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2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参考教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2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参考教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5-26 21:28:14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说出鲫鱼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重点)
(2)描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说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重、难点、)
(3)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教学和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在进行本课教学时,结合学生常见的动物,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熟悉的各种动物和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自主探究,找出它们的相似特征,教师再精当点拨。最后由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出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进一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规范实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
活鲫鱼、鱼的骨骼标本、玻璃缸、清水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3分钟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节肢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忆 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 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鱼、乌龟、蜥蜴、蛇等,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但是它们又有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动物 。板书: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呢?教师明确: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 知识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2分钟 鱼类【导入】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的吐泡泡。鲫鱼开腔道:“ ‘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小时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理却说:“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的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了。你知道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鲫鱼有哪些特点适应水中生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鲫鱼,进一步认识鱼的特征。一 、分组实验:《观察鲫鱼》【温馨提示】观察时结合课本 80页图片,并完成下列观察内容。1.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形,体表。 (1)体色 :观察鲫鱼的体色,比较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种体色与水生环境有什么关系?讨论:将深灰色的鲫鱼放到黄泥水的池塘里,它的体色会改变吗?(2)体形:观察鲫鱼的身体呈什么形态?想一想,这种体形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讨论: 你知道鲫鱼的体形特点,在仿生学方面有什么应用吗?(3)体表 : a、观察鳞片的分布,想一想,鳞片有什么作用?鳞片上的侧线有什么作用?b、用手摸摸鲫鱼的体表,细心体会一下,感觉如何?想一想,这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2.观察鲫鱼的鳍:(1)对照课本80页,认识鱼的各种鳍。成对存在的(偶鳍)有哪些? 成单存在的(奇鳍)有哪些?(2)用镊子轻轻碰触小鱼,观察鲫鱼的运动,是什么提供了鲫鱼前进时的动力?(3)用皮筋扎住鲫鱼的胸鳍和腹鳍,然后观察鲫鱼的运动有何变化,推断鲫鱼的胸鳍和腹鳍有什么作用?3.观察鲫鱼的鳃: (1)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的开闭规律,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同时张开或闭合?(2)在鱼口附近的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从何处出来.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点拨】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入鳃丝内的毛细血管;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4.观察鱼的骨骼标本,结合图2.2-13,思考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作用是什么?二、总结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观察内容观察结论与水中生活的关系体形梭形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体色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不易被水上和水下的敌人发现体表鳞片上呈瓦状排列,有粘液起保护作用,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侧线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感知水流方向和测定方向的作用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运动器官鳃红色,呈弓形呼吸器官除了鲫鱼外,你还知道哪些鱼类?三、鱼的种类 多媒体展示:常见的鱼类图片。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些鱼吗?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它们有那些共同的特征适应水中生活呢? 学生看故事并回答问题。学生依据观察顺序,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并作出回答:背部深灰黑色,腹部白色,不易被敌害发现,是保护色。 身体侧扁、梭形,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鳞片坚韧,有保护作用;侧线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体表粘滑,可减少游泳阻力。学生展示交流探究结果:胸鳍、腹鳍可保持鱼体平衡;背鳍能保持竖直方向平衡;尾鳍能保持鱼体前进方向。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协调作用。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与鱼的呼吸有关。 由许多块脊椎骨构成的。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学生比较归纳, 并认真填写 表格。学生列举出常见的鱼类。讨论归纳鱼类动物的共同特征:1.终身生活中水中;2.身体呈梭形;3.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4.用鳃呼吸;5.用鳍游泳。 从趣味小故事入手,提出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发学习 兴趣。 通过观察活体鲫鱼,逐步认识鲫鱼的外形和结构特征,了解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表格形式对知识归纳鱼类的主要特征,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总结能力,巩固新知识。 鱼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动物,通过观察,学会归纳,提高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0分钟 【过渡】鱼类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和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结构决定了它们必须生活在水中,地球上还有一类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类脊椎动物。