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4节《动物的行为》参考导学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4节《动物的行为》参考导学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5-27 09:55:38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21cnjy.com
2、 概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确立生态学观点,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导学过程:
一、自学预习
自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提出疑问
运用结构阅读方法“读、思、划、写、记、练”对课本知识进行整体感知。
重要知识点摘录:
二、合作学习
1、与同学讨论交流,完成本节重要知识点梳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
2、小实验:研究家鸡的取食行为。
实验用具:小米、木棍、绳、家鸡。
实验场所:户外
探究方法:
(1)将木棍固定在地面上,用绳的一端绑住家鸡的一条腿。
(2)把绳绕木棍若干周并将另一端固定在地上。
(3)把小米洒在家鸡能看见却无法原地啄食的地方。
(4)放开家鸡,观察。
现象:家鸡尝试多次无法原地啄食后,绕木棍多次吃到小米。
结论:
3、 蚯蚓的T型迷宫实验。
实验准备:制作“T”字形迷宫。用长约3 ( http: / / www.21cnjy.com )5厘米、宽约20厘米、高约7厘米的纸箱或木箱作为材料。然后再用纸板或木板固定在木箱中的适当位置上构成“T”字形迷宫。其中“T”字形路径的宽度,要根据实验用蚯蚓的大小而定,一般比蚯蚓的身体略宽即可。迷宫做好以后,在迷宫的一臂放潮湿的砂土并遮盖使其黑暗。另一臂则装上电极,使电极与1~2节干最池相通。
实验步骤:实验时将电极与电源接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将蚯蚓放入迷宫中远离双臂的一端,使其爬向双臂。观察它对两臂中不同条件的选择。实验要重复多次,并做记录。观察、分析蚯蚓要经多少次学习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暗室的一臂。
你的结论:
4、 偷喝牛奶的山雀
20世纪初,英国的乡村有一套牛奶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系统,将牛奶送到顾客门口。由于牛奶瓶没有盖子,山雀常常毫不费力,便在顾客开门收取牛奶前,先一步享用。后来,随着厂商加装了铝制的瓶盖,山雀便不再拥有这“免费早餐”。但到了50年代初期,当地的所有山雀(约100万只)居然都学会了刺穿铝制瓶盖,重开“免费早餐”的大门。原来,山雀经历了组织学习的过程,借助个体的创新技能,传送给群体成员,成功增加了族群对环境的适应力21教育网
上述现象说明了山雀具有什么行为?
5、蚂蚁的社群行为
蚂蚁的社群行为十分复杂。比如,我们经常见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兵蚁守卫着筑在枯树上的蚁穴的洞口,随时准备击退入侵者。蚂蚁的社群行为有利于蚂蚁的生存和繁衍。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系统;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兵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21·cn·jy·com
(1)蚂蚁的社群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有什么意义?
(2)你能说出这一蚂蚁“王国”内的社群组成以及成员的职能吗?
5、本课小结(我的收获、阅读感受)。
三、拓展延伸:
1、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1)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老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www.21-cn-jy.com
(3)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1)B组实验的作用是 。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3)受该实验的启发,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 )
A.老虎踩着出发时的脚印归来 B.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C.警犬通过嗅觉找到藏匿的罪犯 D.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3.通过对动物的独特行为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难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方法】举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几个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例子。
比较法——对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适应特点及进化趋势等方面列表,从而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学:
1.认真阅读课本P94-96有关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部分的内容,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的学习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本阅读材料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呢?哪些是学习行为呢?

(5)阅读材料中的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6)在《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实验中,有三个问题,动脑思考,写出你的答案。
2.读课本P96-97社会行为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例子)

(2)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往往有明显的_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__,有些群体内还存在有明显的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群体信息交流:动物进行分工合作时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以及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21教育网
(4)意义:认识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控制和防范____________,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____________。21cnjy.com
(二)交流合作,共同探究。
1.请同学们利用小组的力量来解决下列问题。
(1)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比表格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适应特征
进化趋势
(2)每个同学各举一例与大家分享: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