中氧气浓度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剧烈燃烧。
B、水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根据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解答。
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进行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A不符合题意;
B、棉花和蚕丝都属于天然纤维,B符合题意;
C、为减少水体污染,可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的各种成分都有重要的用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棉花和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3.【答案】A
【解析】【解答】A.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温度降低,U型管内左端液面升高,右端液面下降,A符合题意;
B. 铁粉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B不符合题意;
C. 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C不符合题意;
D. 纯碱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U型管内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是由于广口瓶内生成了气体或温度升高。
4.【答案】A
【解析】【解答】A.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A符合题意;
B. 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不符合题意;
D. 食盐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5.【答案】B
【解析】【解答】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B、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洁精能乳化油渍,符合题意;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速率更快,不符合题意;
D、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的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不同进行分析;根据洗洁精能乳化油污进行分析;根据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度不能增加溶解的量进行分析;根据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进行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B符合题意;
C、浓硫酸加到水中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浓硫酸溶解放热,氯化钠溶解温度无变化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隔绝氧气而熄灭,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将水煮沸可使钙镁离子沉淀,说法不符合题意;
C、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有毒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减小中毒风险,说法不符合题意;
D、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油污能溶于汽油的原理,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汽油除油污属于溶解,洗洁精除油污属于乳化,据此分析。
8.【答案】D
【解析】【解答】A. 用自来水洗手,使附着在手上的泥土等污物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 用汽油清洗油污,利用的是汽油能溶解油污,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C. 用食醋清除水垢,利用的是醋酸能与水垢的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D.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9.【答案】C
【解析】【解答】A. 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热量,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小球鼓起;不合题意;
B.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小球鼓起,不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变小,小球不会鼓起,符合题意;
D. 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小球鼓起,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如果滴管中液体与瓶中固体反应产生气体,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会将小气球鼓起; 如果滴管中液体与瓶中固体混合后放出热量,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小气球也会鼓起来。
10.【答案】C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符合题意。
D.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进行分析。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汽油能去除油污,这是利用了溶解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因此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符合题意;
C、进入久闭的地窖前要进行灯火试验,以验证二氧化碳浓度,沼气池中含有易燃气体,进入沼气池前不能进行灯火试验 ,防止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遵循元素守恒,因此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生成物中一定也有氧元素,但不一定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汽油溶解油污分析;
B、根据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分析;
C、根据沼气池中含有易燃气体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2.【答案】D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B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加到水中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B、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C、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分析
D、根据氯化钠溶解能量不变分析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混合物不一定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比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是由两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但是该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不变,故符合题意;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耗尽瓶中的氧气,生成固体的五氧化二磷,耗掉多少体积的氧气,就有多少体积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填充了耗掉氧气的体积,故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同素异形现象,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即混合物也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用的物质,一是要能够在空气中燃烧,二是不能生成气体;
14.【答案】C
【解析】【解答】A、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符合实验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铁粉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符合实验现象;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和水溶解,吸热,不符合实验现象;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水溶液,放出大量的人,符合实验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 U形管内液面a低于b, 说明液体和固体接触反应放热或溶解放出热量分析
15.【答案】D
【解析】【解答】A、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会发生燃烧,因为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还必须有氧气参加,可燃物才能燃烧起来,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B不符合题意;
C、洗洁精洗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不属于溶解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
C、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D、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会生锈分析
16.【答案】C
【解析】【解答】A、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的体积膨胀,气球体积胀大,A不符合题意。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气球体积胀大,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气球体积没有明显变化,C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气体的体积减少,气球体积缩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题中给出的装置中,固体溶解放热,气体胀大,固体和液体反应放出气体,气球胀大,据此分析
17.【答案】(1)乳化
(2)吸附
(3)隔绝氧气
(4)硫酸铜;氢氧化钙
(5)否;CuSO4+Fe=Cu+FeSO4
【解析】【解答】(1)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大的油珠分散成无数小的油滴随水流走,所以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它的乳化作用。
(2)活性炭能有效去除冰箱异味的原因是它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和色素。
(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化学实验室应配备用以灭火的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4)农技人员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制农药波尔多液。
(5)不能用铁桶配制,原因是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溶液能与铁反应,会腐蚀铁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
【分析】(1)根据乳化的特点分析;
(2)活性炭能吸附颜色、异味;
(3)根据燃烧的条件确定灭火原理;
(4)根据反应原理判断;
(5)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书写方程式。
18.【答案】吸附;肥皂水;乳化
【解析】【解答】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常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产生丰富泡沫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分析】根据活性炭的作用,鉴别软硬水的方法,洗涤剂的作用分析。
19.【答案】氯化钠;乳化;白糖固体溶于水时吸热
【解析】【解答】医用生理盐水中溶质的名称为氯化钠,家庭常用洗洁精洗涤碗盘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功能,白糖固体放在口中会有清凉感觉,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白糖固体溶于水时吸热。
【分析】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20.【答案】乳化原理
【解析】【解答】 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原理。
【分析】根据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去除油污分析。
21.【答案】(1)酒精灯
(2)BE;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3)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上端逸出;密度比空气大
(4)左高右低
22.【答案】(1)燃着的小木条
(2)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肥皂水
(4)氧气或空气
【解析】【解答】(1)A实验中,将燃着的小木条别插人两个集气瓶中,可观察看哪一个的火焰先熄灭,即可比较氧气含量多少,先熄灭的氧气含量低;
(2)B实验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小粒的碘和高锰酸钾,再各加入5 mL水振荡,可观察到碘不溶于水,高锰酸钾溶于水,可得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C实验中,若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硬水出现浮渣,软水出现较多泡沫;
(4)D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分析】(1)根据氧气助燃性分析;
(2)根据溶液的形成知识分析;
(3)根据硬水和软水区别方法分析;
(4)根据燃烧条件分析。
23.【答案】(1)乳化
(2)OH-
(3)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
【解析】【解答】(1)用洗洁精擦洗油烟机,去除表面的油污,主要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2)厨房清洁剂的pH=13,则证明该清洁剂显碱性。若显碱性,则这明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OH-;(3)衣服上有油污时,可以用涂抹汽油、酒精灯方式除去。因为油污难溶于水但是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的汽油溶液,从而用水冲洗即可除去。故答案为: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
【分析】(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2)根据碱的概念分析
(3)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分析
24.【答案】(1)乳化
(2)肥皂水;煮沸
【解析】【解答】 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以用来清洗油污;煮沸是最常见的降低水硬度的方式
【分析】(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2)根据硬软水的检验和转化分析
25.【答案】(1)解:设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100%=20%
x=144g
其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44g×5%=7.2g
(2)解:剩余溶液的密度为 =1.2g/mL=1.2克/厘米3
【解析】【分析】(1)原溶液蒸发108克水,质量分数变为20%,(即原溶液质量 × 5%)/原溶液质量-108=20%
(2)先计算剩余溶液的质量,再根据体积计算溶液的密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