两栖类两栖类是由古代鱼类进化而来的,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其实,它们与鱼类一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青蛙就是常见的两栖动物。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问题:1、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2、蝌蚪和青蛙的呼吸器官各是什么?3、用手摸一摸青蛙的皮肤有何感觉?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如果我们在青蛙的体表涂上一层油脂,结果会怎样?4、青蛙主要以什么为食?5、 除了青蛙,你还知道哪些两栖类动物 ?(先让学生列举,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两栖动物图片)6、你能说出什么叫两栖动物吗?【教师点拨】:两栖动物能不能生活在干旱地方 为什么 1.它的生殖离不开水2.它的肺不发达,还要靠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师生共同总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用肺呼吸,皮肤裸露,可以分泌粘液,既能保持体表湿润,又能吸附空气中的氧气,渗透给体内,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过渡】视频展示:蛇、龟、壁虎、蜥 ( http: / / www.21cnjy.com )蜴、扬子鳄等几种爬行动物的图片。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爬行类 爬行动物是一类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只不过后来有些种类又回到水中去生活了。 思考下列问题:(1)图片中的动物与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2)爬行动物的皮肤与青蛙相比有何不同?(3)爬行动物的呼吸器官是什么?(4)你知道爬行动物是怎样繁殖的吗?(5)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有利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师生共同总结】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是: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生殖都是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卵壳。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学生互相表达交流。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 水中和陆地上。幼体用鳃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皮肤湿润裸露;能分泌粘液。结果青蛙会缺氧。害虫。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学生列举:两栖类动物还有蟾蜍、蝾螈、大鲵等。 凡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陆地上。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中的各种爬行动物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维。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通过观察爬行动物图片,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 通过问题设置,不断提高学生对爬行动物的认识。培养分析能力。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8分钟 一、比较归纳让学生填表比较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环境、呼吸器官、运动器官等方面的异同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幼体成体生活环境水中水中水中、陆地陆地呼吸器官鳃鳃肺、皮肤肺运动器官鳍尾四肢四肢体表特征鳞片粘液裸露、湿润干燥、鳞片或甲共同特征体内都有一条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思考:为什么寒冷的冬天很难见到青蛙、蛇等动物?它们为什么要冬眠?【教师点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都属于变温动物。如青蛙、蛇等动物需要冬眠。二、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认真归纳总结。学生谈收获。 学以致用,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5分钟 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鲫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 )A、尾鳍摆动 B、腹鳍和胸鳍摆动C、尾部和躯干部摆动 D、胸部和躯干部摆动2、青蛙冬眠时,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是通过( )A、皮肤 B、肺 C、皮肤和肺 D、皮肤或肺3、两栖类与爬行类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脊柱 B、是否用肺呼吸C、是否为陆生动物D、是否能用皮肤辅助呼吸二、识图填空1.写出图中指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1) (2) (3) (4) (5) (6) (7) (8) (9) (10) 2.剪去图10和9,鱼体会发生的现象是___ 。3.6是鱼的 器官,主要作用是 ____ 。三、思考回答 1、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它是鱼吗?为什么?2、海马妈妈把卵产在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里,由海马爸爸孵化,小海马在育儿袋内长大。海马是鱼吗?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全班再交流完成。学生识图填写。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学情。同时培养学生的 独立完成能力。 通过填图,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代表动物:鲫鱼
鱼类
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特征: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脊柱骨构成的脊柱,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
两栖类
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鳄鱼
爬行类
主要特征: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外壳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较熟悉的动物,学生较感兴趣,积极性较高。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而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同时,通过观察,回答问题,总结结论,既锻炼了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又能快速掌握知识。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让学生亲自观察、充分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比较,自己归纳总结鲫鱼的特点,进一步归纳出鲫鱼的主要特征。配合图片学习。如常见的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多媒体图片。
2.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学习。课堂中充分发扬民主,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3.课堂效果较好,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都能学会。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本节课内容较多,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问题也较多,这样学生就不能主动发现问题,产生疑问,而只能按教师设计的思路去探讨。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愿思考,自信心不足,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家兔的形态结构,知道家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重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
