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春望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诗词五首 春望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9 08: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春 望
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走进作者
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
01
02
03
04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了解背景
安史之乱,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前后达八年之久叛乱。这次事件对唐朝后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
原 文
春望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 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01
城:长安城。
04
破:陷落。
02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05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03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06
溅泪:流泪。
07
恨别:怅恨离别。
08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09
三月:虚指,指战火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译 文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赏 析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生字词
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为何诗人写《春望》而不是《秋望》呢?
因为春天不仅突出了诗人在春日里的所见所感,也蕴含着诗人内心所盼,所谓春望更深层上是“望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殷切期盼,期待着国家早日迎来繁荣稳定的春天,期待着百姓不再受战争流离之苦,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期待着自己能够早日与家人团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感。
01
诗人移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将花鸟人格化,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从而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0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运用借代手法 ,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抵万金”运用夸张,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借代: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是抓、挠的意思,表现心烦意乱,是对诗人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展现了一位白发稀少、忧愁万分、憔悴不堪的诗人形象。
尾联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3:1
教师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长安凄惨残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和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同学们,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有家人的陪伴,亲友的呵护,更有着强大的祖国在为我们遮风挡雨。然而我们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以忧家之心忧国,爱家之心爱国,心系国家,胸怀天下,相信这浓浓的爱国情,忧国意必将汇聚成磅礴的洪流,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中国力量!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