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二 第二课火山上的短暂和平(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二 第二课火山上的短暂和平(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6 20:2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4课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巴黎和会华盛顿
会议《凡尔赛和约》对匈奥保土和约国联盟约凡



系《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



系凡






系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国际关系格局的构成赔款问题安全问题(战胜国)(战败国)法国德国 1921年4月,伦敦会议又确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指同黄金挂钩的马克),限42年付清。面对德国延期付款的要求各持什么态度?英国美国法国战后偿还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战争时的贷款战争时的贷款战后赔款战后偿还战后贷款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德国经济成为下金蛋的母
鸡法国:法国:赶快按期支付,不然的话走着瞧。
德国:我没钱,要求延期。
英国:还是同意德的要求吧(扶德抑法)
美国:
英国:同意德国的要求 法国所应得赔款最多
偿还美国贷款
谋求欧洲大陆霸权
急需大量资金复苏经济
得到英法偿还的贷款
插手欧洲经济,谋求政治霸权
所应得的赔款额相对较少
奉行扶德抑法的大陆均势政策
1.鲁尔危机“鲁尔危机”是指法国和比利时在1921年1月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而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企业一律停工,国家补偿企业主的损失,救济失业工人。法国必须支付高额的占领费才能维持对鲁尔的占领。
(1).原因:
德国赔款问题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的赔款问题有什么规定?
1914—1923年1美元所能兑换的德国马克1914.7 1919.7 1920.7 1922.7 1923.1 1923.7 1923.9 1923.11.154.2 14.0 39.5 493.2 17972.0 353412.0 98860000.0 4200000000000.01000亿马克=1美元法国、比利时出兵鲁尔鲁尔危机德国消极抵抗两败俱伤法国计划落空,得不偿失,骑虎难下,丧失了战后赔款的主动权德国经济恶化、政治形势动荡“鲁尔危机”是如何解决的?2.道威斯计划问题:
“道威斯计划”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1).内容:1)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
2)协助德国复兴经济
3)德国赔款问题。
(2).影响:1)赔款削弱德国 复兴德国再取赔款
2)法国计划受挫
3)美国对欧洲经济渗透[问题探究]:
道威斯计划中,谁是最大的受惠者?谁的利益最受损害?德国是最大的受惠者。使它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法国成为最大的受损者,没有削弱德国还把赔款的主导权送到了美英手中。斯特莱斯曼:时任德国外长
白里安:  时任法国外长
张伯伦:  时任英国外交大臣       背景:
鲁尔危机后,法国国内和解力量占上风,欧洲安全问题提上日程。内容:
《相互保证公约》、《仲裁条约》①参加会议的国家有哪些?主要讨论什么问题?国中三个国家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②《洛迦诺公约》的内容是什么? 概况:1925年,德法英波意比捷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相互保证公约》
保持德国与比利时、法国的边界现状,遵守《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区的规定,如有一方发动侵略,英意就立即援助受到侵略的一方。《仲裁条约》规定它们之间的争端,如不能通过外交方式协调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庭裁决→对德国向外扩张是一种遏制,也约束法国不能再制造类似鲁尔危机的事件,同时使英国成为欧洲问题的仲裁者→防止法国再贸然发动鲁尔危机类似事件 洛迦诺公约签定后,欧洲一片欢腾。白里安(法)说:“和平终于来到了。”斯特莱斯曼(德)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张伯伦(英)则誉之为“战争和和平年代的分水岭”、“欧洲历史的转折点”。请思考你怎么看待材料中的观点,《洛迦诺公约》签订,谁成为最大的赢家和输家?为什么这么说?作 用: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1)积极作用: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欧洲稳定,促进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消极作用: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3)公约实质:纵容德国向东发展,即“祸水东引”  
使法国在欧洲地位削弱,英国成为欧洲大陆仲裁者,而德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法国:我的安全不能靠英、意的空头保证,我得另外想办法,如和美国缔约就好了。
美国:法国的提议好是好,但是单独和法国缔约会让我卷入纷争。
其他国家:这主意还不错。背景:
(1)《洛迦诺公约》削弱法国地位,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2)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四、《非战公约》的签订1928年第1条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2条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非战公约》根据材料概括公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 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积 极 作 用:
①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直接作用)
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历史地位)
③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④也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影响)四、《非战公约》的签订材料一 一些大国在签订《非公约》时提出了保留条件,法国提出每个国家应保留合法的防御权;英国则提出在对自己有特殊重大利益关系的地区进行自卫时,不受条约约束;美国也声明,各国有权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武力而自卫;  ――世界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非战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美国国务卿凯洛格 《非战公约》能否带来持久的和平?
消极:一纸空文,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而受到削弱。
 四、《非战公约》的签订公约的缺陷在于:首先,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其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未使用当时一些国际文件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有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 
  第三,公约的拘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而受到削弱。 这些保留超出了自卫权的范围,是帝国主义国家强权政治的表现。
  《非战公约》在国际法和战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补充阅读《非战公约》下的战争《非战公约》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非战公约》生效不久,
1931年日本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三省;
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20年代的国际关系是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是短暂的, 矛盾与斗争 是长久的。凡






系矛盾重重
极不稳定国际联盟的活动安全问题
《洛迦诺公约》外交关系
《非战公约》苏俄的和平外交维





试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9年二战爆发失败调
整维护和平的尝试为什么失败?探究二:《凡尔赛和约》的隐患
国际联盟的“大国一致”原则
非战公约的保留条款
大国强权的烙印
各国利益的冲突 
文明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坚持民族自决原则
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以发展促进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反思1、 下列国家中,参加过国联的不包括(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C课堂练习2、下列关于《拉巴洛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D.为苏德世代友好提供了保障 D 3.下列关于《洛迦诺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签订于1929年
B. 美国是签订《洛迦诺公约》的国家之一
c. 法国成为最大的受益国
D. 它暂时改善了法、德之间的紧张关系D4.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对德、日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
A.道威斯计划 B.《非战公约》
C.《洛迦诺公约》 D.《凡尔赛和约》B5、对《非战公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倡导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B、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C、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了明确的责任
D、没有涉及裁军问题 B法比联军进入德国奉命撤离德国铁路员工材料一以上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其起因是什么?结果如何?回答:鲁尔危机,德国战争赔款问题,德国经济崩溃,法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