3.知道恒温动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家兔的了解,帮助理解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2.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教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种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殊认识过程,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作用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主动性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因而在本节课的学习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并适时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哺乳动物的图片,挂图,搜集有关哺乳动物的信息资料。
学生准备:完成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3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以家鸽为代表的鸟类主要特征,家鸽有哪些特点适于在空中飞行?鸟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复习、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复习旧知,巩固、强化,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 出示图片:连珠问:1、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通过什么方式抚养后代?2、它们都属于哪类动物?3、能否说说出你知道的、见过的、养过的哺乳动物吗?人类也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除哺乳行为外还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哺乳类的椎动物 (并板书) 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上动物的名字。它们用哺乳方式它们都属于哺乳类,例如虎、豹、狼…马、猫、狗、羊、猪…
自主、合作学习(6分钟) 你喜欢小白兔吗?我们以小白兔为代表来了解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出示图2.2-24,提出问题:家兔的体毛有什么,有什么作用?家兔的生殖发育有什么特点?这对家兔的繁殖有什么意义?家兔体内有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家兔的牙齿可以分为哪几种?狼的牙齿与家兔一样吗?家兔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什么发达,这对家兔在陆地上生活有什么意义? 观察图并阅读图下的文字及相关课文,小组讨论,完成生物助学“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生,小组间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2分钟) 学生反馈后教师点拨:1、家兔的体表有什么,起什么作用?问:动物的皮毛保暖效果很好,人们纷纷哪来做成衣服或饰品而杀害了许多野生动物,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小结:凡用野生动物的皮毛做的一律禁止,人们要拒绝消费。用大量饲养的动物做的,人们可以消费。2、家兔的生殖发育有什么特点?这对家兔的繁殖有什么意义?点拨:①胎生与卵生相比那种生殖方式更有利于保护后代?②胎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保护、营养、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哺乳使后代在较优越的营养条件和安全保护下迅速成长。3、家兔体内有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4、家兔的牙齿可以分为哪几种?狼的牙齿与家兔一样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拨:图A为家兔的牙齿,图B为狼的牙齿,比较两种牙齿的不同。 (爬行动物的牙齿单一,只能咬住不使食物逃脱。)想一想:这几种牙齿各有什么作用 与他们的取食有什么关系?5、家兔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什么发达,这对家兔在陆地上生活有什么意义?提示:家兔听到陌生人的声音马上跑进窝内躲起来。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其余同学边听边修订自己的答案。家兔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基本观点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保护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家兔胎生哺乳。通过老师提示知:后代有父母保护,提高了成活率。阅读“相关链接”知:膈的运动与呼吸作用有关。通过比较知:家兔的牙齿分门齿和臼齿。狼的牙齿除门齿、臼齿外还有图中(3)犬齿。连连看:门齿 磨碎食物犬齿 切断食物臼齿 撕裂食物家兔食草,狼食肉。看图知:家兔大脑发达。说明能对外界刺激及时作出反应,能适应较为复杂的生活环境。(回答时有难度) 借皮草之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卵生的动物后代在孵化、发育过程中,遭遇多种来自各方面的伤害,使后代活下来的很少。从而体现胎生哺乳的优势。利用图片比较很容易得出牙齿分化,功能不同,食性不同。采用连线的形式降低难度,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感。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越发达,适应复杂环境能力越强。
知识整合交流建构(5分钟) 出示图片,提问:这几种动物是哺乳动物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小结:像家兔一样,它们都是哺乳动物,你能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吗?据学生回答板书:1.体表被毛,具有保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2.牙齿分化,食性复杂;3. 大脑发达;4.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5.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凡是具有以上特征的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哺乳动物与前面学过的几种脊椎动物相比,在哪些方面体现出高等? 在我们学过的动物种类中,哪些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哪些是随环境温度改变体温的?小结: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小游戏:说说哺乳动物之最最长寿的动物(大象 180—200岁)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 110公里/小时)最强悍的动物(狮子“百兽之王”)最聪明的动物(黑猩猩)最重的动物 (鲸,相当于5、6头象)最高的动物(长颈鹿)会飞的动物(蝙蝠) 观察后回答:都是哺乳动物。并分别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学生尝试说出,几生相互补充。学生速记2分钟通过比较回答: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都是最复杂的。回忆回答:鸟类和哺乳类体温不变,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体温改变。兴致很高,争着回答。 只用家兔不具有说服力,多了解几种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概括出哺乳动物的特征。使学生形成与变温动物相比恒温动物更高等的观点。此环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开拓视野,增加对哺乳动物的认识。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你能否快速且不看课本,完成生物助学70页“自我感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脊椎动物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征,完成表格:(见附件) 回本课内容,完成“自我感知”回忆、总结各种动物的特征并比较、填表。 对本课内容回顾,查缺补漏,加深记忆。对脊椎动物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比较、整合,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课堂达标检测及课下作业(6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A类:哺乳动物的特点有:体表 ,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温作用;牙齿 ,食性 ; 发达;生殖发育特点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 ;体内有 ;用 呼吸;体温 。B类:1、家兔的牙齿分化为 和 。 2、 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2、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体内有 。C类: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A(蚯蚓)用_____呼吸,B用___呼吸,E用_____呼吸。(2)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_。(3)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_________。(4)D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___ _,体表被覆羽毛等。(5)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课后作业:你饲养宠物吗?它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它有哪些有趣的行为?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互相纠错、补充。 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达到及时巩固,当堂达标的目的。同时规范学生答案,及时纠正错别字,使之“做得出,做得对”。课下探究,为学习动物的运动、行为做准备。
