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学习重点)
2、掌握绿色植物在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中的作用。
3、描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难点)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1、在小组观察与思考活动中,建立小组活动秩序学会与他人合作。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激发学生爱绿,护绿意识,积极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这一节从三个方面阐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是本章的重点,尤其是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的作用是本节的难点,所以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恰当利用课本插图积极探讨、观察,使学生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另外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现象结合也极为密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学生能在相互讨论和研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选出小组组长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能描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关系的图片、数据,及有关沙漠化的图片
(3)准备好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带来的灾难的视频资料
(4)准备好有关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模拟图示和当前国家建设绿色社区的有关视频和数字。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沙漠化的图片和自然灾害的有关数字和图片
(2)收集在我们周围哪些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是能够吸收so2的、哪些是能够灭菌的、哪些可以净化污水的、哪些可以消除噪音的植物、哪些是可以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植物。
(3)预习本节内容,观察与思考本节插图说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 1、绿色植物在有光时进行几种生理活动?各有什么作用?2、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学生回忆回答,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对于反应式要进行板演。 通过回顾帮助学生储备相应的知识,以利于新授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 通过多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和秀丽的青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水。小鸟在枝头鸣叫,花儿开满了山头,孩子们在厚厚的草地上尽情的玩耍,小鹿在草从中吃草。多美的画面呀!你们喜欢吗?老师引领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就总结出一个道理,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地球上就不会有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通过视频播放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教育。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22分钟 (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活动一观察与思考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来源,,结合你们手中的图片和下面的问题看图分组讨论太阳能量是如何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太阳---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腐生生物它们的关系是什么?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播放(绿色植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频资料,产生同学们进入绿色植物海洋的意境,想像清新的空气带给人们的感受。让学生思考一下是谁在地球上默默地为我们净化着空气,并观察与思考普罗斯特勒实验中的下列问题。 活动二 绿色植物和蜡烛、小白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普罗斯特勒的实验对你有哪些启示?生物圈中的碳—氧是怎样维持相对平衡的碳---氧平衡一旦被破坏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天然的“蓄水池”观察与思考 分析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分组讨论;问题一 生物圈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问题二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身边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太阳是通过光合作用把能量转换给绿色植物的,而其他动物的食物又都来源于绿色植物,这就应了那句话“万物生长靠太阳”。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提炼知识点。(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给蜡烛燃烧、小白鼠呼吸之需,同时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2)略(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维持着大气成分的相对平衡。(4)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致温室效应,引发的气候变暖将会引起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分组讨论,共同得出答案。老师补充:“中国有句谚语: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将思考和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经过自己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讨论后得到的知识才会深刻。通过活动促进了生生交流与合作,在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的同时,促使学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准确系统的掌握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通过阅读教课书回顾前面学习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内容,找出绿色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与氧---二氧化碳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新课改理念的充分体现。绿色植物对人类的生存是多么的重要,教育学生形成爱绿、护绿意识,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5分钟 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并引导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描述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思考:(1)为什么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2)有绿色植被覆盖的陆地和裸露的陆地水流大小、地表径流速度是否相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对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1.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2.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为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而设计的,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采用组内质疑和解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有利于知识的延伸和优势互补,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5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绿色植物的作用,对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和天然的“蓄水池”分别加以详细的论述。 学生分析、总结 、交流。 回顾小结整节课的知识点,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起到强化作用。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5分钟 1、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这主要是由于植物( )A.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2、普罗斯特勒的实验不能说明( )A.小白鼠呼吸需要氧气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C.蜡烛燃烧会消耗氧气 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多3、诗句欣赏:呈现配有图片的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有没有不足之处? 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误。 实践活动是全面实现培养目标所必不可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活动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困难,体验成功,总结经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获得有益发展。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光合作用:太阳能---------->光能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光合作用:“碳——氧”平衡 蒸腾作用:湿润空气
绿色植物:吸附有毒气体和尘埃
三.天然的“蓄水池”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育于教学中,能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胜于解决十个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及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一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比从教师口中说出来更能吸引学生去思考,更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问。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绿色植物的“能量转化”“空气净化”“蓄水”作用
知识点与知识系统的关系:
植物的“能量转化”“空气净化”“蓄水”作用为植物的三大功能的应用,掌握后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能量转化”“空气净化”“蓄水”作用
难点:“能量转化”“空气净化”“蓄水”作用
学习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与媒体: 通过形象的图片、现实问题的讨论引领学生学习。
学习过程:
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一)读教材64页观察与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太阳能是如何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
2、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有没有食物?
(二)植物的能量转化
1、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贮存有机物中。
2、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二)读教材65页“观察与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和蜡烛、小白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二)植物净化空气
1、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2、分泌抗生素
3、吸收二氧化碳
三、天然的“蓄水池”
(一)读教材67页,解决下列问题:
1、生物圈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二)天然的“蓄水池”
1、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
2、对地面土壤有固定和保护作用
3、提高大气湿度
当堂练习:
1、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我们常把森林比作“绿色水库”,主要原因是( )。
A.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水
B.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强
C.森林可增加降雨量并截流降水量的20%~30%
D.植物体内储存着大量水分
3、森林锐减导致的后果有( )。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4、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坏了生态平衡。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5、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生物圈中水分平衡的保持?( )。
A.保护现有的森林和草地 B.退耕还林、还草
C.大规模植树造林 D.毁林烧山,建造梯田
课后反思: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