附件:
项目类群 代表动物 生活环境 外部形态 结构特点 生殖发育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哺乳动物
1.体表被毛,具有保温作用;
2.牙齿分化(门齿、臼齿、犬齿),食性复杂;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大脑发达;
4.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
5.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激趣导学,合作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教学模式,激趣方式多样,例如首先出示学生熟悉、喜欢的动物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家里饲养的动物,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由近几年流行穿皮草、皮衣,使学生了解当前野生动物所收到的威胁,及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整节课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探究,让学生理解家兔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也易于理解应用。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家鸽与飞行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重点)
②能阐述鸟类的主要特征。(难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生对家鸽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通过了解家鸽与飞行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让学生明确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习鸟类的一些特征,比如没有牙齿,用肌胃磨碎食物,双重呼吸,直肠极短等,让学生感受生物世界的奇妙,激发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
②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鸟类世界,唤起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共鸣。
教法及学法指导:
本课重点是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可以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学生思考鸟类飞行时会遇到的困难,鸟类有哪些形态特征与其相适应。比如空气阻力大可以通过身体流线型适应,消耗能量多可以通过食量大和双重呼吸来适应。在讲双重呼吸时,可以播放模拟双重呼吸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4分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一个梦想:如果人也能长出翅膀,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有多好啊,试想一下,人类如果有了一双翅膀,真的能飞起来吗?为什么?鸟儿为什么能飞呢?它有哪些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鸟类,共同探究一下。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踊跃发言 以学生都很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8分钟) 首先思考一下鸟儿在飞行时有哪些困难?人不能飞上天,即使是飞上去也会马上掉下来,为什么?一个人跑步半小时就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感觉能量不足了,试想一下,鸟类飞行和奔跑哪个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有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动力,那鸟类的动力来自哪里?师生共同分析鸟类飞行时遇到的困难:1.减少阻力2.自身体重3.强大动力4.充足能量下面我们就以家鸽为例,看看它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来解决这些飞行时的困难。探究一:家鸽的形态结构与飞行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观察家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1.观察家鸽的体形,这种体形有何意义?2.家鸽体表有什么,北方冬天时,很多人购买羽绒服御寒,由此推想,家鸽的羽毛有什么作用?观察两种不同的羽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正羽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绒羽做羽绒服用的是哪种羽毛?它有什么作用?正羽长在家鸽的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1.翼羽和尾羽的羽毛排列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观察图片信天翁身长1米有余,展开双翼长达3.7米,(观察前肢变成翼,翼羽和尾羽上是哪种羽毛?排列成什么形?有什么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1.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和飞行生活相适应?2.图片:鹈鹕—体重达11公斤,骨骼却只有0.5公斤;军舰鸟类似母鸡,骨骼却只有100克左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什么鸟类的骨骼这么轻,它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有的骨很薄,有的骨愈合(头骨)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长骨(如前肢骨和后肢骨)一般中空,里面有空气。家鸽的骨有哪些特点?这对家鸽的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1.的肌肉有什么特点和飞行生活相适应?2.龙骨突,思考龙骨突上附着的是什么肌肉?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龙骨突突出的长度来判断这块肌肉发不发达?这对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从飞行的动力方面思考,双翼的飞行来自于什么带来的力量?)人类若要有能够足以扇动的翼,胸骨至少要有1米高的突起。探究结论:家鸽的形态结构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二:家鸽的呼吸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家鸽在飞行时不停的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大家还记得能量直接来自于什么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同学们还记得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吗?通过反应式我们知道,要想保证足够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必须有更多的有机物供分解,也需要更多的氧气来参与这个过程。普通的呼吸方式无法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求,那家鸽的呼吸有什么特殊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氧气呢?(自学课本85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1.的呼吸器官是什么?回忆一下蝗虫的呼吸器官是什么?为什么不是气门?家鸽体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什么部位?呼吸器官是什么?气囊有什么作用?2.的呼吸方式是怎样的?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几次经过肺,进行几次气体交换?(播放双重呼吸的模拟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呼吸的过程,了解肺和气囊的作用)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2次经过肺,进行2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是鸟类特有的,叫做双重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对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3.有哪些作用?(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还能减轻自身体重,有利于飞行生活)探究结论:家鸽的呼吸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鸟类遇到的困难。学生观察家鸽的外部形态图和骨骼图片,从体型、体表、翼、骨和肌肉等方面观察和思考有哪些特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学生观察两种羽毛,分析它们不同的作用:绒羽:能够保温;正羽:适于飞行。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的图片得出:家鸽翼和尾上生有大排正羽,排列呈扇形,不断扇动能产生飞行的动力。学生观察骨的厚薄,观察愈合的头骨和中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后肢骨,通过观察得出:家鸽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长骨一般中空,这样既轻便又牢固,可以减轻自身体重,适应飞行生活。学生观察龙骨突以及上面附着的胸肌,考虑为什么胸肌这么发达,思考后得出:家鸽的胸肌发达,能够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师生共同总结探究结论学生回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学生回答: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因为气体交换发生的部位是气管而不是气门。家鸽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所以家鸽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只是暂时储存气体。双重呼吸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保证了飞行中氧气的充分供应。师生共同总结探究结论 先让学生思考鸟类在飞行时遇到的困难,在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的的去学习家鸽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并进一步加深结构特点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在讲呼吸时与前面的呼吸作用相联系,不仅复习了前面的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5分钟 探究三:家鸽的消化系统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家鸽飞行时需要大量能量,除了需要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的氧气外,还需要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食量很大。比如蜂鸟一天吃进去的食物是自身体重的2倍。家鸽的消化系统能一次消化得了那么多食物吗?一次消化不了的怎么办呢?家鸽的消化还有什么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呢?(自学教材85页,了解各结构的名称,思考下列问题)观察图片,了解家鸽的消化系统结构名称及其特点和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鸽的口有什么特点?(没有牙齿,用角质喙啄食食物)飞行需要大量的能量,家鸽吃下的大量食物储存在哪里?(嗉囊能暂时储存和软化食物)家鸽在吃食时,会吃进一些沙粒,沙粒也能被消化吗?家鸽口中没有牙齿,那它靠什么把食物磨碎?(家鸽口中没有牙齿,靠角质的喙来啄食食物,食物未经咀嚼就经咽和食管进入嗉囊,然后到肌胃,家鸽平时会吃进一些沙粒,这些沙粒进入肌胃后可以帮助磨碎食物,作用类似于牙齿)4.为什么能随时排出粪便来减轻体重?我们经常会发现鸟类会随时排出粪便,比如绿头鸭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后剩下的残渣,半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家鸽的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来减轻体重。)探究结论:家鸽的消化系统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家鸽食量大,消化功能强;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便于减轻体重。探究四:鸟类的主要特征:我们来看一下除了家鸽还有哪些其他的鸟类,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具有和家鸽一样的特征。(通过课件展示多种多样的鸟类,让学生感受鸟类世界的奇妙,唤起学生热爱鸟类和保护鸟类的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对这些鸟类的分析,我们得出鸟类的共同特征:鸟类有角质的喙,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短,能减轻体重;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通过上面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适应飞行生活的主要特点,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能力,你还有疑惑的地方吗? 学生观察家鸽消化系统的图片,识记结构名称,了解食物经过各器官的顺序。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得出:家鸽吃下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食物暂时储存在嗉囊,通过肌胃里的沙粒可以把食物磨碎,小肠可以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来减轻体重。师生共同总结探究结论通过分析其他鸟类的特点,总结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学生提出本节课遇到的问题和疑惑。 家鸽的食量很大,那么它吃下去的东西能马上被消化吗?储存在哪里?家鸽口中没有牙齿,那靠什么来磨碎食物?通过一系列问题串,引导学生了解家鸽的消化过程和特点。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7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A类:1.鸟的形态结构特点中,有利于减轻体重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胸肌发达C.长骨中空 D.前肢变成2.家鸽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器官是( )A.腺胃 B.肌胃C.直肠 D.小肠3.关于鸟类的双重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B.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C.肺和气囊式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D.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B类:4.下列关于气囊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散热降温B.辅助呼吸C.产生热量D.减轻身体比重5.下列鸟类的特征中,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B.前肢变成了翼,有发达的胸肌C.食量大,直肠短,可随时排便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6.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一只小燕子,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A.双重呼吸 B.肺与气囊同时呼吸C.用气囊呼吸 D.用肺呼吸C类:7.图A、图B分别为家鸽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鸽由于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1)在摄食和消化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4的主要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7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3)在呼吸上的特点是:呼吸方式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每呼吸一次,气体_____次进过肺,进行____次气体交换,有辅助呼吸和暂时储存气体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测试,小组内互纠,组长汇报测试结果。 通过当堂达标测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真实的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效果,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努力加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